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分制改革中应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2019-12-23钟守昌宋子振

关键词:学分制以生为本学业

钟守昌, 钟 鸣, 丁 玲, 宋子振

(1.江汉大学 教务处,湖北 武汉 430056;2.武汉理工大学 教务处,湖北 武汉 430070)

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2018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中提出,“完善学分制,推动健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学分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大趋势。当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但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因素,导致很多改革举措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因此,为理顺学分制教学改革思路,跨越改革发展障碍,我们有必要从根源上廓清学分制的理念根本,从改变教学理念和体制机制入手,做好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

一、“以生为本”是学分制的精神内核

为突破僵化、缺乏生机活力的传统大学教学方式,1810年威廉·洪堡在德国创立柏林大学,并倡导实行选修制。柏林大学一开始就树立了科学知识探求的根本使命,并以此为基础把自由确立为大学组织的基本原则,这一点不仅适用于教师,同时也适用于学生。在选修制下,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专业和课程,冲破了固有的统一课程设置模式。19世纪20年代,选修制引入美国,先后在弗吉尼亚大学、阿姆斯特学院、密执安大学、布朗大学等高校推行实施,最终于19世纪后期在哈佛大学发扬光大。对于学分制为什么会在美国首创并广泛推广,学界认为,除了源于自由选择引发的市场竞争以外,更重要的是美国当时浓厚的“学生本位”、“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在高校盛行[1]。到20世纪中期,随着教育民主化的不断发展,美国学者卡尔·罗杰斯正式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理念,引发了本科教育基本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系列变革,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开启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新纪元。

伴随着追求自由、解放等新文化思潮以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蔡元培于1918年在北京大学引入并推行选课制,随后,以蒋梦麟、胡适为代表的受过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熏陶的留美学者执掌北京大学,积极推行学分制。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也根据自身情况,纷纷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学分制。建国后,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专科人的思想指引下,国家全盘接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全面开展院校调整,设置各类专门化的单科院校,班级学年授课制由此取代了学分制。不可否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科人才+传统学年制,迅速培养了大批社会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活力不足、管理制度僵化等问题也日渐暴露。改革开放后,为松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满足交叉复合型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学分制再一次进入人们视线,并在部分高校先行试点。其后,1985年兴起的教育体制改革、90年代末期发起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等一系列改革浪潮,又将学分制改革实践继续向前推进,直至目前为止,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采用了学分计量的教学管理体制。

从学分制的历史发展演变中不难看出,发轫于选修制的学分制是建立在以学习自由为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在形式上表现为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或者学习进程的自由;其二,在教学关系上体现了由“教师为主体、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的转变;其三,在价值取向上,学生学习自由化和成才个性化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学分制要体现的,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成才;其四,在培养功能上,学分制从侧重单一模式培养管理衍生为“以生为本”,注重资源合理配置和人性化服务管理[2];其五,在作用发挥上,学分制增强了学校现代教育理念,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促进了学生培养多样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认识不足是制约学分制改革的根本性因素

学分制彰显的是“学习自由”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虽然纷纷开展学分制改革,实施选课制、导师制、绩点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等,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然而,大多数高校对学分制“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够,在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后勤保障等方面没有围绕是否有利于学生天性与特长、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也是学分制改革在我国“水土不服”,陷入了困境的根本性制约因素。

(一)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在推进学分制改革,但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管理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辅导员,大家或多或少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学年制思维,固守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没有从学年制“单一培养”、“教师主体”、“管理教育”等模式彻底转向“个性化培养”、“学生主体”和“服务引导”等模式上来[4],在高校学分制改革中还没有领悟学分制“以生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精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精神生命力、差异化发展在教育中的应有的地位。学生缺乏对学分制下自主学习、自主选课等的正确认识,仅局限于获取学分作为学习目的,不考虑自身个性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而趋易避难,导致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较小,学分制改革受到制约

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学籍管理等方面规定较多,限制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自主权缺失也使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制约学分制改革,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文理分科以及艺术、体育单独招生的高考制度造成入学后无法转入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只好抱着混学分的态度。虽然许多高校尝试了转专业、“按类招生、专业分流”等政策,但由于如成绩的限制、转专业比例低及文理间不能互转等苛刻条件的限制,造成学生受益面小。二是毕业时间的固化和就业政策的僵硬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每年毕业生信息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被规定在特定时间,极大限制了高校毕业工作的灵活性,没能体现学分制弹性学制的优越性。

(三)人才培养模式僵化,学生个性化发展不明显

学分制的精髓是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但高校在专业调整、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均滞后于学分制改革需求,制约着学生个性发展。无论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高校,无论是单科性、多科性高校,还是综合性高校,片面追求办学规模效应。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人才培养模式僵化,完全不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另外,社会调节机制缺乏,人才市场尚不完善,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才供需双方的客观情况,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难以建立良性对接,造成专业调整缺失,专业结构无法优化。甚至有部分高校往往为了教师“饭碗”,强制保留就业前景差的专业,招收服从调剂志愿的学生。在转专业的过程中,仅从办学效益出发,设置较多限制条件,甚至限制学生转专业的需求。

(四)教学资源欠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体现不充分

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需要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资源作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学分制提倡重视学生的多样化、差异化选择,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对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要求很高,不仅从资源总量上要求丰富充分,而且从资源结构上要求种类层次多样,特别是教师和课程等“软件”资源尤为重要。但多数高校开展学分制改革,往往比较重视教室、网络系统等“硬件”资源,忽视建设专业水平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内容丰富、新颖、实用课程,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配置。部分高校一个新专业的专任教师只有“七八条枪”,而且存在专业背景不合理,知识结构老化等现象。另外课程资源不够,适合专业培养需求、深受学生喜欢的优质课程更少,完全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五)导师制度不健全,学业指导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多数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社会适应能力较低、依赖性强。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学校“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自主能力差,自我认识不足,自主选择不负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分制的顺利推行。而导师制是解决学生选择问题的重要手段,但部分高校忽视导师制的建设,导师指导不够深入,导师考核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课程、专业选择和学业发展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学生往往不了解本专业和个人的培养方案,也不了解学籍管理、毕业要求、学位授予等核心的规章制度。然而由于学业指导和导师制的缺失,导致学生对培养方案具体的课程体系、课程修读要求及目的不明确,造成了学生选课很盲目,严重影响了选课制这一学分制核心的作用体现,学生很难通过科学合理的选课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六)学生管理工作滞后,服务学生不到位

如何在完全学年制下搞好学生管理工作,关键是突破传统观念,改革管理方式,树立“以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5]。绝大部分实施学分制改革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是只注重教育管理,忽视服务引导,强调学生管理的统一性,导致学生管理也是整齐划一,千人一面。对学生在构建专业知识结构、规划学业进程、设计个性发展学等方面把握不够,对学生休学创业、重修辅导、参与课外创新活动以及就业指导信息等事务管理方面,没有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另外,学生管理工作还是按照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下按专业和行政班级开展主题教育班会等课余活动,忽视了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造成课余活动与教学课堂冲突,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班级活动效果也差。

三、“以生为本”是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内生动力

完全学分制是在选课基础上通过有效协调配置学校各种教学资源、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强化“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了彻底消除上述制约学分制改革的消极因素,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宣传力度,改变传统落后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灵魂,是推动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先进的理念既能够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又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要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学习,充分理解学分制“以学生为中心”的本质内核和教育理念,围绕学分制改革,统一思想,统筹设计,系统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破除片面强调学校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旧观念,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国家社会用人及学生个人发展双重需要的教育价值观,确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广大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修读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扩展知识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学分制改革

“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同时又自我约束的制度”。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教改办〔2014〕2号)指出“支持高校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高校推进全面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在专业设置、学籍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对高校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进行鼓励和指导。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2018年山东省出台《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政府简政放权,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强调加快推进全面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扩大学分制收费试点范围。高校应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分制管理机制,特别是在专业设置和招生、学籍管理、人事考核与激励机制方面以更大自主权,满足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灵活制定学业进程,完成学业即可毕业,激励教师开设优质课程供学生选择,调整和淘汰与专业发展不适应、教学水平低的教师,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利。

(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个性化、多样性人才

在制定和修订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中,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基本要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点,制定较为宽泛和开放的培养计划。首先,除要求必修的少数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尽可能开设选修课程,明确学生达到最低毕业学分即可毕业,减少特殊的毕业限制条件。其次,设置大类专业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学生可在学习期内通选课程修读,满足一定的学分要求。最后,专业内尽量不要设置专业方向去捆绑学生必修特定几门课程,允许学生跨学科选课。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了学分制“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既强调了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满足了同一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培养社会所需多样化人才打下了基础[6]。

(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满足学生选课需要

学分制改革需要相对充足的教学资源,不仅包括教学设施(教室、仪器设备、实践基地等),更需要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适合学生修读的优质课程。首先,学校在引进或招录新教师时切实考虑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排除人为干扰因素,招录专业吻合度高,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避免引进或招录新教师没课上或开设专业培养不需要的课程,还照样逼着学生修读。其次,教师要回归本分,潜心教书育人。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学校要鼓励优秀教师多开课,开好课,加大课程建设投入,提供适合专业培养要求、受学生喜欢的大量优质课程。再次,通过引进优质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开展线上在线网络学习,线下辅导和考试,弥补学校及课程资源不足,扩展学生选课范围。最后,加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杜绝教师为了“工作量”开设一些既不实用、学生也不喜欢的课程,浪费学生时间。通过学分制选课率和学生评价、专家听课等机制,强化课程评价和教师教学考核,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促进优质课程建设。

(五)完善学业导师制机制,实施精准化学业预警

推行导师制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关键。实施学分制的高校根据学生需求,给本科学生配备专业课教师作为学业导师指导学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专业认识、学业规划等多方面的指导需求,以期使教学过程在既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轨道中顺利展开[7]。学校要健全导师制的运行模式,在导师的遴选与培训、学生评价与部门考核、奖励与约束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学业导师不是职称,而是一种职能。学校要发挥学业导师的专业和学术指导作用,学业导师在完成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实质性地参与学生管理,熟悉学生个性特征,了解学生学业状态,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专业解答和职业规划一系列活动中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

实施学业预警,凸显人性化服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实施学分制虽然是旨在有效协调学校资源、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多样化社会需要的个性化、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对没完成预定学业的学生要分别进行学业预警、学业警告和退学预警[8]。只有通过一定的预警制度,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压力,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加强学业预警精准化操作和人性化服务,对被学业预警的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简单发个通知或者警示单。教学秘书、学业导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彼此沟通,相互合作,精准服务。要采取措施,修正学业规划,除去困扰因素,改变不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六)改革学生管理工作,强调对学生的服务指导

完全学分制打破了学年制同一年级一致教学进程、同一专业单一培养模式、同一班级相同学习节奏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极大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没有统一程式的教育管理新体制,使教师“因材施教”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为了适应完全学分制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理念。

1.从以管理者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通常采取“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工作思路,强调教育管理,强调老师的权威。完全学分制下鼓励学生自主选修课程,自主选择修学进度和年限,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要仅仅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管理的对象,更要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心理需求,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理念,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指导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成长成才[9]。

2.从教育管理型转变为服务指导型。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将人的因素放在管理的首位,并认真研究学生个体差异,强化全天候、差异化为学生服务,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气质、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从“千人一面”培养转变为“因此施教”的培养。学分制条件下,要注重学生成长成才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家庭环境、性格特征、兴趣志向、专业选课以及修学年限的不同,做好直接、有形、针对性强的教育管理和指导,使人才培养从过去的整齐划一、千人一面向现在的个性化、复合性方向调整和发展。

四、结 语

人的思想因素是学分制改革成败的关键。高校深化学分制改革,固然需要相对充足的教学资源和一些基本条件,但更需要从领导到群众、从教师到管理人员、从学校到院系、从教学一线到后勤保障,深刻领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将这一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学分制改革各项工作之中。学分制是“形”,学分制“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神”,只有“形神”兼备,才能确保学分制改革顺利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自主、个性鲜明,极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学分制以生为本学业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业预警模型构建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