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分析
2019-12-23龙玉斌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兴义562400
□ 龙玉斌(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必须要面向市场办学,同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推动办学模式的转变与课程体系的创新。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都是中专学生升格而来的,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中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与改革相对薄弱,没有形成完善且健全的课程体系。因此,体育课程内容改革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重点内容。
1、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相比较高职院校中的其他课程来讲却较为落后,其中存在较多问题。
1.1、体育教育观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院校体育教育不仅需要传授学生们的体育能力,还素养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因为长期受到传统体育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的影响,体育课程体系还存在过于突出竞技运动的内容与教学,没有重视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等多项问题,导致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理念十分落后。
1.2、体育教育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属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类型,通常都是由中专或技术院校升级、合并而来的,其学生群体在年龄、体质、文化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与中专或技术院校不同,同时与高等院校也有所差异。因为起步相对较晚,当前还没有科学的指导性目标,诸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还在模仿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与定位都十分模糊,没有依照高职院校的性质与层次等实际情况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调整,另外,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及师资配置等方面与高等院校没有实质性区别,未能体现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独特性。
1.3、体育课程职业性倾向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主要是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目标,其与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相比较,即存在共性,又有较强的个性,个性主要表现的就是十分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岗位能力。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未全面摆脱传统体育教育理念的羁绊,强调竞技运动和体育技能训练,严重打击了学生们对体育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还会影响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另外,高职院校也没有依照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和专业差异以及职业岗位群特征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即为体育课程没有凸显出相应的职业特色。因此,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存在共性有余,个性不足,严重缺失职业的针对性。
1.4、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内容多元化方面研究较多,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如何避免课程内容简单重复、处理课程内容多少等问题上还存在较多分歧,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如果依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来讲,学生们的体育学习主要有篮球、足球、武术以及游泳等,但是在3年高职学习生涯中,想要让小学生全面学习与掌握这些内容较为困难。另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落后,还停留在以体育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学指导思想的支配,不愿创新体育内容,导致其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使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状态,进而影响体育教学效率。
2、高职体育课程内容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
2.1、体育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高职体育与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体育教学需要贴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在体育学习中,让学生们掌握和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同时让学生们进行良好的体育锻炼,这对学生们的终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职体育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会对其产生排斥感,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和感受到体育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在提升学生们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体育综合能力。
2.2、体育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和个性化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是培养中和型人才的主要环节,在过程中需要体育课程内容实现多元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原则,这样才可以满足学生们对体育学习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其认知与学习能力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设置体育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全面且综合考虑学生们的学习感受与体会,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在日常教学中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效地将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进行融合,塑造学生健全且完善的人格,另外,学生个性发展也是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2.3、体育课程设置需重视学生们的心理教育
健康标准既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针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来讲,其教学模式不仅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也健全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活动正在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这一阶段需要重视心理教育,这对培养学生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借助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集体荣誉等多项优秀品质。所以,将心理教育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高职天体浴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策
3.1、全面明确院校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在构建体育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借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然后对其进行完善。高职体育教学在课程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大纲需要从目标培养角度出发,体育教师在制定课时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增设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们能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体育课外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3.2、强化职业技能的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属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院校不仅需要创新以往传统的体育教材,还需要全面结合以往传统体育特色与体育专业特长,进而培养学生们的体育运动能力与锻炼方式,让学生们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脚步。另外,在选择基础课程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依照不同专业来设计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课程内容在编写的过程中,需要侧重于院校的职业性特点,构建出适合本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校本教材,以此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
3.3、全方位创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安排需要体现出连续性,选修课安排也需要重点突出其大众性与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实际体育教学中,还需要全面渗透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例如在普通体育课程中加入职业岗位的身体素质练习,同时,体育拓展项目训练还需要加入与学生未来职业有关的内容,以此来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还需要全面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将课内体育向着课外体育方向延伸,这种体育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还应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始终坚持以教师“教”与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还需要坚持两种主体教学模式的高效融合,以此来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将加强操作能力与终身体育进行融合,体育课程目标不仅要有一般性差别,最为重要的是需要体现出职业性的特征。
3.4、体现体育课程体系的个性特征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课程体系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体育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心理取向以及文化取向,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热情。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进而构建出个性特征十分明显的校园体育文化。高职体育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准确掌握教材内容,重视调动学生们的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科学引导其喜欢上体育活动。同时,体育教学还需要冲破以往单一的分班方式,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科学且合理地划分班级,进一步实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们的体育综合素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还需要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运用健康的训练方式开展体育教学,还需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3.5、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其一需要构建出科学的评价标准,对体育教师与学生两者进行分别制定;其二需要构建出合理的课程评价模式。评价需要重视学生的技能提升程度,还需要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与体育习惯养成等。让教学评价做到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融合、从单一评价向着多元评价方面转变等。通过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和内容,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时进一步让学生们获得更好的体育学习体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完善体育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需要打破以往传统且单一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起 “健康为首”、“终身体育”的观念,全面明确高职院校体育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强化素质教育,凸显体育课程体系的特色,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可以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