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概念界定

2019-12-23肖霜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组织力基层党组织概念

肖霜

【摘 要】 本文在对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研究状况综述的基础上,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概念作了界定。认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至少应包括政治领导力、双重覆盖力、自我革新力、组织凝聚力、统筹整合力和发展推动力。这一概念的界定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作出了理论层面的探索。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概念

一、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研究综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基层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这里首次将“组织力”引入到了党建学术领域中,是习总书记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的又一原创性的创新和发展,指明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既定向又定标。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基本内涵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说法,但研究组织力的文章不少,“从中国期刊网现有的文献来看,2016 年之前使用组织力概念的文章非常少,1986-2016 年间共 20 篇左右,2017 年 9 篇”,[2]2018 年 238 篇,2019年截至目前有68篇。其中,从总体上谈论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138篇,其余篇幅都是分别从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的不同视角来谈论组织力的提升,其中涉及农村基层党组织提高组织力的最多有35篇,其次是关于“两新”组织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有28篇,其余的就是涉及城市社区、国企、高校、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虽然关于组织力相关文章不少,但是就目前而言关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基本内涵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从已有刊物归纳起来大致形成了两种定义模式,一种是从整体性质进行说明,这种模式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小众学者将狭义中的“组织力”等同于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包括组织党员的能力、组织群众的能力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能力,认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就是通过号召党员、凝聚群众来使广大党员和群众紧紧围绕在基层党组织周围。但是大部分的学者更倾向于从广义中去进行说明,认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一种合力,比如一种观点认为“组织力则是指党的基层组织为实现其基本任务, 将组织内部的各种要素进行调配、统合, 从而展现出的整体合力”,[3]这种观点就将组织力理解成一种对基层各种资源和要素进行协调、整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发展的综合能力。另一种模式则是根据组织力功能分类来进行说明,比如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基层党支部来讲, 组织力就是战斗力、凝聚力, 也是领导力、号召力”,[4]这种观点主要是从外延视角对组织力进行定义,认为组织力包括战斗力、凝聚力、领导力和号召力。因此,想要在现实中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首先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准确界定“组织力”的基本内涵,厘清“组织力”概念在基层党组织中的本质特性。

二、关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概念界定

立足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尤其是结合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工作、基本任务和功能定位的规定,可对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作如下定义:“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就是基层党组织为完成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职责任务,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凭借自身构建起来的组织架构和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通过组织运行整合、协调各种资源,实现对党员、群众和其他基层组织的引导、团结、凝聚、号召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包括政治领导力、双重覆盖力、自我革新力、组织凝聚力、统筹整合力、发展推动力”。

政治领导力,主要指在各基层组织中居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方面所具有的强有力的执行力,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且这种高度一致性能对其他基层组织起到引领带头的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就要使各类基层党组织在涉及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中抓中心问题、核心事权和主要方面,在这些方面充分发挥话语权、树立权威性,做到既总揽全局,但又不包办、不代替各类基层组织的职责,切实发挥好各类基层党组织“向中心任务聚焦,为全局工作聚力”的作用。

双重覆盖力,即“组织覆盖力”和“工作覆盖力”,“组织覆盖力”是指基层党组织有效覆盖基层社会各领域各群体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组织”,对此,我们要由过去的“应建尽建”变为“应建必建”;“工作覆盖力”,是指以基层党组织为载体,为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职责任务而有效开展各种党组织活动、进行党建工作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哪里有组织哪里就有活动”,对此,我们要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成体系严密、设置合理、灵活应变的组织体系,按时定期开展组织活动,以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得到有效运行,提升其工作覆盖力,努力实现党组织的有效工作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避免出现有组织无党员的“空壳”现象或者有组织有党员无活动的“空转”现象。

自我革新力,也可称为自我锻造力,主要是指基层党组织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基层党建质量的能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自我革新力不能仅仅围绕组织本身抓建设,而是应该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正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宽松软”的问题;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组织力弱、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基层普通党员管理不规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入手齐抓共管,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抓,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纠,以此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自我革新力。

组织凝聚力,是指基层党组织通过活动的开展、作用的发挥,尤其是政治文化的建设,而把党员紧紧团结起来、围绕在基层党组织周围的能力,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在力量,是基层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所在。对此,我们要营造和谐友爱的组织氛围,在基层党组织内部除了以理服人,还需要做到以情动人,对此,我们党組织首先要切实保障党员权利,注意千万不要过分强调党员义务而忽略了党员权利;其次,要建立起以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共产党人价值观为核心的内在文化体系,引导广大党员树立起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使之内化于党员之心,发挥凝心聚魄之效,由内而外地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最后,还需要及时、适时开展好谈心谈话活动,在党员所需之时、困难之际定要及时介入、关心和引导。

统筹整合力,是指基层党组织通过其组织体系的组织运行对各方力量和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协调,使得资源和力量得到最大化和最优化使用的能力。对此,基层党组织要加强纵横衔接,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协调整合功能,实现资源、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为资源、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准备好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善于调动各方社会力量来统筹基层治理资源跨层级、跨行业、跨领域的“大融合”、“大分配”,着力解决群众困难,为民解忧,树立基层党组织威信。

发展推动力,主要指基层党组织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而做出具体部署,落实到行动中去推动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发展的能力。为此,基层党组织一方面需要内强制度保驾护航,从人员、经费、场地等方面加以保障;另一方面,还要外融群众力量一起推动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促发展。

三、小结

今后的基层党建工作, 重点和核心就在于组织力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来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而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明晰、界定、统一和规范其基本内涵和外延,才能在科学理论的先导中更好地指导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5、32、47.

[2] 吴成林.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J].长白学刊,2019(1).

[3] 徐丙祥. 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4).

[4] 何光明.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力路径探析[J].政工学刊,2018(6).

【作者简介】

肖 霜(1987—)女,四川泸州人,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

猜你喜欢

组织力基层党组织概念
抓“四力”提升油企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