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2019-12-23黄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腹腔镜

黄嫱

【摘 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运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的318例不孕症手术患者中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出血量、手术、肛门排气、尿管拔出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产褥病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运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效果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避免复发,减少并发症产生,进一步提高排卵及妊娠率。

【关键词】微创技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常规开腹手术

文章编号:WHR2019032208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妇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患者活性内膜细胞种植于子宫内膜之外,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异常、性交疼痛等,且患者通常伴有不孕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健康,同时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负担。临床通常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常规开腹手术虽然取得过一定应用价值,但创伤较大,对患者伤害较大,不利于病情快速康复[1]。随着微创技术的完善发展,临床提出腹腔镜手术效果更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受到临床及患者的广泛认可[2]。因此本院展开研究,对比两种手术方式运用于疾病中的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的318例不孕症手术患者,发现其中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30.25±1.02)岁,不孕史2~8年,平均不孕史(5.47±1.09)年;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30.86±1.07)岁,不孕史2~9年,平均不孕史(5.90±1.11)年。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给予气管插管全麻,协助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后在患者脐下缘进行弧形切口,建立气腹压,将内镜及套管放入,并在麦氏点两侧下腹进行穿刺,检查盆腔情况,若发现黑色、紫蓝色病灶或者巧克力囊肿后判断分期,选择电凝及电灼方式分离子宫与附件粘连。若分离过程中囊肿未破,可将溢出的巧克力囊样吸净,清洗囊腔,利用电凝对创面进行止血。手术结束后重复清洗腹腔及盆腔。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给予硬膜外麻醉,在患者腹部进行切口,探查病灶位置及形态大小。同时在直视下进行常规卵巢囊肿切除,选择可吸收线缝合卵巢,最后关闭腹腔结束手术。两组术后可针对性给予孕三烯酮进行治疗,2.5mg/次,1次/日;给予醋酸曲普瑞林进行皮下注射,3.75mg/次,1次/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病情变化,记录出血量、手术、肛门排气、尿管拔出及住院时间,并观察切口感染、产褥病、排卵及妊娠情况,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8.0统计系统,其中计量数据通过(±s)表达,利用t检查,而计数数据通过百分比表达,利用χ2检查,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情况

研究组出血量、手术、肛门排气、尿管拔出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

研究组切口感染、产褥病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子宫腔可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连,因此造成内膜细胞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从而产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临床上关于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可能与种植学说、良性转移、遗传、免疫能力缺陷及化生内膜等因素密切相关[3]。

疾病多发生于育龄女性,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对其生育能力产生较大影响,严重者甚至不孕。

临床既往多采取常规开腹手术,但其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极易产生感染等并发症,增加对患者的伤害,延长治疗时间,导致预后较差。随着对医疗水平的完善发展,临床将腹腔镜应用于治疗中,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病情快速恢复,同时提高妊娠率[4]。本文对此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出血量、手术、肛门排气、尿管拔出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产褥病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有助于病情快速恢复,并减少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增加排卵及妊娠率。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且整个手术过程的术野局限于腹腔,可减少盆腔器官暴露时间,避免感染产生。同时术中无需医务人员使用手套或者纱布,从而防止对盆腔脏器造成伤害,也降低术后粘连发生。另外手术过程中选择电切或者电凝方式进行止血,可彻底止血,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因此腹腔镜手术效果更好,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减少住院时间,为预后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具有重要作用,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进一步促进排卵及妊娠。

参考文献

[1] 淡堰璇,张震宇.常规腹腔镜与迷你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24(04):313-315,322.

[2] 刘淑琴.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妊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山东医药,2016,56(04):71-72.

[3] 袁春芳,江玲.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对比[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2):2435-2437.

[4] 张艳玲.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对比[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03):450-451.

猜你喜欢

腹腔镜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胃肠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经验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全腹腔镜下NOSES手术在直肠癌中的应用及近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术后影响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