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医学生素质教育新要求

2019-12-23挺,曲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医学生素质教育育人

张 挺,曲 巍

(锦州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辽宁 锦州 121000)

素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素质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必须不断完善创新,担负起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伴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不断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1]。

1 新时期开展素质教育的时代意义

早在1985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随后,“素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重点研究内容,贯穿于党和国家的教育大政方针之中,一直是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热点。在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内容,2016年的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1.1 时代的进步呼唤加强素质教育

十九大报告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丰富了高等医学教育理论体系,对完善医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大学生个人角度看,将能够使学生对自身素质培养方向、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有客观真实的认识,并在最佳的素质教育环境中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从医学院校的角度,有利于合理调配教育教学资源,做好保证高效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满足了素质教育科学化、现代化、效益化发展需要。从对社会贡献的角度,有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辅助解决医疗卫生服务中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素质教育满足于社会需求,课程体系建设更符合、适用于岗位需求,教育方式更灵活、契合于学生需求,切实提升素质教育精准供给能力,在更紧密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化解发展难题。

1.2 专业的发展要求加强素质教育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其建设与发展需要严格符合医学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发展逻辑。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特色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成为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趋势,高等医学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合理规划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的需求。面对新时期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传统医学生素质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新需求下的医学生素质教育需求,医学院校必须立足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在医学教育特点和新时期素质教育特色结合基础上开展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从医学专业发展角度看,能够促进医学专业素质教育内容不断拓展,教育方法不断创新,教育制度不断完善,教育效果不断提升。从医学生未来从业需求角度看,加强素质教育能够提升未来工作素养。

2 开展医学生素质教育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素质教育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每名受教育者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2]。开展新时期医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尊重学生发展和教育规律,紧抓医教协同发展医学教育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发展实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医学生、如何培养医学生的问题。实现教育目标:第一,教育内容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提升素质”为主转变,并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科学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相结合;实现教育模式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第二,逐步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着力点的第一课堂教书育人、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第三课堂校园文化育人的“三位一体”素质教育模式。第三,逐步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健全、保障体系完善的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新时期医学生素质教育设计原则

实施素质教育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深化和丰富的过程,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立德树人,必须在指导思想上真正把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必须在办学实践中,实现从教育观念、内涵到模式的转变;必须在培养格局上,形成德智体美相互融合的局面[3]。以此为基础,新时期医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需按照以下原则设计开展。

3.1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实施素质教育要立足学生发展实际,针对学生成长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满足学生素质发展需要为导向,建立符合大学生素质提升需要、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素质教育工作。

3.2 坚持战略管理的原则

高校要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战略之中,对素质教育各个环节开展科学谋划、统筹布局,建立长效机制,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统筹安排教育教学和管理资源,实施战略管理。

3.3 坚持协同育人的原则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等教育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实施素质教育要以一种整体的、全盘的方式开展工作,强调各项教育活动安排都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学校内部各个部门更要在学校整体统筹下,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协同育人。

4 着眼大学生核心素养,强化素质教育

针对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需求,结合思想政治、心理、体育、文化艺术、就业与创业等学科的实践教育优势,重点加强4个方面教育。

4.1 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途径,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多渠道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各个方面。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师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社会实践各个环节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功能。

4.2 强化身心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完善体育考核与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觉参加体育课程学习和课外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积极探索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规律,建立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锻炼方法和习惯。

心理教育要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为宗旨,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引导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内容的宣传普及;切实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排查机制;构建和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的双线三级预防体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探索规律和差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工作体系。

4.3 强化文化艺术教育,增强学生人文底蕴

通过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高雅艺术赏析、审美体验、文学艺术创作等活动,加强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要加强教师对学生文化艺术社团的指导,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训,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项目竞赛,选拔培训文艺骨干,定期举办校内文化艺术专场展演或展览等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提升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水平。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各级各类文艺展演与竞赛活动,提升我校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水平。

4.4 强化职业与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以就业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作课为主导,以就业创业讲堂为牵动,以职业创业大赛为拓展,以个性化的就业创业指导为辅助,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充分利用微信、网站、微博、论坛等信息传播载体,占领网络创新创业教育阵地。加强创业导师的培养和培训,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逐步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建构科学的教育工作体系。

猜你喜欢

医学生素质教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