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优化策略研究
2019-12-23朱亚玲安徽新华学院通识教育部安徽合肥230088
□ 朱亚玲(安徽新华学院通识教育部 安徽 合肥 230088)
近年来,体育界对体育素养的研究持续发热,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现状和培养途径、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等方面,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强调了体育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但只限于理论方面的论述。对具体的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措施和方法提及的非常少。
1、体育素养的内涵
体育素养一般来说指的是体育方面的综合文化素质水平,或者说某个人在体育方面的综合修养。体育素养有先天遗传的成分,如一个人的先天身体素质条件等等,也有后期受教育以及环境影响所形成的体育能力、体育文化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意识等方面的素质与修养。
体育内在化的素养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体育精神方面,包括一个人的体育世界观、体育价值观、体育消费观等等。体育的外化素养包括直接的体育技能、体育知识等体育直接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体育技能练习、体育知识学习、体育培训等获得外化的体育素养。
体育教育教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把体育的外化素养转化为体育的内化素养。这也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核心功能。
2、大学生体育素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以及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共同影响之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学生体育素养不高,很多学生甚至还不能正确认识体育运动,有的学生总觉得体育锻炼是枯燥而又辛苦的,所以并不是很愿意去进行体育锻炼。
很多调查结果都表明,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综合体质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在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中,学生在耐力素质方面的表现更加让人担忧。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年,身体素质一般,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表明身体素质反而有所下降,达不到刚入校时的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的学者认为,这与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虽然高校的体育课比高中有所加强,但是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习惯性熬夜、饮食不规律等等不良习惯,对身体素质有更恶劣的影响,导致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或许是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3、合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教育的现状
在对合肥10所高校的走访和电话访谈中得知:除了三所大学开设了体育人文类的课程外,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还停留在只教授学生体育技能这个层面上,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体育人文层面真正的懂得体育、爱上体育及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在学校内应试教育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重视智育、轻视体育。智、体教育分离现象严重,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副科”思维造成大学生认知缺陷,没有养成锻炼习惯。依据素养发展“认知—技能—行为”过程,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3.1、体育认知不够
目前,很多的在校大学生对加强体育健康的意识淡薄,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随着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多数学生选择娱乐方式也有所改变,从选择体育运动,而转移到智能手机上。想让大多数的学生“走出网络,走出宿舍,走向网络”变成了一项艰巨而又难以完成的任务。造成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的原因有哪些呢?比如,从小养成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浅薄,户外运动锻炼偷工减料,体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很难形成体育习惯。
3.2、体质、健身技能不强
合肥市大多数大学生长期缺乏对体育运动的锻炼,可以造成大学生视力不合格、心律不齐、体重超标、血压高,更为严重的,出现颈椎病,腰椎病,还有其他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认知意识不够,对待积极体育锻炼的态度不端正,身体体质下降,加之没有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如何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改变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3.3、体育行为不足
体育教育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升自身的精神与品德,培养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当代大学生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掌握良好的运动体育技能、体能的发展是为最重要的。当代大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的习惯,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时间少、强度小,达不到锻炼身体的要求。同时,有个别的学生个性张扬,追求潮流时尚的体育运动,如游泳、滑轮、网球、体育扩展等,由于场地、器材等因素制约,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被限制了,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及时进行体育运动的锻炼。
4、合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的优化对策
4.1、个人层面
作为一名大学生、祖国的花朵,有责任、有义务响应国家的号召,从自身做起,积极的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培养正确对待体育的意识。同时,为了响应国家体育的号召,应该不断的克服自身的懒惰,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态度,在学校里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主动走出网吧、走向操场,在锻炼中不断提高自身体质与综合能力。
4.2、社团层面
与高中相比,大学更加开放,自由,独立,脱离了老师的束缚。而且在大学,有很多的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身体素质参加社团进而提升自己。既然社团有这样的优势,就应该扩大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体育社团有很多,如篮球社、足球社,就是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聚集在一起,第一,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度,第二,为这些人提供了课余生活平台,让学生更好的交流。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娱乐方式无非就是电脑游戏或者玩手机,久而久之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而体育社团不仅增加一个兴趣爱好,而且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4.3、学校层面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智能手机人手一部不再罕见,尤其是在大学,智能手机可以帮助大学生及时,迅速的了解信息,还可以通过报纸、广播、微博等属于自己的宣传媒介。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媒介,从中学习体育历史知识和体育锻炼小技巧,提高自身的文化涵养与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及时有效的安排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条件,培养学生体育素质,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充分的了解并发现学生的潜力。具体来说,体育老师的教学方式要改变,从以前的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还可以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学习。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要素是评价学生学科体育素质养的重要因素。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4.4、社会层面
充分的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或者各种渠道去了解和获得更多的体育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体育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从而让大学生在参加某项体育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需要。
所以,首先,学校应该借助网络媒体平台的作用,向大学生不断的传播体育信息,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体育运动能给自身带来的种种好处,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让自己在快乐中从事体育活动。其次,学校应该给学生制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体育大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体育文化,受到各种体育气息的熏陶。第三,要塑造体育名人的积极正面形象,加大体育名人的宣传力度,发挥他们的正面示范作用。
目前,我国的体育明星如姚明、刘翔、苏炳添等等为很多大学生熟知,很大大学生甚至把他们做为自己的偶像,以体育明星为榜样,这些体育明星的相关新闻动态也深深的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5、国家层面
国家要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文化扶贫,增强社会对体育文化的认知意识。首先要加大落后地区的体育文化建设投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环境,让落后地区的大学生能够接受到一定的体育文化影响。这就需要国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落后地区进行体育扶贫,实施体育惠民政策。安排体育专门人才去进行指导,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体育资金投入等等。其次,要努力提高大学生以及整个社会的体育认知水平,我们强调升学率,也要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要注重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的发展。
5、结语
目前,提高合肥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不是某一个机构所能够独立完成的,这需要社会、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各方面积极配合,形成一种合力才能够解决这一位问题,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体育素养的高质量大学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