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业遗产的旅游吸引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9-12-23柳楠王慧
柳 楠 王 慧
自18 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如同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文明时代遗留下的众多古代遗迹一样,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为文化注入了独特的血液,记载了工业文明发展的进程,逐渐在全世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也将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列为重点项目。
在保持工业遗产的原真性的条件下,进行活化利用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主要包括将工业遗产地变成博物馆、建造景观公园和综合开发利用三种经典模式。与国外就工业遗产开展的相关研究相比,国内在开展时间上相对落后,维护措施与系统等尚不健全,再加上经济基础建设时期对工业遗产的忽略与破坏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加深对工业遗产的理解,加大对工业遗产合理开发与保护的力度,努力追赶上其他国家的步伐。
铁西区是沈阳重要的工业遗产聚集地之一,受过去工业化的影响,铁西区中蕴涵着丰富的工业化建筑与设施,特别是在近几年沈阳的GDP 全国排名落后的严峻形势下,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在经济困难时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做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利用沈阳铁西工业遗产来发展工业旅游,具有极大的科学与实践意义。本文致力于针对沈阳工业遗产提出较为有效的旅游吸引力提升策略,挖掘其中的价值,以期对今后沈阳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有所助益。
一、工业遗产的界定与相关研究
(一)工业遗产的界定
2003 年通过的《下塔吉尔宪章》中,对工业遗产的概念有这样的表述:“如果是为工业活动的需要而建造的建筑与结构,包含其中的工艺与工具、城镇与景观以及其他物质表现与非物质表现,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包括车间、仓库、厂房等工业建筑物,加工提炼的工业场地,用于生产、运输、使用的场地,交通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建设,居住、教育以及其他与工业相关的活动场所。
我国对工业遗产的界定是在《下塔吉尔宪章》基础上的深化。2006 年通过的《无锡建议》中,除了以上的部分,又加入了工艺过程、数据记载、公司档案之类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看到,我国对工业遗产不仅关注物质部分,还关注非物质部分。
(二)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国外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与其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发展的联系。Calvin 和Max 以英国卡莱纳冯工业区景观为例,重点研究工业遗产的保护会对其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关于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Tracey 针对旅游开发可否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手段提出了质疑,也分析了它的优缺点;Andrew 等指出工业遗产旅游对工业城市的发展历程、营销效果及城市形象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采用两种路径。一是冯立、韩福文等从基础理论如工业遗产的内涵和外延、类别和价值等的探析,转为工业遗产应不应该保留,及其保留后再利用的方法的总结。二是以某一特定区域或某处的工业遗产为研究目标,如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进行中外对比或者进行更加具体的规划和设计,多半是综合各个角度进行研究。比如钟贤巍、王英等从城市规划和旅游开发结合的角度,雷霞、张希晨等从城市规划和建筑改造及景观设计结合的角度,对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对工业遗产进行维护以及重新利用等进行了研究。
由上可见,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其中大部分是从宏观环境的视角出发,而对微观主体的关注度较低。游客作为市场主体,是旅游产品的需求者和购买者,是旅游产品的直观体验者,从游客的角度来分析工业遗产的旅游吸引力,思考提升工业遗产旅游吸引力的策略,这种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的研究结果具有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更高,更有利于我们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
二、沈阳主要工业遗产赋存状况
沈阳被称为“共和国工业长子”,担负着新中国工业兴起之后的数百个“第一”,如第一个自动车床、第一个水轮发电机等,其工业遗产更是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标志,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变成新中国工业迅速发展的立体符号,突出了沈阳独具特色的工业文明。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沈阳市遴选183个单位编入全省工业遗产名录。据辽宁省工信委统计,目前辽宁已有工业博物馆、观光工厂、创意产业集聚区、工业遗址公园等工业旅游景区(点)44 家。对于沈阳市现有的工业遗产可以按照年代将之分为大致三类。一是自清末至民国时期,这一时间段的工业遗产多源自于沈阳地域内的老牌民族工业,聚集于大东区且分布较为集中,仅有较少部分零星散落于其他区。二是20世纪40 年代前后,这一时期国内正处于抗日阶段,其工业遗产多为日本侵略时所留,分布于铁西区。三是在1949 年以后,国家外部环境趋于和平,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迅速发展,对于工业化的建设亦提上日程,多分布于铁西区内。
目前,保存状态较好的要数大东区的沈阳市老龙口酒厂、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东三省兵工厂)、沈阳新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及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铁西区的东北制药厂、沈阳第四橡胶(厂)有限公司、沈阳汽车齿轮厂等。另外,沈阳的工业企业类型主要有军属、国有、集体、改制和个体五种企业属性。在对沈阳工业遗产的保护措施方面,多半是展览馆与博物馆改造模式,如蒸汽机陈列馆、铁西工人村生活馆、老龙口酒厂地区的酒文化博物馆、造币厂的陈列馆等都是典型代表。也有一些将工业设施和设备融入到工业景观的设计之中的做法,如沈阳万科新榆公馆小区等。
三、提升沈阳工业遗产旅游吸引力的对策
(一)创新旅游产业链,打造工业旅游全新路线
旅游产业链是一种存在于不同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关系,目的是满足游客的需求,进而获得自身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产品就是连接企业与游客的重要桥梁。由于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与不可取代性,久而久之,不同行业的产品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勾连的链状产业结构,游客在旅游中可以从不同的企业获得需要的服务或产品,企业亦可从中获得利益,实现共赢。然而,这就使得旅游经营商必须做到两方面的内容:对内加大对景区的投入和开发,改善景区的供给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和上层设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解决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等历史遗留问题;对外加强与旅行社、酒店等之间的联合,进而创新产业链,整合沈阳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分别在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各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形成“点、线、面”的结合,打造具有工业遗产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体验服务。
(二)开发特色商品,增加体验项目
进行市场调研,深刻了解游客的需求,寻找市场空白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多元化的特色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建立复合式、多重式的旅游产品结构,加快研发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结构,逐步扩大目标客户群,拓展市场规模,早日抢占市场。比如,将工人以前工作的纪录片刻成碟片进行出售,开发儿童和青少年们喜爱的操作工业器具等简易科技产品,举办现场工业器具竞猜和工业讲座等体验项目,使游客在观看和游乐时对工业遗产地产生兴趣和依赖,在为积累回头客打下良好基础的同时,也方便得到游客关于特色商品和体验服务的反馈与建议,以便加以改良,更加靠近市场的导向,增加收益。
(三)与学校联合,打造研学旅游基地
校企合作,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企业的反馈和要求,兼顾市场导向,有针对性地对人才进行培养,从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着手,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贴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无须花费大量时间寻找专业人才,节省了时间成本与教育的成本,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招工、用人方面的风险,有利于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与高校合作,将景区定期作为各大高校的实践基地,可以鼓励大学生作为志愿者进行讲解,体验职场生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社会实践,增加经济收入;也使景区的服务更加丰富和完善,将企业文化传递给教师和学生,逐步扩大合作伙伴和潜在客户群体的范围,完成了教育和实践积累的有机结合,使企业的技术与学校的教育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拓宽营销渠道,树立工业旅游品牌
完善旅游文化系统,调整营销策划思路,拓宽宣传推广渠道;提炼出景区独特的卖点,制作出既切合当地特色又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聘请本地籍贯的明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代言人,充分利用明星效应,达到良好的广告效果,打响提升知名度的第一枪;利用新媒体方式,与多家媒体协商合作,电视台、微信、微博等,广泛撒网,必要时借助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和产品推广;争取树立工业品牌,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知名度,让工业文化充溢整个沈阳。
(五)结合商业,建设工业步行街
鼓励中小企业在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地附近租店,开展相关商业活动,适当融合商业与工业文化的元素,遵循文化性和商业性并驾齐驱的原则,凸显地域的特色;在景观设计方面,从铺面、商业必需设施、景观饰物到公共设施等,打造与当地工业遗产相适宜的设计布局,形成工业遗产文化历史街区;定期举办节庆活动,提升旅游吸引力,招揽游客前来观赏与娱乐,推出具有工业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和服务,形成集“工业文化—休闲放松—商业活动”于一体的综合体,实现文化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三重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