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方法探讨

2019-12-23周新宇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医学类职业倦怠医生

周新宇,刘 莹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首次提出,是指个体在工作压力下出现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我国学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高工作压力下,工作态度、工作热情、自我发展、与人相处等方面出现的结构性偏差。有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师是塑造人、培养人、帮助人的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应激情境,职业倦怠在教师当中发生的比例不低。临床教师具有医生和教师双重身份,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新浪网招聘频道、中国青年报等国内众多知名媒体启动了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1]。调查显示,工作倦怠在医疗和教育行业尤为突出,医疗和教育行业有工作倦怠者分别占37.21%和50.34%。采取何种措施消除临床教师职业倦怠,进而提升其教学水平、保障教学工作平稳进行,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1 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临床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包括情感衰竭、非人性化以及低成就感。出现职业倦怠的临床教师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冷漠悲观,常常由于工作原因无法冷静处理个人情绪上的问题;对待学生的态度常常是消极、否定的,对待工作当中的问题和困难则多会采取回避的办法;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倾向逐渐降低,对工作失去热情,心灰意冷并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比如,临床教师缺少教学积极性与压力,他们常常敷衍了事、不负责任,对学生采取放羊式管理。长此以往,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对待医疗工作也不能完全投入其中,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科室教研工作的开展。

2 临床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2.1 个人心理压力

临床教师具有临床医生和教师双重身份,工作重心是医院的诊疗工作。由于临床工作繁重,临床教师常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教学,进而影响教学质量,这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极为不利。同时,临床教师还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这使得工作负荷进一步增加,同样会对教学工作造成影响。此外,医疗工作具有高风险性,加之当前医患关系紧张,临床教师经常需要面对不理性的患者或家属,也会产生较大心理压力[2]。

2.2 医院制度及激励政策不完善

附属医院的发展基本是“医、教、研”三位一体模式,教学工作是三大任务之一,应当得到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医院工作重点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或政策[3]。但大多数医院注重医疗、科研,教学能力相对薄弱。

附属医院教学任务重、激励政策不到位,临床医生较大的职业压力以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都会使临床教师对教学工作产生消极情绪。根据赫茨伯格的理论,临床教师对职称晋升、授衔、嘉奖或物质报酬和福利待遇等不满意以及在调动临床教师积极性方面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都会导致临床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4],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也就难以形成。

2.3 医学类院校招生规模扩大

近年来,全国高校普遍扩招,其中也包括医学类院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意味着临床教师的工作量随之增加,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更加突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以见习课为例,传统的床边见习是临床教师带领学生在病房学习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进行问诊等实践教学;而今医生和患者有时要面对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学生往往没有机会与患者接触,临床技能与职业素养也就得不到提升,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临床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备课、带领学生观摩学习,却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也对其教学态度产生影响。

2.4 社会因素

随着人们对健康服务要求的提高,加之医疗卫生改革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临床医生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与环境压力。当下恶劣的医疗环境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的偏移,也使得临床医生工作压力剧增。付出多、要求高,却难以获得尊重和认可,使大部分医生出现消极情绪。临床工作之余,医生还要照顾家庭,而教学工作又要占据医生的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往往令其不堪重负。

3 临床教师职业倦怠应对措施

3.1 医院建立高效管理机制,改进激励政策

首先,医学类院校附属医院应当建立教学管理网络,医院领导重视教学工作并将其列为医院工作重点。采取三级教学管理模式,即院长及分管院长全面领导下的科教科全面负责教学管理工作,每个教研室再成立以临床科室为单位的教学小组。附属医院教学工作的三级管理制度可以使工作明确传达并有效实施,减轻临床教师工作压力。

其次,医院实行长效管理机制,从实际出发,实施有效的激励和奖惩机制,不仅可以保障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增加临床教师教学积极性。医学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每年从临床教师当中评选“优秀教师”“十佳教师”,并对获奖者给予一定奖励,以激励临床教师积极参与教学,使临床教师的价值得到肯定,使其感到被尊重,产生成就感,进而减少由于过多工作和过高压力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和倦怠心理。

3.2 树立正确教学观念,组建结构合理的临床教师队伍

教学医院多是医学类院校的附属医院,该属性决定了教学医院必须肩负培养医学人才的责任[4]。临床教师作为其中最基础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更应当深刻理解教学工作的地位,协调“医、教、研”的关系,促进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引进成为医院关注的问题。医院引进人才不应当仅用于提升医疗和科研水平,同时也要为临床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临床教师队伍不仅要依靠医院经验丰厚的“泰斗”和“前辈”,而且要以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为核心,通过悉心教导、分享经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临床教师。这样既可以减轻老一辈临床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可以增加年轻临床教师的教学经验。

3.3 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对于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我国乃至世界都有较高要求。1988年,《爱丁堡宣言》提出“培训临床医生使他们成为教育家而不仅仅是科学内容上的专家”的倡议;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提出培养五星级医生的目标,即“卫生保健提供者、临床治疗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2001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提出,“医学院校必须有包含教师培训和发展以及表彰的员工政策”;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也明确提出,“必须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保证教师的培养、考核和交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附属医院应该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与之相匹配的师资培训规划[5]。

目前,绝大多数临床医生从医学类院校毕业后进入医院从事医疗及相关工作,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教学技能培训。因此,对于新入职的临床医生,应鼓励其参加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通过正规、系统的培训,使临床医生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方法与技能,提升专业水平,通过教师发展培训提高临床医生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感以及教学水平。

3.4 转变临床教师观念,增强个人心理调适能力

教师职业倦怠与幸福感呈负相关,因此,临床教师要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当教师意识到自身处于负性情绪中时,可进行主观调适,消除这种倾向,从而形成正向的工作动力[6]。临床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当发现自己存在职业倦怠时,要勇敢面对、分析压力来源以及主动寻求帮助。

首先,对工作保持积极的态度和适度的期望。对工作保持切合实际的想法和平常心,积极辩证地看待自身优缺点,客观评价。不回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积极的心态采取各种途径解决。

其次,确立符合个人实际、有弹性的工作目标,制订工作计划,做好时间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在日常工作中,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有助于保持愉快心情、提升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临床教师应当学会自我调适,注意饮食营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以应对繁重的工作。多与家人亲朋沟通,获得后者在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同样可以有效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7]。

4 结语

消除职业倦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改善临床教师心理状况需要医院、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只有从全局考虑,才能有效维护临床教师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建立一支强大的临床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医学类职业倦怠医生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最美医生
医疗体育功能在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析
——以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试析广州星河湾酒店实习员工职业倦怠成因和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