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拉萨研究热点综述

2019-12-23孙瑶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拉萨

孙瑶

【摘 要】 文章以1986年至2018年博硕论文为对象,对拉萨研究的论文进行综述:主要包括研究阶段、学科门类和专业方向以及学位统计等。在内容上分析其热点,管理学主要涉及拉萨地区不同主体在社会管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教育学则主要侧重于研究拉萨地区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理论;工科,主要结合拉萨地区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进行论述;理学,主要研究拉萨地区自然物质的基本规律,例如湿地、太阳能、生态系统等。并以时间维度和学科维度总结了拉萨研究的特点。

【关键词】 拉萨;博硕论文;研究综述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省会,从古至今,都拥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地位。对拉萨地区进行多纬度、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藏汉民族的和谐发展,而且为边疆建设制度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因此拉萨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拉萨、研究拉萨,创作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以1986年至2018年拉萨相关问题的博硕论文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关于拉萨地区的理论成果。

一、拉萨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笔者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资源,收集从1986年至今的博硕论文共335篇,其中博士论文16篇,硕士论文319篇。通过对收集的全部论文整理和分析,以论文数量、学科门类和专业方向、博硕学位为标准,作以下评述。

1、按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按论文数量统计分析,共分三个阶段。通过检索,最早收集的论文是1986年李术华的《TIPMEX-86期间拉萨地面能量收支》。

第一阶段:1998年—2004年,论文共计22篇,平均每年3.1篇。从数量上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拉萨地区没有成为研究生研究课题的热点。第二阶段:2005年-2012年,论文共计141篇,平均每年17.6篇。其中,2011年发表论文28篇,2012年发表论文26篇。就年平均发表论文数量来看,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5.7倍。第二阶段的高速增长为第三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奠定稳固基础。第三阶段:2013年-2018年,论文共计169篇,其中2015-2018年共计104篇,平均每年33.8篇。数量高速增长,体现出更多的研究生开始关注拉萨、研究拉萨,进而思考拉萨研究背后存在的更为深刻的政治、经济、生态、教育等诸多问题。

2、按学科门类和专业方向统计分析

按学科门类和专业方向统计分析,涉及十一个学科门类:管理学、教育学、工学、理学、医学、法学、农学、文学、哲学、历史学和经济学,共分为74个专业学科,其中管理学82篇,教育学80篇,工学44篇,理学32篇,法学24篇,历史16篇,农学15篇,医学11篇,文学18篇,经济11篇,哲学2篇。

按学科门类和专业方向统计分析,论文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其中,管理学、教育学是研究拉萨的主要热点学科。

3、按博硕学位统计分析

按博硕学位统计分析,博士论文计16篇,硕士论文计319篇。其中博士论文理学9篇、历史学3篇、法学2篇、医学和经济学各1篇。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2013年至2018年,拉萨研究的博硕论文数量每年约33.8篇,增速较快;管理学、教育学是研究拉萨的主要学科方向;硕士论文的数量是博士论文数量的19.9倍,其中2012年博士论文数量最多,共3篇,2017年硕士论文数量最多,共39篇。

二、论文研究内容及热点研究

以学科门类为基础,将335篇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细化为专业学科所属名目,分别进行论述。管理學主要涉及拉萨地区不同主体在社会管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其中以国家权力为主体的论文量最多,多为论述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等运用权力对拉萨地区不同方面的管理和影响;教育学则主要侧重于研究拉萨地区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理论,其中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的热点,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工科,主要结合拉萨地区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进行论述,其中以建筑学为主,论述拉萨特有的建筑风格、设计理念等,探索藏文化和地理空间的关系;理学,主要研究拉萨地区自然物质的基本规律,例如湿地、太阳能、生态系统等。

不同的专业方向导致不同的论述和研究,论文主题的多样性,不仅丰富研究内容,而且为进一步的拉萨研究提供丰富的成果。

1、管理学

管理学是研究拉萨最主要的学科,在拉萨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共计82篇,占比24.5%。

(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文章共有60篇,占管理学文章的73.2%。有些论述拉萨民生问题;有些论述政府管理问题,从现状和不足之处寻找对策;有些从具体职能部门角度探讨管理过程中的困境;也有些论述拉萨公务员体系存在的弊端和日后的制度建设等问题。一是以拉萨民生问题为研究对象。论文所述内容新颖,紧跟时代步伐,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民生类论文的内容分为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两种,明确物质生活就是指民众的吃、穿、住、用、行等基础生活需求;文化生活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教育、体育、科普等精神生活需求;二是以具体行政部门为研究对象。卓嘎措姆《拉萨市交警队伍素质建设问题研究》(西藏大学,2010),文章从拉萨交警队伍素质基本概念入手,着重分析拉萨交警队伍素质建设取得成果和遇到困难,并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成因的分析,探索性提出对拉萨交警队伍素质建设应当从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培训机制等方面实施逐步提升的合理化建议;三是以公务人员为研究对象。王沙的《拉萨市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研究》(西藏大学,2011),对拉萨市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找出绩效考核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例如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考核方法简单化、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考核过程形同虚设等,作者采用走访、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考核主体、考核指标、考核过程、考核结果的重新划分,并且利用制度保障、环境保障、组织保障探索出适合拉萨地区的公务员考核制度。

(2)旅游管理。常玲的《拉萨市民俗旅游营销策略研究》(西南大学,2011),从拉萨市民俗旅游营销的背景及现状分析,对拉萨市民俗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以及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定位,提出拉萨民俗旅游营销策略,包括:民俗旅游营销的原则、营销策略组合以及保障措施。何伟《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以西藏拉萨为例》(四川大学,2007),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利弊分析以及对国内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归纳整理,结合拉萨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3)公共管理。宋才发的《拉萨市农牧区教学点布局调整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1),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联系当地自然经济发展状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二,对拉萨市农牧区教学点布局调整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三,提出优化拉萨市农牧区教学点布局调整的建议:深入调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的现代化建设等。

2、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拉萨的第二大学科,论文共计80篇,占比23.9%。其中课程与教学论共计44篇论文,占教育学比重的55%。内容涉及学科广泛,包括:天文、汉语、双语教育、地理、英语、美术等。如王珍珍《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以西藏拉萨市中小学为例》(西北师范大学,2013),以拉萨附近7所学校和90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重点从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策略、成效评价和因素五方面探讨藏汉双语教学的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张阳《拉萨地区高中生汉语基本素养调查及对策研究》(西藏大学,2013),作者对几所高中的汉语文教学工作以及高中生的汉语水平进行详细调查,认为高中生汉语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家庭语言环境、教师因素、教材因素、语言因素,以此提出改变观念,调动积极性;鼓励和扶持汉语教学科研;加大对汉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藏汉双语教学的力度和广度;增加基础教育阶段藏族学生汉语学习年限的优化途径。

3、工学

研究拉萨的工学博硕论文(1998—2018)共计44篇,占论文比重13.1%。建筑学成为工学中研究拉萨地区的热点学科,占比36.3%。建筑学论文包含建筑设计及理论和城市规划与设计两个二级学科。其中,建筑设计及理论共有16篇文章,城市规划与设计共有8篇文章。

(1)建筑设计及理论。 吴晓红《拉萨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研究》(南京工业大学,2006),作者介绍了拉萨市七县一区范围的寺庙分布情况和基本类型,运用建筑空间组合论、建筑设计方法论等研究方法,分析藏传佛教的选址、布局、主要建筑的性质与用途、建筑内外空间、结构体系与构造等,并阐述这些方面与社会因素、自然条件和建造技术的关系,较为深入地发掘了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2)城市规划与设计。陈秩《基于新区域地理的拉萨市城市个性维护与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受到西部大开发以及青藏铁路通车等诸多外部因素影响,拉萨城市的个性维护和发展受到严峻的考验。作者认真总结了拉萨城市个性形成的地方因素、行为主体因素、体系因素,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以文化为核心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自组织的生态城市的四点对策。

4、理学

理学共计论文32篇,占整个论文比重9.6%。以生态学最多,共5篇。一共涉及14个专业学科,以地质、自然地理学、环境、资源学为主。

(1)生态学。侯亚红《拉萨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生态功能区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以拉萨市为研究区域,对该地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和价值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区划方案:共划分为3个生态亚区,9个生态功能区,并根据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特点、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主导生态功能,提出了各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的重点、目标和措施,并指出了各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为下一步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地质工程学。曹二涛的《拉萨市城关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与区划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10),在对拉萨市城关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等工作的基础上,查明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总结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还有赵林毅《布达拉宫壁画的保护修复》(兰州大学,2007)等论文。

(3)自然地理學。自然地理学的四篇论文都是博士论文,阅读具有一定难度,内容深,主要从环境、土壤方面论述拉萨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及其影响。如:李利峰《拉萨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2000)、周忠浩《高寒环境下耕地土壤质量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为例》(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09)等论文。

5、其他学科论文

除管理学、教育学、工学、理学外,其余学科博硕论文研究的内容还涉及七个学科门类,共计论文97篇。这些选题大多关注学科前沿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反映我国拉萨的研究进展和状况。

三、拉萨研究的特点

1、时间维度:以2008年为节点

从时间来看,2008年之前,有关拉萨地区的博硕论文共计53篇,其中理学和工学成为研究的主要学科门类,集中分布在生态学和建筑学,多为研究拉萨生态和藏式风格建筑的问题。这些论文内容多为结合拉萨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考察、测量等科学手段对特有现象、物质的描述和分析,对日后拉萨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研究具有较大的贡献。

2008年之后,研究者开始对拉萨地区进行更为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让读者能够科学、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拉萨,为日后拉萨的健康发展进言献策。因此2008年-2018年,有关拉萨地区的博硕论文共计282篇,其中管理学和教育学成为研究的主要学科门类,集中分布在行政管理和课程与教学论,多为研究公权力对拉萨地区的管理和教育教学问题。这些论文内容侧重研究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并且提出许多建议和解决方案。

2、学科维度:更多集中管理学、教育学等文、史社科领域

从学科分布来看,论文主要集中在管理学、教育学等文、史社科领域,以田野调查、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而推演结论。但文章大多研究方向单一,缺乏不同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

尽管研究拉萨地区的学位论文相比藏学研究而言是少之又少,但335篇文章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鼓励和引领更多学者关注拉萨、研究拉萨,进而关注整个西藏。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研究拉萨提供了便利,而且为解决拉萨经济、社会问题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包含城市建设、官员素质、供暖设施、社会福利、非物质文化保护等。与任何新的研究领域一样, 拉萨地区的研究,既要在原有课题上进一步深入,又要不断开辟新课题。无论是理工学还是人文、社科等研究的拓展空间还很大,因此,拉萨地区研究需要更多学者参与进来,不断开辟新课题,为拉萨地区的稳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孙 瑶(1989.4—)女,陕西咸阳人,汉族,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法学,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拉萨
西藏“Z 世代”的拉萨记忆与憧憬
拉萨的天空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拉萨土豪
微学习研究综述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