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跨度钢桁架支座抗连续倒塌设计研究

2019-12-23陈德平

福建建筑 2019年11期
关键词:柱脚天桥桁架

陈德平

(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4)

0 引言

钢结构以其轻质高强、造型丰富灵活等多方面优势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对于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钢结构更有其独特的优势,能以较小的结构代价,实现建筑对高大空间的要求。

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常采用钢桁架,具体型式有平面桁架或三角型桁架等几种,其上弦支承屋面板,下弦设置一定数量的支撑梁,保证其侧向稳定,同时也常作为室内吊顶及检修马道的支承件。此类结构存在结构冗余度低、支座荷载大等特点,但支座一旦失效,破坏性大,相应的损失及影响较大。所以,有必要对桁架及支座进行抗连续倒塌设计。由于支座的抗连续倒塌情况较为复杂,需针对不同的项目情况单独进行分析处理,设计人员较难灵活掌握。基于此,本文结合几个项目实例,探讨此类桁架的受力及支座设计思路,希冀能为工程设计同仁提供一些思路。

1 实例一:重型楼(屋)面大跨度钢结构

1.1 问题提出

大跨度屋面钢结构普遍采用钢桁架型式,采用钢柱或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柱,此类项目大都表现为柱高较大,为减少柱的弯矩,桁架与主体柱常采用铰接连接,按排架结构进行设计,支座节点常设于下弦端部,支座型式大都采用成品铰支座。

该做法用于装配式屋盖体系,如轻型屋面或预制大型屋面板时是合理的,其屋面构造上能够保证桁架上弦在支座位置不受约束,实现较理想的铰接。

但对于采用的钢桁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的建筑,如会展中心,酒店宴会厅、演艺厅等,按此做法的支座就会遇上新的问题。

兴许受教科书上桁架计算简图的思维定势影响,许多设计人员认为,桁架的支座理所当然是在下弦端部设置一个不动铰支座。这种思路在屋面材料能够自由伸缩时是可行的,但如果该大跨度桁架的楼(屋)盖与主体结构整浇时,计算和构造上就存在着如下两点不足:

(1)此类项目中,由于大跨度桁架高度较大,桁架支座设置于下弦时,其支座位置常在楼层中部,支座的水平力无楼盖传递,只能均传递给支承柱。其实,这种受力模式与整体计算分析中荷载位于楼层处不符,同时由于支承点在楼层中部设置变截面影响美观。

(2)该大跨度空间常不是单独的一个结构体系,而是位于建筑中部的一个空间,楼(屋)面板整体浇筑后,约束桁架上弦的平动形成了桁架上下弦均为铰接的情况,对整个桁架来说,已形成事实刚接的支座,增大了柱端弯矩,与计算简图不符,且易造成楼(屋)面板开裂,如图1所示。

图1 桁架支座简图

1.2 解决办法

鉴于桁架支座位于下弦将会带来较大的问题,可以考虑将桁架支座设置于上弦位置,使支座位置与楼(屋)盖接近。这样,支座转动时,楼板受力较小,且水平力由楼板直接传递,使桁架实际支座条件及结构质心位置与计算相符。

如:厦门某五星级酒店宴会厅,高度18m,跨度31m,屋面上要求设置1m厚的种植土,屋面整体荷载较大,设计中采用钢桁架+现浇钢筋砼屋面,屋面与周边的框架结构楼板整体连接;桁架高度3m,桁架两端以铰接方式支承于柱顶。项目效果图如图2所示。

图2 效果图1

1.3 桁架的抗连续倒塌设计

桁架上下翼缘考虑现场拼装点设置于1/3跨度处,此处弦杆受力较小,抗连续倒塌设计时,仅考虑腹杆与弦杆焊缝失效的情况,参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12条规定,采用拆除构件法对桁架的抗倒塌性能进行计算分析,拆除原则为从受荷最大的腹杆开始,每次拆除一根,以该构型作为抗连续倒塌计算初始模型,进行逐次计算,控制主要受力杆件应力比小于1.0,不考虑风载、地震作用;不控制位移、位移比及结构动力参数等。

1.3.1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采用如下公式[1-2]:

S=A(SGK+∑ψqiSqik)

式中:SGK为永久荷载标准值;Sqik为竖向可变荷载 (包括楼面、屋面活荷载)标准值;Ψqi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 0.5;A为动力放大系数,当被拆除构件相连或位于 其正上方时,荷载动力放大系数取A>1.0,其他位置取A=1.0。

根据以上公式,该工程拆除后的结构荷载组合为1.0恒载+0.5活载,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活载组合系数取0.5,材料强度取标准值,考虑到展厅区为钢结构,构件延性较好,材料强度有一定储备,故动力系数取相对低值,取1.2,不考虑风荷载组合。

1.3.2计算数据分析

电算采用YJK进行构件内力分析,控制残余结构的构件应力比在强度允许值内。拆除顺序如图3所示,具体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图3 桁架腹杆拆除编号图

被拆除构件被拆除构件应力比拆除后结构构件最大应力比结论A0.310.95满足B0.320.92满足C0.190.92满足D0.190.90满足E0.090.90满足F0.080.89满足G0.080.89满足H0.060.88满足

由计算结果可见,在各自拆除这几根构件以后,柱构件均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富余,说明整体结构抗倒塌性能良好。

1.4 支座节点构造

考虑到该桁架为静定结构,支座不能采用拆除构件法进行验算,根据抗连续倒塌的精神,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设计:

(1)增加上弦悬臂段的强度,有限元分析后应力比不大于0.6;

(2)在下弦处增设一个备用支座,在上弦支座失效或接近失效时候,备用支座能承担所有的桁架荷载,增加结构安全度。

下支座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应不参与受力,以免桁架实际受力与计算不符,设计为滑动支座,同时增加相应的限位措施,下支座待桁架恒荷载加载完毕后再行锁定。支座构造如图4所示。

图4 支座构造图

上支座采用在柱顶埋设型钢抗剪键的方式,抗剪键与柱内型钢焊接。支座底板中心开孔用于型钢穿入,支座两侧设置调平螺栓,待安装完毕后,在柱脚内注浆,使抗剪键与支座整体作用于传递水平力。

下支座采用滑动支座,两侧设置挡板,防止大震滑移,下支座牛腿待恒载全部加载完成后再行锁定,如图5所示。

图5 支座大样图

通过以上设计,使桁架具有两道传力途径,支座满足二道防线设置,安全性得以明显提升。

2 案例二:桁架式天桥的抗连续倒塌设计

现代建筑中,两栋塔楼之间常设置天桥进行连接。天桥跨度一般均较大,常采用钢桁架结构,将两层天桥合并为一榀桁架,与建筑物之间采用一端铰接,一端滑动的支座型式。由于两栋建筑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位移量较大,天桥的滑动端变形缝宽度将达到难以接受程度,且天桥一旦出现支座失效或滑脱,将导致较大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天桥支座进行抗连续倒塌设计,并优化变形缝宽度。

如:云南某博物馆天桥,由两栋5层的建筑组成,在三层处设置一道天桥连接,天桥跨度17m,主结构采用钢桁架,桁架高度5m,一端铰接于主展馆,另一端设置滑动支座。项目效果图如图6所示。

其次,员工需要得到尊重,在工作中员工难免受到委屈,我们可以设立减压室,在减压室中设立投诉墙,用于员工们记录发泄情绪,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所写事情分析是员工的过错还是顾客的过错,如果是员工的过错要及时纠正,若是顾客的问题,可适当给员工一定物质奖励以安慰员工情绪。员工们也可以在投诉墙上提上自己的建议,若是合理的建议企业可予以采纳并适当奖励。

图6 项目效果图2

该工程由于桁架高度大,主要杆件应力比均较小,结构余量大,可不采用拆除构件法进行桁架的抗连续倒塌验算,本文仅对其支座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作论述。

经验算,两栋塔楼的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位移绝对值相加达350mm,若按此宽度设计变形缝,难以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根据抗震设计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总原则[3],对构件重要性进行甄别。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仅需考虑天桥不坠落,主要构件不被撞坏即可满足设防要求。根据这个思想在构造上采用以下两个措施:

(1)主桁架构件及支座适当外移,滑动端连接处在天桥上设置悬挑板,天桥与主体之间的抗震缝宽度取设防烈度下的计算位移量绝对值,并不小于100mm,保证平时工况下,天桥可正常使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天桥端部的悬挑板考虑被撞坏,从而留出伸缩空间,保证塔楼主体及天桥桁架主结构的安全。

(2)连廊下部于塔楼内伸出防坠落挑板,其外挑长度大于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绝对位移量,挑板两侧设置上反挡板,保证在最大位移或支座破坏情况下,天桥将搁置于防坠落挑板上,不致发生整体坠落,挡板也同时用于加强悬挑板强度。

3 案例三:台风区大悬挑结构的支座抗连续倒塌设计

大悬挑轻型屋面结构,如大型体育场的悬挑桁架,其支座竖向力较小,支座承载力余量也较大,对其进行抗连续倒塌设计无实质性意义。但我省位于台风多发区,每年均有不同数量的台风正面登陆,对于轻型屋面的大悬挑结构,一旦支座被拔起,结构将引起“反向”的连续倒塌现象,导致结构严重破坏,其支座的抗风负压能力值得引起重视。本文就该工程结构的“反向”抗连续倒塌设计进行阐述。

如:厦门某体育场,主看台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由东西两个看台屋面组成,东侧看台悬挑24m,内跨长度6m,西侧看台悬挑33m,内跨长度8m,屋盖采用倒三角形空间管桁架悬挑结构,主桁架间设置3道联系次桁架,用于加强其整体性。屋面系统为轻型压型钢板屋盖系统。两榀桁架间距离14m,最大一跨为21m。项目整体效果图如图7 所示。

图7 效果图3

设计中,采用拆除构件法对主桁架进行抗连续倒塌设计,考虑到风正压及风负压两种工况,对主要弦杆及腹杆进行逐一拆除验算,其方法及计算步骤与实例一类似,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仅论述其支座的抗连续倒塌设计思想。

3.1支座设计

设计中该支座内力按以下两种情况取大值进行:

(1)中考虑台风可能超越本地基本风压取值[4],支座上拔力设计值按厦门近年来最大风速度44m/s进行验算,换算基本风压取1.2kn/m2。

(2)考虑当地基本风压作用,拆除一个支座后,其余支座计算的上拔力值。两种情况经电算后其前支座在风负压作用下最大上拔力近4500kN,后支座在风正压力作用下最大上拔力近3500kN。

按常规方法设计时,支座一般采用成品抗拔支座或球形支座,现有的支座型式主要有球形抗拔支座及盆式抗拔支座两种。两种支座形式各有优缺点。球形抗拔支座构造简单,工艺成熟,但所能提供的抗拔力有限;盆式抗拔支座提供的抗拔力较大,但支座与柱脚节点分离,柱、支座及相连接构件间形成焊接串联关系,且几条主要焊缝为现场高空焊缝;焊缝可靠性较差。

该工程设计中,对支座节点进行专项设计研发,采用支座与桁架节点合并的方式,支座节点构件之间主要通过几何承插及相互咬合连接,节点内的焊缝起辅助连接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支座的安全度。同时,通过一系列构造型式,解决支座处节点的多杆相交碰撞问题。支座模型如图8所示,该支座研发成功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

图8 节点三维图

3.2 前支座与柱的连接构造

前支座下的柱为型钢混凝土柱,为保证抵抗较大的上拔力,下部混凝土柱中设置十字型钢,在支座范围内取消十字柱的腹板,以利于钢管柱脚安装;钢管柱脚底部设底板及螺栓,用于安装及调平。安装完成后,将十字柱翼缘与钢管柱脚间的腹板恢复,采用等强坡口焊接连接;安装完成后,对钢管柱脚内部采用压力注浆填实。支座连接构造如图9所示。

图9 前支座连接构造详图

前支座通过支座底部插入柱内型钢中,并与之焊接连接;在形成外包式柱脚的受力模式同时,又将柱脚与混凝土柱内的型钢焊接一体进行直接传力,大大增加柱脚的抗拔能力。

3.3 后支座与柱的连接构造

后支座连接的主体柱为钢管混凝土柱,其连接主要靠二者交接处的等强融透焊缝,理论上其具有等强连接能力,但考虑到该处为在吊装状态下的高空现场焊缝,考虑高空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可能将为该焊缝的可靠性带来一定不利的影响,对重要的连接节点进行两道防线设计,以保证在特殊的情况下该支座仍具有相当的承载力,为支座修复争取时间。

设计中,利用支座管中的十字加劲肋伸出作为锚固连接段。于十字加劲肋端部设置盲板,将其插入下部的钢管混凝土柱中,并在钢管混凝土柱的顶端设置一道环形板,支座钢管与钢管混凝土柱等直径进行等强融透焊。在该支座安装完成后,通过压力注浆,将钢管混凝土柱内的空间填实,使加劲肋与注浆体形成一个抗拔锚固段,作用于钢管混凝土顶端的环形板上。设计时,考虑其可以承受全部的拉力,这样可使该支座受拉方向有两道防线,保证结构安全。其连接构造如图10所示。

图10 后支座连接构造

该工程经受了2016年04号台风“莫兰蒂”的正面袭击,主构件及围护构件均完好无损,说明该工程的“反向”抗连续倒塌性能良好。

4 结语

在进行抗连续倒塌设计时,需对整体结构进行预判,选取最可能破坏的、且破坏时将可能导致结构产生严重后果的部位,对其进行合理的冗余度设计,并评估其失效后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然后对强度不足构件进行加强,以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要求。进行构件抗连续倒塌内力分析,残余结构构件的应力比应控制在强度允许值内。

在工程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节点设计,使结构受力与计算相符;同时融入了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理念,以较小的代价大幅增加结构安全度,实现小构造解决大问题的目的。

猜你喜欢

柱脚天桥桁架
桁架式吸泥机改造
埋入式钢结构柱脚安装的优化施工工艺
外露式柱脚的转动刚度及其对门式刚架设计的影响分析
摇摆结构体系框架柱脚BRSP耗能机制分析
摆臂式复合桁架机器人的开发
市政工程冬季施工桁架暖棚安装与耗热计算
柱脚可更换的地下结构抗震截断柱技术性能分析
Loader轴在双机桁架机械手上的应用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桥故事
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