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工作之我见
2019-12-23温向鹏
温向鹏
摘 要:文章从高中班主任的角度,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且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进行阐述,希望能够给其他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0-0029-02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在高中积极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下面三点:
第一,通过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可以帮助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了解学生是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对学生的了解,班主任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第二,通过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可以使班集体建设得更好。班主任通过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可以实现德育,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充满学习激情和生活激情,这对班级和谐集体建设而言至关重要。
第三,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对高三年级的学生意义重大。通过开展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在班主任的掌控之内,班主任可以通过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解决生活难题等,由此可见,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高中班主任“爱心”工作点滴分析
身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日常在对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富有爱心,通过爱感化每一个学生,激励学生能够在高三期间做好课程复习工作,争取考出比较理想的成绩。作为一名从教16年的高中教师,笔者有11年担任班主任的经验,在担任班主任职位期间,能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关心帮助每个学生,受到师生和家长的好评。笔者采用的精细化管理卓有成效,使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事做,都成为班级的主人翁,都成了班级的管理者,因此班级在常规管理中多次获得流动红旗。同时,笔者非常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多次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化,比如“做人要有‘敬畏之心”“人要懂得‘感恩”“谈谈‘人品”“什么是‘团队”“什么是‘执行力”“如何做到‘换位思考”等主题班会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笔者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亦师亦友,热心帮助有需要的学生。2016年,高三11班的林同学家境非常贫困,笔者知晓后对其给予每月300元的资助,直到他高中毕业。另外,为了缓解高三学生的压力,笔者为班里的每位学生过一次生日,另外还发动家里人,为每位学生做了一份“爱心肉夹馍”,过年的时候还为每位学生发一个“小红包”,图的是学生们高考“大吉大利”。笔者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优补弱方面效果显著,所转化的多名学生最终都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上述是笔者担任高中班主任期间所做出的一些“爱心”工作,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笔者意识到身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做好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以及管理工作,还要注重给学生提供心理、精神上的支持,幫助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和生活动力,朝向更远的目标发展。
三、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技巧
(一)转变思维模式,改善管理理念
现在的教育者越来越注重教育改革,在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主要对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同时还对教师的思维模式进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班级管理方法已经滞后,不能够满足现代高中教学要求,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三班主任,必须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和管理理念以及思维模式进行转变,同时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切实将新型的班级管理理念融入实际教学中。
比如,在给学生进行安排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将班级管理工作内容分配给学生,在班级中选择一些优秀的学生做班级管理工作,例如可以让学生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组织委员等,通过努力共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并且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更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这样可以使得班级的凝聚力得到增强,班级整体学习氛围变得更好。再开展班会活动积极听取学生们的意见,根据学生们的意见改变班级管理模式,不断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尽可能得到每个学生的肯定,这更利于开展班级工作。另外,无论成绩好坏,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尊重学生,这样班主任也能够获得学生们的尊重,且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提高自身学识,融入学生生活
众所周知,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想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对自身的学识进行优化,这样可以使得自己起到榜样带头作用,鼓励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努力学习。班主任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对学生的观点也不能一味地进行批判,而应该结合实际,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学生发表的观点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样才能够使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为融入学生的生活奠定感情基础。
另外,班主任想要快速地融入学生的生活,需要做好下面三点工作:
第一,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可以从网络寻找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和技巧,通过查看网上的一些班主任工作体会以及评论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自身不足做出改进。
第二,班主任要跟上时代步伐。班主任通过对网络知识的学习可以在班会上以及教学中说出一些网络词,比如,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的时候,班主任突然来一句“什么都是浮云,只有学习才给力”等网络用语,让学生了解教师的用意。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充分体现教师幽默的一面,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班级管理工作更顺利地开展。
第三,充分尊重学生。班主任在对某些问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积极回答,同时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对一些不熟练的知识或者不了解的知识,班主任应该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学识,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活跃在学生中间,从而强化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方式
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就体现在与学生的沟通以及交流方面,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首先,班主任要心中有爱。比如通过对学生的关心等切入话题,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班主任的良好印象,而且还可以发现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就是,作为班主任,在跟学生交流沟通时不能太严厉,需要表现出“慈爱”的一面,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让学生感觉到亲切,乐于接受班主任的管理。
其次,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班级中脾气比较暴躁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班主任应该积极观察这些学生平时的表现,对这些学生脾气暴躁或者不认真听讲的原因进行探索,根据原因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与学生交流。比如班主任在和班级里脾气差的学生进行交流时,可以“先扬后抑”,先说出学生好的一面,比如比较讲义气、重感情、乐于助人等优点,再说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尝点甜先让其“去火”,然后再告知学生如何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以及与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改正缺点,更好地与其他同学相处。
再次,加强工作的针对性。班主任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实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沟通方式,还要合理控制自己的语言,在确保不影响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这可以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
(四)定期开展励志班会
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为了激励学生在高三期间能够更踏实地学习,应该积极开展一些励志班会,比如可以每周开展一次班会,在班会上介绍历年来学长、学姐的努力学习经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同年级的优秀学生或者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邀请到班会上,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给学生充分的鼓励。班主任也可在班会上播放励志视频,比如“李阳学英语”“清华北大学子语录”等,只要肯努力,“铁棒磨成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班主任还可积极征求学生的意见,在班会上确定好主题,邀请每个学生在班会上讲述自己的理想大学,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让同学监督,这样可以鼓励每一個学生努力学习,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分类推档,全程跟踪学生学习状态
要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到位,班主任需要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开展分类推档,建立科学的班级备考模式。笔者担任班主任期间也在积极开展分类推档,全程跟踪活动,比如高三学期初,由班长总负责,选派小组长,小组长可以由宿舍长或在班级中具有威信力的学生担任,并以宿舍为单位,六人一组,每人负责一科,每次考试后由小组长负责,召开班级考试分析会,班主任全程参加,并做好会议记录。之后班主任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反馈给任课教师,加强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以便任课教师针对复习中知识薄弱点,及时调整复习重点和方向。同时把各组中先进的应考经验和方法,征集成册,及时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实现班级整体教学成绩的提高。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很多方法和技巧。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激励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高考备战中。同时,班主任也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深入地与学生交流,融入学生的生活,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和鼓励,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学子。
参考文献:
[1]叶 帅.提高现阶段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4):31-33.
[2]张 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如何凸显人本性原则[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72-173.
[3]刘文颖,孟祥伟.新课改教学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思路分析[J].才智,2018(31):46.
[4]杜朋花.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对班级凝聚力影响的分析[J].华夏教师,2018(30):94.
[5]王志伟.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J].教书育人,2018(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