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中子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探微及其审视

2019-12-23焦彦平栗洪武

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原则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焦彦平 栗洪武

【收稿日期】 2019-05-3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BOA150031)

【作者简介】 焦彦平(1993-),男,山西朔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和老解放区教育史。*【通讯作者】 栗洪武(1956-),男,陕西榆林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老解放区教育史和高等教育学。

【摘 要】王通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隋代大儒,为了推行自己的王道政治和培养治国济民的佐治人才,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尤其在知识观方面总结了一套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最主要、最具特色地体现在:在因志、因情、因时、因人分科而教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指导下,摒弃传统的章句义疏、名物训诂的教学方法,采用问对与启发相结合以及知之、行之、安之相耦合的教学方法,实现经世致用的目的。结合新时代的国情、教情,理性地反思其教学原则和合理地镜鉴其教学方法,使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共同推进新时代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 文中子;知识观;教学活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9)06-0055-06

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隋河东郡龙门(今山西运城)人。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隋代大儒,通过文中子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确实造就了一批经世治国的人才。如《旧唐书》中对魏征有段赞语:“曾闻魏公故事,与文皇讨论政术,往复对应,凡数十万言;其匡过弼违,能近取譬,博约连类;皆前代诤臣之不至者,其实根于道义,发为律度;身正而心劲,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性,中不侈亲族,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所载章疏四篇,可为万代王者法……”【1】此外,房玄龄等人辅助唐太宗达成贞观之治,唐太宗曾说:“贞观以前,从我定平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2】魏征、房玄龄都是文中子的弟子,其才能与老师的培养密切相关,所用的治国之术都是文中子教给他们的所谓“王道”。因此,研究文中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探微贞观盛世的一些人才原因,还可以为当代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镜鉴价值。

1 由因志、因情、因时、因人分科而教所构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4个字并非孔子明确提出,而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概括,即所谓“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但孔子不仅首创了这一教学原则,而且在实践中充分加以运用。文中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原则,其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可以说是因志而教、因情而教、因时而教进而达到因人分科而教的一个符合科学教育规律的过程。

1.1 了解学生的志向,因志而教

所谓“志”,是一种意向活动,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理想,是激励个体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推动力。因此,了解学生的志向并且让学生言志和立志是学习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孔子一贯强调“志于学”“志于道”,孟子也明确提出“立志”说:“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3】,文中子继承了这种言志和立志的思想,“陈叔达谓子曰:‘吾视夫子之道,何其早成也?子曰:‘通于道有志焉,又焉取乎早成耶?”【4】当陈叔达问文中子的学说何时可早日成功,文中子认为只要有志于发扬先王正道,又为什么要早成呢?可见文中子发扬先王正道的志向是何等的坚定、何等的持久、何等的坚韧。文中子还利用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机会,让学生各言其志。“子观田。魏征、杜淹、董常至。子曰:‘各言志乎?征曰:‘愿事明王,进思进忠,退思补过。淹曰:‘愿执明王之法,使天下无冤人。常曰:‘愿圣人之道行于时,常也无事于出处。子曰:‘大哉,吾与常也。”【4】这其中董常至所言的志向与当时文中子的心境最符合,因而文中子对其大加赞赏。文中子在了解了学生的志向之后,采取因志而教的方法。文中子得知魏征的志向是侍从明君,在朝堂上尽忠尽职,知无不言;在家中思考君王的过失,尽力补救。文中子趁机鼓励魏征:“古之明王讵能无过,从谏而已矣。故忠臣之事君也,尽忠补过,君失于上则臣补于下,臣谏于下则君从于上,此王道所以不跌也。取泰于否,易昏以明,非谏孰能臻乎?”【4】这种因志而教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理想、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方向,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持久性,教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1.2 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情而教

所谓个性特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是一种性格差异,而性格差异又是个别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个别差异是指人们之间稳定的心理特征差别,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它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依据和出发点。文中子在充分掌握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因情而教。首先,文中子承认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有的“可与共乐,未可与共忧”,有的“可与共忧,未可与共乐”【4】,这说明每个人的个性是自己所独有且与众不同的;其次,文中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观察和调查研究。所谓“度其言,察其志,考其行,辨其德”【4】。通过观察这种方式,文中子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文中子对各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仅了如指掌、了然于胸,而且还能如数家珍。文中子说:“义也,清而庄;靖也,惠而断;威也,和而博;收也,旷而肃;琼也,明而毅;淹也,诚而厉;玄龄,志而密;征也,直而遂;大雅,深而弘;叔达,简而正。”【4】;再次,在掌握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文中子还进一步将其细化至生活中和实践中。如“子谓姚义可与友久要不忘;贾琼可与行事临难不变;薛收可与事君仁而不佞;董常可与出处介如也。”【4】当有人谈到姚义交友广泛时,文中子说“广而不滥,又所以为能也”【4】。这些都充分说明文中子不仅看到了每个学生的一些个性表征,而且更深入地挖掘到了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复次,文中子也看到了学生虽然个性不同,但现在还未达到“成人”的条件,还需要继续完备和提高。文中子说这些学生“若逢其时,不减卿相,然礼乐则未备。”【4】又言“姚义之辩,李靖之智,贾琼、魏征之正,薛收之仁,程元、王孝逸之文,加之以笃固,申之以礼乐,可以成人矣。”【4】;最后,文中子依据所掌握的学生个性特征进行因情而教。文中子的学生王孝逸曾对其诉说:“天下皆争利弃义,吾独若之何”【4】,文中子在了解到王孝逸这个好利的缺点后,随之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乎!”【4】又如,当发现董常有些懒惰時,文中子对董常说“我未见勤者矣。盖有焉,我未之见也。”【4】教育董常应该克服惰性,以勤奋而勉之。

1.3 紧扣时间、时势的变化,因时而教

所谓“时”,《说文解字》曰“時,四時也。”“四時:《段注》:‘本春、夏、秋、冬之稱”【5】,这就强调了“时”的变化性。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学生的性格、智力既有阶段性又有敏感期,因而因时而教是必须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教育的内容和传授的知识又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因而因时而教又是必要的。众所周知,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其所创办的私学,其所编撰的经学教材,一开始就是以根植现实生活、关注时事政治为特色的,因时而教,有感而发。孔丘认为礼是发展的,故有革有损有益,“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6】,而三代之礼,周礼较为完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6】。因而,孔丘以周礼为依据,从春秋的社会现实出发加以改良,编成了一部士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称为《礼》,作为教材。文中子作为隋代的大儒,自然而然有所損益地继承和发展了因时而教这一方法。文中子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教学也是发展变化的。他说:“非君子不可语变。”【4】君子是注意变化的,因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变化而教。文中子在教学的实践中也以因时而教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在教授内容方面,文中子将传统和现实结合,他不仅选用传统的《六经》作为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而且还把本人自编的《续六经》也作为教学内容来教育学生。这是其因时而教在内容上的呈现,即使是自己的著作,文中子也不把它当作教条,而是一切以变化的实际为学习准则。《太平十二策》是文中子早年写的陈隋文帝书,学生“房学龄请习十二策”,而文中子却说:“时异事变,不足习也。”【4】文中子认为现在的客观形势和条件都发生了变

化,那些之前写过的东西与现在的情势早已相距甚远,因而不足以学习了。这是其因时而教的一种显著表现。文中子这种紧扣时间、时势变化,因时而教的观点,不仅符合科学的教学规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教学理论上的外化。

1.4 依据学生的特点,因人分科而教

因人分科而教在当时之所以能够施行,是因为在文中子的私学教学活动中,没有统一的、制度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规程,而是依据学生的志愿和特点,分科教授。据《关朗篇》所载:“门人窦威、贾琼、姚义受《礼》;温彦博、杜如晦、陈叔达受《乐》;杜淹、房乔、魏徵受《书》;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受《诗》;叔恬受《元经》;董常、仇璋、薛收、程元备闻《六经》之义。”【4】这种因人分科而教的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志向和个性都千差万别,另一方面是由所教授内容的自身教育价值所决定的。文中子认为“六经”内容有不同的特点,在实现培养君子和使学生达到“成人”的目标上各有不同。“《书》以辩事,《诗》以正性,《乐》以和德,《春秋》《元经》以举往,《易》以知来,先王之蕴尽矣。”【4】这是从整体方面简明扼要地阐释了“六经”各自所独有的教育价值,以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用。具体而言,文中子认为“《书》以辩事”“《书》以制法,从事而后及也”“不学《书》,无以议制”【4】,所以通过《书》的学习,能明辨政事的是非,可以讨论制度和制定法治,这是《书》所具有的功效。对于《诗》的价值,文中子认为《诗》“上明三纲,下达五常,于是征存亡,辩得失”【4】,因而《诗》不仅可以端正人的品性,而且还可以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朝廷的施政。文中子认为“《乐》以和德”“不学《乐》无以知和”【4】,所以学习《乐》对于调和学生德行和养成厚德的品行是至关重要的。至于《春秋》与《元经》,文中子又言:“《春秋》《元经》,于王道是轻重之权衡,曲直之绳墨也,失则无所取衷矣。”【4】这表明《春秋》和《元经》对于先王正道来说不仅是可量轻重的权衡,而且亦是可测曲直的绳墨。文中子认为《易》以穷理,以知来。学习《易》既可以通晓天、地、人三才的道理,亦可以洞识现在、遇见未来。总之,文中子采用因人分科而教的方式,既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对于学生品德的培养也达到了“积浸而养成之”的效果。

2 采用问对与启发相结合以及知之、行之、安之相耦合的教学方法

文中子在因材施教原则的指导下,结合社会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摒弃传统的章句义疏、名物训诂的教学法,采用问对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法以及知之、行之、安之相耦合的教学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识能力。

2.1 摒弃传统的章句义疏、名物训诂的教学法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取得了一定的尊崇地位,儒家经典成为教材,传统的古文经学师治经只注重章句义疏、名物训诂,而文中子则对这些重章句训诂的治经方法不以为然。唐长孺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指出,“《中说》内容虽卑之无高论,却也是自辟璞径,完全摆脱了章句义疏、名物训诂的束缚,而别申己意。企图上继孔子。他‘以著书讲学为业,所著《王氏六经》今虽不传,据《中说》卷六《礼乐篇》自述其写作要旨:‘吾续《书》以存汉晋之实;续《诗》以辩六代之俗;修《元经》以断南北之疑;赞《易》道以申先师之旨,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如斯而以矣。可知文中子续作均自立门户,与注疏无干。”【7】《中说》中载有“刘炫见子谈六经,唱其端,终日不竭。子曰:‘何其多也?炫曰:‘先儒异同不可不述也。子曰:‘一以贯之可矣。”【4】可以看出文中子不赞成刘炫所使用的重章句训诂的治经方法。

文中子在进行讲学时多以结合实际、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答生徒的疑难问题,从而克服章句义疏、名物训诂的弊病。《中说》中载,“房玄龄问史。子曰:‘古之史也,辩道;今之史也,耀文。问文。子曰:‘古之文也约以达,今之文也繁以塞。”【4】。文中子在解答学生房玄龄关于史与文的问题方面,充分结合当时的史书只是炫耀文辞和文辞繁缛而闭塞的实际特点进行了解答。《中说·立命篇》记述,“贾琼进曰:‘敢问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何谓也?子曰:‘召之在前,命之在后,斯自取也,庸非命乎?噫!吾未如之何也已矣。”【4】当贾琼在向文中子请教何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时,文中子认为自己的某种行动在前,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后果,这就是自取,谁也没办法改变,这不就是命吗?将抽象的问题具化为可视化的实际行动,达到了通俗易懂的效果,同时又结合当时的乱世不可更改,也只能作罢的现实实际做了阐释。另在《中说·关朗篇》中,“杜淹问隐。子曰:‘非伏其身而不见也,时命大谬,则隐其德矣,惟有道者能之,故谓之退藏于密”【4】。意思是:隐不是潜藏身体使它不被人看见,而是时机、命运不顺之时,隐藏他的美德,只有有思想的人才能做到,所以称之为隐退秘藏。文中子是因人、因时、因势对“隐”作了动态的解释。这些表明了文中子教学方法的独特之处,不同于北魏以来盛行的治经之法。

2.2 提倡问对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法

一问一对是儒家传统的教学方式,文中子总结了这一经验,并作了进一步地阐述。(1)文中子认为“问”与“对”是最有效的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主张进德修业,学者最好能经常发问,教者有问必答,只有这样才能加深认识,发现真理。文中子说:“广仁益智、莫善于问,乘事演道,莫善于对。非明君孰能广问,非达臣孰能专对乎?其因宜取类,无不经乎!”【4】这里的“问”即是要勤于独立思考,勇于并善于提出问题;这里的“对”即是针对受教育者提出的具体问题,从受教育者的认识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诲,使之达于“道”。既不是死记硬背地学,也不是机械死板地教。无论是学还是教,都要积极思考。宋明理学家朱熹提出“教必有疑”的主张,是和文中子这一思想的影响有关系的;(2)文中子在教学的实践中娴熟地运用问对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认识一步步地向横向延伸和前进,一步步地向纵向拓宽和发展。学生温大雅曾与文中子有一组问对:“如之何可使为政?子曰:‘仁以行之,宽以居之,深识礼乐之情。敢问其次,子曰:‘言必忠,行必恕,鼓之以利害不动。又问其次。子曰:‘谨而固,廉而虑,龌龊焉自保不足以发也。子曰:‘降此则穿窬之人尔,何足以及政,抑可使备员矣。”【4】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为政之道,文中子首先用“仁”“宽”“礼乐”这3项准则告之学生;为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思维,文中子又以“忠”“恕”和去利害之心对学生导之;为了更进一步地启发学生的认识,文中子又用“谨”“固”“廉”“虑”对学生引之。文中子认为,如果将这些方面层次性地统筹兼顾起来,足以为政了。相反,如果谨小慎微,将重心集中于一些次要方面,那就谈不上为政了。这样的人,只能算是“穿窬之人” 。由此可知,文中子在启发学生的智力时,一步步地深入,盈科而进;(3)在文中子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董常的思维达到了非常活跃的状态,堪比当年子贡、颜回在孔子的启发下闻一以知二、闻一以知十。学生董常问:“古者明而不视,聪而不闻,有是夫?”文中子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从侧面启发:“又有圆而不同,方而不碍,直而不抵,曲而不佞者矣。”董常在这样的启发下,思维马上活跃起来,进一步悟出很多道理。董常又言:“浊而不秽,清而不皎,刚而和,柔而毅,可是乎?”文中子看到董常思维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如此的活跃,立即以称赞的口吻说:“出而不深,隐而不没,用之则成,舍之则全,吾与尔有矣。”【4】;(4)文中子在启发诱导时,很重视问对的方式。纵观《中说》一书,可发现全书都是他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问对记录,因而可以看出问对方式在文中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还应看到,文中子主张的问对是“问则对,不问则述”【4】,不是消极地等待学生问,如果学生不问,就要积极地讲述,进行启发和诱导了。这比起古代教学采取的“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8】不问则不鸣的、带有消极色彩的问答方式,前进了一大步,是古代问答教学法的发展。

2.3 采用知之、行之、安之相耦合的教学法

文中子在教学过程中还提出了一条知之、行之、安之相耦合的教学法,《中说·礼乐》载有“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安之者”【4】。从逻辑推演的形式上来说,可以说是由“知”开始的初级阶段,到“行”的中级阶段,再到“安”的高级阶段的一个科学的教育过程。

文中子知之、行之、安之相耦合的教学法是基于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一方面,他认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是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另一方面,他认为人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认识能力,可以可知这种必然性和规律性。文中子言:“人者,统元识焉,非止圆首方足之谓也。”又言:“识为神,其为人乎,吾得之理性。”【4】意思是,人是有认识能力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极为神奇的,只要充分发挥人的认识能力,就能洞悉客观世界的规律。因而,文中子说:“元、亨、利、贞,运行不匮,智之功也。”【4】意思是,对于人来说,事物之所以元、亨、利、贞运动不息,那是思维、智慧的结果。由以上可知,文中子对人的认识与思维的重要性和功能是充分肯定的。

基于此,首先,文中子认为“知”是学习的开始,因而对于“知”的教学是初级阶段。这里所说的“知”是指要广泛的猎取、获得知识。但文中子并非主张“广求”和“杂学”,而是要仅仅围绕着“明道”这个目标。他说:“不广求故得,不杂学故明”【4】。也就是说,只有学习明确目标,才能在德业上有所成就。文中子还强调不仅学习目标要明确,而且要孜孜不倦,下苦学功夫。学生繁师玄说:“远矣!吾视《易》之道,何其难乎?”文中子便教育他说:“有是夫!终日乾乾可也。视之不藏,我思不远。”【4】文中子教导学生学习《易》关键在于勤学深思;其次,文中子虽重视学,但更重视行,即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行,也就是中级阶段。文中子明确指出“知之者不如行之者”,又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4】在文中子看来,这里的“行”,就是要行王道,就是要將所学得的王道理论用之于实践,付诸于实际行动。因而,文中子认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知”转化为“行”则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应当在“行”上下功夫,一心一意去行道。在行道的过程中不仅要有为“道”而牺牲的精神,即所谓“君子之于道也,死而后已”【4】,而且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尽一切办法行道。至于行道的方法,则要根据实际情况“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畏而行之”【4】,因时、因地制宜;最后,文中子创新性地提出了“安之”,即高级阶段。文中子认为,引导学生由“知”向“行”发展,这只是完成了教学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还必须向前发展,即由“行”向“安”,由“行之”到“安之”。因而,文中子言:“行之者不如安之者”。所谓“安之”有两层含义:一是这种行必须是坚定不移的,是自觉的、主动的,而不是勉强的、被动的,能持之以恒;二是要顺应自然而行,即要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必然性及其规律而行。所以,在文中子看来,一个人由“行之”进入“安之”之后,其认识的境界就实现了质的飞跃,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认识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则“其名弥消,其德弥长,其身弥退,其道弥进,此人其知之矣。”【4】文中子要求于学生的这种认识,含有透彻理解自然和社会的消长、进退、变化发展的思想,是受到了道家的影响,有明显的“道”的色彩。

文中子要求学生由知之到行之,再由行之到安之,这种认识是深刻的,具有唯物辩证法因素。它反映了学生认识过程的特点,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这在中国古代教学论发展史上是有贡献的,这比起荀子的“学止于行而止矣”【9】来说前进了一大步。

3 文中子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审视

新时代,人们应结合我国的国情、教情,理性地反思文中子的教学原则,合理地镜鉴其教学方法,使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共同推进新时代的教育教学。

3.1 文中子教学原则的反思

“因材施教”萌生于社会需求与人生需求较为单纯、教育机会有限、教育情境简单的古代。如果说文中子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当时那个时代行之有效,发挥了巨大的教育功效,那么在当今这个社会需求与人生需求多样而又多变、教育规模庞大、教育结构日趋复杂的时代,若试图以此为解决施教的良方,不啻是以不变应多变。若以此为“想当然”的依据,而回避对“材”“教”以及环境、条件的具体分析、切实研究,说不定反而误事,产生不良影响。

那么,在现实状况下,人们的教育举措如何使各不相同的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以发挥,使其各尽其才、各展其长?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单就基础教育来说,按照现时代教育的常理常规,宜对“学校日”(在校时间与上课时间)加以控制,并使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保持在社会必要和以学生平均水平为基准(即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的限度以内。从而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来自由地发展自己。因材施教在不断地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教育理念,在古代发挥出了巨大的教育效能,培养了一大批经世济民的优秀人才,在当代人们应因时、因势地结合时代的具体要求,将因材施教加入时代的元素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3.2 文中子教学方法的启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方法要与时代的脉搏跳动相一致,凸显时代性。新时代,在积极实施核心素养、努力推进内涵式发展的理念下,教师如何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如何将这些宏观的、抽象的、指导性的教育理念转化成微观的、具体的、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则需依赖于教与学和学与教。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继承传统,更要开拓创新,扬弃地借鉴隋代大儒文中子的做法,摒弃不合时宜的教学法,在讲授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新时代提出的适合国情、校情、教情的教学理念,而且更要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将其表述、用娴熟高超的教学技艺将其运用、用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将其彰显,这不仅使教育教学合科学性,而且合时代的要求,同时也彰显了新时代教学法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要镜鉴古今,彰显综合性。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学生众多的特殊国情,造成了我国大班式教学的教情,在当今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注入式”“满堂灌”等教学方法。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有些时候人们只顾着往前走、向上看,而忽视了历代伟大的教育家在其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独特的教学方法,或许后退一步,有助于更大地前进,合理镜鉴文中子的问对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法,或许能对人们有所裨益。

新时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在问对的过程中“系统地传授人类文化的主干内容——知识和技能”,在启发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传授人类文化的积累方式——学习过程和方法”,在问对与启发相结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人类文化的实质精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0】 。这不仅可以循循然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品格达到“积浸而养成之”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要阶段分明、任务明确,达到系统性。学生们身居“象牙塔”之中,浸润在知识的海洋,与社会接触较少,因而出现了学与做的分隔,做与学的分离。如何破除这些藩篱,审思文中子所提出的“知之—行之—安之”的教学路线,将为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新时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不仅要阶段分明,更要任务明确,在“知”的阶段,要增加学生知识的存量,使其积淀夯实知识基础;在“行”的阶段,要提升学生知识的质量,使其更高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在“安”的阶段,要增强学生能力的变量,使其在复杂的环境中应对自如且持常态。这样不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达到了学与用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使理论和实践达到了高效地循环和互动,更利于将静态的知识应用到鲜活的实践中去,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建设提供一些助力。

总之,文中子知识观中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独具特色,一方面,通过这些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确实造就了一批出色的、经世济民的人才;另一方面,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丰富了儒家教育理論的内容。同时,文中子运用辩证的思想观点阐述了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宋明理学家的教育思想中烙下深刻的印记,而且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建设提供了镜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2562-2563.

【2】 吴兢.贞观政要【M】.葛景春,张弦生,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49.

【3】 焦循.孟子正义【M】.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7:554.

【4】 郑春颖.文中子中说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3.

【5】 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上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7:902.

【6】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7】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464-465.

【8】 孔颖达.礼记正义(中)【M】.吕友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445.

猜你喜欢

教学原则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现代中职英语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