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南戏优秀遗产 弘扬南戏当代价值
2019-12-23俞为民
俞为民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绚丽多彩的艺术形式,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积淀了丰厚的文学遗产与艺术遗产,这些遗产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民族兴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文化的发展是生生不息的,就像一条流淌的河流,从“过去”流到了“今天”,还将流向“未来”,不断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因此,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戏曲也将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这条“大河”继续前行,显示传统戏曲的当代价值,而南戏作为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也同样需要传承。传承其优秀的遗产,弘扬其当代的价值。
本期专栏是自温州大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戏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建立以来的第一期专栏,传承包括南戏在内的浙江传统戏曲是“中心”研究工作的重点,因此,我们将有关南戏的流传和传承问题作为本期专栏的主题,所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南戏的流传和传承作了研究,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南戏文本的传播研究;二是对南戏在域外的传播的研究。
南戏文本的传播分为案头传播和舞台传播,舞台传播形式不同于案头读本的传播形式,舞台传播不仅有着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且其受众也十分广泛,民间艺人为适应舞台演出的需要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观众的观赏要求,必须对原作的剧本形式加以改动,因此,南戏剧本的舞台传播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王良成的《“一本一稿”的〈琵琶记〉及其版本成因》一文,对《琵琶记》在流传过程中所出现的“几于一本一稿”的现象作了考论。明清时期产生了众多的《琵琶记》刊本,这些刊本内容上多有差异,“几于一本一稿”,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是由于各家书坊采用不同的演出本作为底本来刊刻,在内容上便出现了“几于一本一稿”的现象,故藉此可以窥见《琵琶记》在舞台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衍变。
笔者的《南戏剧本的舞台传播形态》一文,对南戏剧本的舞台传播形态作了探讨,总结了南戏舞台演出本的不同形态,分别对全本、删节本、折子戏等多种南戏剧本的舞台传播形态的特征作了论述,指出了这些不同的舞台演出本产生的原因。
晚清随着花部的繁兴,南戏也进入到了各种新兴的地方戏中,南戏的许多剧目被地方戏改编后继续在舞台上流传。包建强的《南戏留存剧目检讨》一文,总结了留存于各地方戏中的南戏剧目在剧本形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所呈现的特征。
戏曲进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措施,温州大学地处南戏发源地,南戏是温州大学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屠霁霞、程婧的《影响“南戏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及建议》一文对南戏在温州大学的传承作了专题研究,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对影响南戏在温州大学的传承的一些主要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具体的调查,指出了当前南戏在温州大学传承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南戏在温州大学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这对于推进戏曲进高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对南戏在域外传播的研究,在上两期的专栏中,已刊发了石峻山、张秋林、张真、林施望等的论文,在学术界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期又刊发了张秋林的《晚清时期南戏〈琵琶记〉多形态西传与译介研究》一文,该文对18世纪末西方汉学家对《琵琶记》的翻译作了专题研究,选取了诗歌、小说、戏剧三种不同形态的译作,通过与《琵琶记》原作中相应的曲文的对比,总结了各译作的特色,指出了译作所存在的缺陷,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该文选题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