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整合的路径探讨
2019-12-23戴碧柳
戴碧柳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愈发注重学生综合性的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两者既独立存在又紧密相连。教师对两种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有助于培育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习惯,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快速提高。因此,为保持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与协调性,教师对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将具有实践意义。基于此,文章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形成有效的整合路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2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0-0046-02
一直以来,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都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虽然对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都有所侧重,但结果往往是学生阅读了大量的美文佳句,但提笔难的问题依然普遍,这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因此,在实践中如何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整合,让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成为语文教学主要的突破方向,对阅读与作文进行整合教学的探讨势在必行。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叶老用最直观形象的比喻阐述了阅读与作文间的关联,也充分说明了语文阅读与作文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广泛的阅读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从阅读中感受文字所带来的魅力与情怀;而作文则是利用所读、所感、所想进行创作,将学生心中的情感进行释放的过程,二者整合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一)阅读与作文的整合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众所周知,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拓展学习眼界,并从中提升文学素养。而作文既是考查语文素养的标准,也是给学生展现文学素养的平台。二者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机融合,将能够快速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形成语文教学的良好循环。教育家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取决于吸收。”小学作为语文素养培育的启蒙阶段,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科发展,而通过阅读与作文的融合,学生能够真正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促进学生的学科能力得以提升。
(二)阅读与写作的整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制胜法宝
正所谓“花开两处,各显一处”,这是对语文阅读与作文写作地位的形象表述。通常来说,教师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往往是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重要标准的。因为写作能够体现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积累,其中蕴含学生的情感、思想,同时让学生能写、会写也是教学大纲中的重要要求。“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篇文章的诞生就是学生平时所积累的知识、思想、语言的综合表现。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那写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学生也就写不出脍炙人口的优秀文章。只有有了充分的阅读积累,才会有“下笔如有神”的可能。
二、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整合的设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包含了豐富的内容,对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有所涉猎,这也铸就了语文的学科特点。
首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丁有宽先生曾言:“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这也说明学生对阅读的吸引与应用才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在阅读中应当让学生充分掌握阅读的方法,不仅要阅更要读。学生从读中实现深入学习,将阅读内容的精华进行提炼与拓展,使阅读变得更具生命力,将文章读活。同时,教师要把阅读作为学生写作的支撑,让学生灵活应用阅读内容中的结构与手法,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表达,通过重新地组合与加工,学生作文写作的文字更生动、形象,并产生独特的美感,真正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文学境界。
其次,指导是整合的关键。语文教学通常理解为教师教、学生学的状态,事实上,教师不仅需要细心教学,更要耐心指导,让文质兼美的课文在教师巧妙的指导下变得更加的直观。同时,教师的指导必须要进入更深的层面,要让学生通过引导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如何利用阅读所得进行文章的写作。学生学会将阅读中优质的文章结构与优美的语句进行加工,写作水平便能够快速地得到提升,也就找到了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作乐趣与欲望,转变了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在写作中教师要让学生大胆设想,充分发挥写作中独有的创造力、表达力与想象力,实现阅读与写作融合共生的局面。
三、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路径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对阅读与作文进行深度的感知、欣赏、评价与理解,从而使学生在汲取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实现结构、语言、情感的加工与融合,以此实现小学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阅读与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体验、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一)将“改写”作为整合的开端
顾名思义,改写就是根据原文的内容与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对其进行二次加工的方法,通过改写可以改变原内容的体裁、人称及表达方式等。基于小学生本身的年龄及阅历特点,其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难以形成惯性的写作思路,并且局限于阅读方法及阅读量的积累,难以立足自身的学习进行作文的创作。因此,改写能够为学生的作文提供既定的框架,使学生减少了框架设计的环节,降低了写作训练的难度,使学生更乐于写作。
例如,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出复杂的背景与丰富的情感,为接下来的深入阅读做了较好的铺垫。教师可以利用文章强烈的带入感及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改写,将文章的内容改为第一人称的视角,以“我”作为文章的主人公进行叙述,使学生既有了新鲜感,又能够获得更全面的情感体验。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细节处加以修改润色,以自身的理解重新改变文章背景、走向及结局,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将“补写”作为整合的延伸
学生所接触的阅读文章,都具有完整的故事及叙述背景,但其中各有侧重,难以面面俱到,因此也为学生对简略故事情节的补写提供了空间。而“补写”看似是一种简单的写作训练,但实质上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思维及全面的视角,才能更好地对文章进行分析,找出需要补写的地方。同时更需要学生能够对阅读内容的整体框架与故事脉络进行把握,理解故事的背景与情节的发展趋势,以实现更自然和谐的融入,而并不是强拼硬凑。
例如,在《赤壁之战》的阅读中,学生对文章的最直观印象便是认为其气势恢宏,认为绝对是一个大场面。除此之外,也要求学生对曹操这个人物有所了解。然而,语文所倡导的教学目标并非局限于此,它要求学生应该从现象看本质,以形成对课文的深入探索与理解。因此,教师也可以利用“恢宏”背后的空间让学生产生联想,从微观的角度让学生分析曹操阵营中一个普通的士兵,面对如此战争场面的心理、动作及神态,使学生从另一个新颖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补写,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角和写作思路。
(三)将“续写”作为整合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课文的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享受空间,因此时常会出现文章阅读结束,但学生的兴致不减、意犹未尽的情况,而课文的“空白”现象也为学生留下了无限遐想的余地。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也需要根据教学实际与学生的写作需求进行科学的设计,为学生构建“续写”的空间,使学生的写作思维与能力获得双向的提升。
例如,在《夸父逐日》的阅读中,可以发现文章对课文中的夸父的描写相对比较简单,虽然其故事的本身具有神话色彩,能够抓住小学生崇尚神话故事的特点,将学生的思想带入神话世界。然而,文中对夸父逐日的原因及意图并没有深入的描写,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应为学生设计续写的方向,让学生从逐日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进行续写,在延续经典的基础上理清故事的脉络,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神话故事,以展示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四)将“写读后感”作为整合的实践
讀后感是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的关键点与结合点,也是阅读与作文整合的关键。在阅读完一本书、一首诗、一篇文章后,利用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自身感悟的阐述,这本身也是一种写作。伴随着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深入,读后感成了一种较为普遍及有效的作文写作教学内容,阅读的读后感写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同时也能够从文章中融入学生学习的真情实感,促进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对情感的应用,使作文不再是“空中楼阁”与凭空想象,而是完完整整的论述过程与情感抒发过程。
例如,在阅读《老人与海》时,海明威笔下的渔夫顽强的斗志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充斥着整个文章,文章的内容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情感可能在每个人心理都有着不同的体验,也许有的人会认为渔夫固执,而有的则会认为渔夫可敬,而这种种认知都可以在学生的笔下得以体现。因此,利用读后感为文章中的人物及精神赋予更丰富的色彩,这将有利于学生写作素养的发展,让学生不再将阅读与写作局限于技巧的条条框框,而是以阐述事实或抒发情感为主要的目的,从而提升了学生写作的内在价值。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开端,也是语文阅读与作文写作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感悟,在创作中有升华。阅读与写作就像是人的两条腿,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整合阅读与写作教学,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8):92-93.
[2]胡向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写作(下旬刊),2017:7.
[3]靖 静.如何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作文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