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素质拓展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
2019-12-23
在布尔迪厄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素质拓展培养,就是增加文化资本累积的过程,从文化资本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为当下学生素质拓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角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素质拓展培养中,呈现出资本积累相对薄弱态势:“身体化”文化资本方面认识不足。“客观化”文化资本方面有效供给不够,“制度化”文化资本方面认证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素质拓展培养路径需要从以上三种形态的文化资本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探索。
“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受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等思想影响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其在文化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场域—惯习—资本”理论模型。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被应用于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等领域。在布尔迪厄看来,“场域是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场域”,个体所处的位置由其所占有的“资本”决定。每个个体的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基本类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加个体的文化资本累积。
丁小强等人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与素质教育内涵的发展》中指出,学生素质拓展培养就是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指引下,全面分析高校学生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搭建“主修课堂”之外的育人平台,形成学生“私人订制”培养方案的育人实践探索。学生素质拓展培养将传统的教学过程与课外实践等紧密结合、相互关联、协同配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切实提升学生文化资本累积。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素质拓展培养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5000多年中华历史长河中孕育、发展、实践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积淀,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是评判是非曲折的价值标准,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
(一)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高校做出了不懈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归纳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这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史不可磨灭的颜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三省吾身”“见贤思齐”,不断提升个人素质,激发奋斗活力,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创新性转化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落实和遵循,就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问题切实回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
“逆全球化”“单边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的不断兴起,对长期和平稳定发展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在国际社会这个巨大的“场域”中,各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形成了激烈竞争,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一超多强”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了挑战。越靠近“场域”的中心,就越能掌握规则,在“场域”竞争中占据优势。随着中国逐渐走向国际政治经济“场域”的中央,势必对原有的规则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国际规则中势必要加入中国元素,拥有“中国方案”,这就意味着需要新的话语体系。中国的发展,需要发出“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世界各国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只有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才能真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素质拓展培养的重要资源
学生素质拓展培养就是以活动形式实现课外培养与课内培养相互促进,以项目形式实现学术实践与学科交叉的全面覆盖,以课程形式实现知识学习与素质发展的有效协同。其实质就是将“第二课堂”从高校整体的育人格局出发,构建学生成长成才平台。对于学生素质拓展的设计,是基于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同时配合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拓展的内容涵盖主题教育、学术活动、身心健康、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社团经历十个模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5000年来优秀的历史传统、各类民间艺术及古典学术资源,是素质拓展培养的不竭源泉,是主题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素材,通过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提取、转化,能够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素质拓展的困境
“文化资本”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教育效果最直观的体现,在布尔迪厄看来,文化资本可以分为“身体化、客观化、制度化”三种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重视,高校在主干课程尤其是素质拓展培养中开展了广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是从教育效果上来看,依旧存在很多不足。
(一)“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欠缺:认识不足
“身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指的就是凝结在个体上持久性的性情、气质、技能、修养等等。王萌在《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及对策》中表示,“身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主要来自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涵养。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东方农业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终在“五四”运动中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大批判。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严峻的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国家迫切希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实现工业化,在文化建设方面出现一些失误,传统文化遭到了全盘否定。改革开放以后,这一错误思想虽然得到纠正,但是在国门开放的同时,大量西方思想涌入,加上长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导致了家庭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位。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90后”“00后”大学生,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在素质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供给不足甚至缺位现象,导致大学生“先天不足”,可将其称为“原生文化资本”薄弱。
“原生文化资本”薄弱的同时,也塑造了大学生在家庭、学校中的“惯习”。布尔迪厄认为,“惯习”是一种被社会化的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性情系统,它是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在人的身体积淀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期缺位,尤其是对大量西方模式思想的学习,导致大学生在学校场域中形成了对传统文化忽视的习性,对其价值重视不够,传承学习能力也同样不足。同时,整个社会深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对实际生存需要考虑的更多。在“就业优先”的思潮下,在学校场域中的抉择不自觉地就会受到影响,传统文化的学习从就业来看没有直接的作用。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就会基于这种“有用性”出发,对于偏离实际工作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客观化”文化资本欠缺:有效供给不足
在布尔迪厄看来,“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就是“在物质和信息中被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如文学、绘画、纪念碑、器械等,在物质性方面是可以传承的”。换而言之,就是文化产品。尽管大学生已经成年,但是大部分大学生缺乏经济独立性,文化消费占比不高,导致其本身拥有的文化产品不多。同时,原生文化资本累积不足,在开展文化消费时,普遍存在消费选择能力欠缺的问题。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其客观形态可以视为用于实践教学的设施以及具体的活动设计,等等。尽管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愈发重视,通过课程设置、培养方案设定、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如山东大学就明确要求学生修读“国学”类通识核心课程,但是总体上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态势,仍存在课程建设层次不齐,部分课程缺少配套教材,对于基础性知识研读重视不足,课程考核采用单一的论文形式等问题,导致学生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学生素质拓展建设方面,首先是活动供给过剩。大量“国学社”“汉服社”等学生社团组织出现,“诗词大会”“成语大会”“国学盛典”等各类竞赛层出不穷,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社团组织、比赛活动对于大部分学生带动性不足;学生社团、相关竞赛与学校业务教师、课堂教学互动不足,与学生日常学习不够接近;大量活动有开头、缺结尾,过剩的竞赛活动无形中也打击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有效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基础性、系统性课外探索实践不足,忽视基础性建设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内容丰富,在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传承过程中,研读经典原典,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教育效果。同时,学生素质拓展缺乏培养体系,各项教育脱节严重,导致活动教育合力效果减弱。
(三)“制度化”文化资本欠缺:过程认证不足
在布尔迪厄看来,文化资本的“制度化形态”就是一种通过社会制度认可而形成的资本,如学历文凭、职称以及各种证书等,这种制度化形式使文化资本的获得和承认具有了合法性和标准性。但是,在主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拥有学校、社会所认可的学分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证,而在素质拓展培养过程中,对于绝大部分学生参与的学术讲座等基础性学习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竞赛等,缺少学校专门的认证标准,在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不能直接发挥出学生的优势,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拓展培养路径
(一)“身体化”文化资本积累:氛围营造
“身体化”文化资本累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在于大量时间、精力、财力等的投入。针对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惯习,在高校教育新的“场域”中,要进一步强化氛围营造,改变学生习性,激发学生能动性。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力度,如建设传统文化体验基地等专门性传统文化教育、展示型场所,利用学校墙体、教室等物理空间通过装饰等方式形成文化空间。其次,要凝聚共识,解决“中梗阻”,破解落实不到位问题,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共识,要在高校内部通过讲座研讨等多种形式推进师生对中华优秀文化重要意义的认识,选树一批典型,形成思想引领,转变学生观念。最后,加强调研,切实了解学生需求,了解学生心理,围绕学生需求,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尤其是对新媒体等阵地的管理,让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日常生活,通过环境塑造,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认识,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
(二)“客观性”文化资本积累:改善供给
推进学生“客观性”文化资本积累,是素质拓展培养的关键。第一,要强化顶层设计,打破素质拓展培养的零散格局。站在全校育人的高度,通过成立工作小组等方式,集中学校优势资源,形成素质拓展培养体系,建立素质拓展项目平台,明确素质拓展培养活动清单,让每一名学生能够清晰了解学校提供的资源。第二,分层分类,针对性开展。从横向上来看,每一级学生的原生文化资本积累程度不一,一部分学生在家庭教育以及早期的素质教育阶段就拥有了较为良好的文化积淀,后期教育更多的是提升,一部分学生先天累积不足,需要补足短板;从纵向上看,通过素质拓展培养的开展,各年级之间的文化资本累积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差别对待。素质拓展培养活动设计要实现“基础性与提升性”兼顾,正视学生基础差异、需求差异,形成层级性提升方案,如开设读书会以提升学生基础涵养,设立学生讲坛实现朋辈提升,推行科研立项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等。第三,强化考核,提升质量。重视对教育活动的考核,尤其是对社团指教教师等的考核,以考核激励等方式切实提高活动的质量,让学生有所收获。第四,实现一二课堂融合,将拓展培养的内容融入到学生专业培养中,明确学生在具体培养过程中的实践等要求。将学生个人兴趣与学校发展目标、社会需求相结合,提升育人效果;将“增量与提质”相结合,切实破解供给问题,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
(三)“制度化”文化资本积累:第二课堂成绩单探索
明确育人管理从“结果”导向转向“经历”导向。学生的课程成绩单是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学习情况的考核认证结果,目前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习情况,仍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结果呈现。作为学校育人的重要部分,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可以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形成过程记录,从而形成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学生可以在现有模块范围内自由选取最突出的部分予以显示,并由学校职能部门予以认证。通过这种相对权威的认证,提升学生参与素质拓展的社会认可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拓展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充分挖掘文化基因,进行创新性转化,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培育过程,深化改革,提升质量,才能真正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素质拓展培养,提升学生文化资本累积,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