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传统文化魅力 构建小学语文课堂
2019-12-23蓝梅珍
蓝梅珍
摘 要: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传承、生生不息的瑰宝,与小学语文教学息息相关。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助于达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加深对课文学习的理解。文章通过分析魅力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探讨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以期更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2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0-0058-02
传统文化历经千年,至今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是我们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的悠久魅力不仅在于其本身的深厚绵长,还在于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教育的需要,同时也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所用,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教学助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按照古代学堂、私塾的模式教学,而是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并能够在课堂的渗透中使学生领略古典魅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承先人之志,为中华之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因而围绕着传统文化构建小学课堂,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笔者得出了以下有益探索。
一、诗词先声,抑扬顿挫话朗诵
诗词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册书中都选入了一定数量的诗词篇章,这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课文素材。这些诗词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意蕴深长,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和背诵。从抑扬顿挫的诗词格律之中,学生能够感受千百年前的文化遗韵,并能够借助朗诵这种方式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在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朗诵的重视度不够高。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会陷入一定误区,认为考试不考朗诵,则平常没有学习的必要,只要学生把古诗背会就可以。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不利于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吸收和掌握。朗诵练习,一方面可以充实课堂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及阅读能力。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望天门山》《望洞庭》三首古诗,虽然都是写景物,但是由于时代不同、作者不同,作者观察到的事物也不同。每一首古诗的阅读体验也是因人而异的,教师在古诗朗诵教学时,首先可以让学生试着读一下,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流露。其次播放相关的朗诵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学习朗诵者高超的朗诵技艺。再次,让学生齐读,引导学生读出气势和感情。又如《古对今》这篇课文本身选自古代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朗诵教学的绝佳素材。因此,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先声,学生从其中初步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传统文化深入课堂打下重要基础。教师不能仅仅把朗诵教学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走走过场就可以,而是要切实提高学生朗诵水平,当学生出现失误的时候,要用委婉的语气及时指出来,让学生能够及时纠正,更好地掌握古诗的朗诵技巧。
二、背景讲解,文化智慧润课堂
传统文化深入小学语文课堂的过程应当是潜移默化的,而非教师一味强调。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比较表面,教师直接讲解何为传统文化对于他们而言接收的效果并不理想,最合理的办法是将传统文化润物无声般地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去,让学生在不自觉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在讲解语文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普及背景知识,让学生在课内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羿射九日》这篇课文时,后羿的故事属于中国古代神话体系,古代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讲解这篇课文来讲述相关的神话故事。通过对这些神话故事的普及,学生的知识视野将得以扩展,教师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先民们是多么伟大,能增强其文化自信心。再如讲《司马光》这篇课文时,教师除了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以外,还可以通过搜集资料来为学生们展示有关司马光的更多小故事,如司马光砸缸体现了他的智慧,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则体现了他持之以恒、博文通达的伟大人格。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很多德才兼备的文化名人,他们都是值得小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不仅要在治学上向古人看齐,在美德养成方面也要学习古人为人处世的哲学。教师通过对这些背景知识的讲解,可以让传统文化之风更好地浸润小学语文课堂,让传统文化智慧与美德滋润小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背景知识和课外内容的深入也让学生能够迅速把握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这有助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生活教学,传统文化入人心
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并不仅仅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真正要借助传统文化来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感受自身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从而达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自如应用。小学阶段的学生人生阅历浅,经验不够丰富,他们所经历的不过是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因此他们的认知经验大多来自生活实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与学生的个人经历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深入人心的理想教学效果。
如教学《大自然的声音》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声音有什么看法,让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从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蜜蜂嗡嗡叫、风儿阵阵吹、树儿沙沙响、鸟儿吱吱鸣等,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之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讲解,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教学完基本内容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出一些测试题,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有关大自然的声音,以及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出示几首写景状物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理解的古诗文,让学生判断诗句中所描写的内容属于哪一种声音。或者直接出示一首完整的古诗,让学生自主或者合作探究这首诗中都写了自然界的哪些声音。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与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的理解,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拉近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再如教学《寓言两则》、成语故事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讲解课文所提到的内容,还要启发学生思考从这些古代寓言、成语中可以明白怎样的道理。学生通过對生活的反思可以逐步体会古人的智慧,并能够增进对成语的认识和理解,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传统文化以生活教学的方式引入课堂,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对教师的学科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活是学生最好的学习素材,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师要继续深入挖掘优秀的教学素材,让传统文化继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正向的指导作用。
四、全面发展,读写一体促效率
传统文化的渗透应当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不仅要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还要在其他方面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应用。例如,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基础训练之外开展特别练笔模块,让学生能够根据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更好地展开写作。为了使学生的习作方向更加明确、教师的评价工作更加合理与方便,教师可以指定一定范围内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对比并进行写作练笔。
如教学完《传统节日》这篇课文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传统节日为主题进行习作练习,学生可以在回家之后查阅相关资料,理清一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并描述自己对这个节日的所感所想。完成练习之后,学生还可以把习作拿到课堂上同他人进行交流,互相探讨各自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也更加开阔了。一篇课文可以用来阅读,也可以进行习作练习,还可以以其他游戏活动或表演的形式展现,这充分显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可适应性,也体现出传统文化经久不息、感染人心的绵长魅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传统文化演讲活动,按照次序,每节课安排一到两位学生上台演讲,演讲的内容要与传统文化相关,演讲内容可以是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得到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所写,总之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探寻传统文化,培养他们欣赏传统文化、积淀文化素养的积极性。另外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讲一个生字时,可以顺带着给学生讲一讲这个字的来源与演变,帮助学生梳理中国字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建立更为宏观的视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基本教学之外,学生的课堂活动也要更加丰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小学生开展课堂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如其中的神话故事、古代智慧小故事、寓言故事以及成语故事等,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素材来改编课本剧,将任务分发给各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表演各自不同的内容,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竞技表演。表演前后,负责人可以簡要介绍或总结表演内容,这可以提升其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人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多方面应用与发展,有助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重要的是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来进行渗透和拓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真正有价值的、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知,让学生能够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得到有意义的知识,塑造自身美德。语文教师还要深入关切学生的学习需求,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从其关注点切入来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悠久魅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不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一代学生身上发扬光大,最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 琰.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J].速读(下旬刊),2019(2):188-188.
[2]林雪红.渗透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简析[J].考试周刊,2019(7):49.
[3]魏立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研究[J].学周刊,2019,5(5):26-27
[4]颜世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1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