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风向标

2019-12-23

卫星与网络 2019年7期
关键词:北斗空间站月球

面向国内!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申报开始

2022年前后,中国空间站将完成建造,支持开展大规模多学科的空间科学研究、技术验证和空间应用。为进一步发挥空间站“国家级太空实验室”的引领作用,4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周建平总设计师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征集公告》,正式启动了面向国内的公开征集工作,号召社会各界踊跃报名参加。目前,中国空间站已面向国内公开征集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登录载人航天工程网空间站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申报系统(http://www.cmse.gov.cn)即可进入申报系统。此次空间站实验项目申报对数量几乎没有限制,国内科研人员均可参与申报。项目申请人报送日期为2019年7月1日至8月31日16时止。

2020中国将首探火星探测生命信息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近日对媒体表示,中国将于2020年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目前火星车已经做好。欧阳自远称,火星探测的首要科学问题是期望在探测火星生命活动信息上有所突破;其二是为火星本体科学积累资料;其三是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其总目标是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

第四届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会议开幕

7月22日上午,为期3天的第四届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会议(LDSE)在珠海开幕。该会议是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联合承办的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会议以月球科学和行星科学的前沿、月球与深空探测技术及有效载荷新技术、未来月球与深空探测的科学愿景为主题,旨在通过广泛交流研讨国际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的最新进展和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推进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在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并成为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会议组委会共收到中外科学家提交的270余份学术报告。报告涉及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

①中国、欧空局和俄罗斯三个国家和机构未来月球与深空探测规划;

②有关月球探测与研究的报告,包括嫦娥四号的研究进展、月球的遥感探测与研究、月球形貌与构造的研究、月球撞击坑的研究、月球表面和空间环境的研究、月球水/挥发组分的研究、月球模拟样品研制与实验研究、月球样品的研究等8个方面的专题报告;

③有关行星探测与研究的报告,包括火星上的水、矿物学、岩石学、形貌与构造学、大气环境、电离层、科学有效载荷技术、从月球到火星的探测技术等8个方面的研究专题;

④有关其它天体和星际空间探测与研究的报告,包括小行星探测与研究、小行星样品、陨石样品的研究、木星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土星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外行星的观测与研究、外太阳系的观测与研究、相关的探测技术等8个方面的研究专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规范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固定业务Ka频段设置使用动中通地球站相关事宜的通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规范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固定业务Ka频段设置使用动中通地球站相关事宜的通知》(工信部无〔2019〕120号,下称《Ka动中通通知》),明确在Ka频段设置、使用动中通地球站的管理政策及技术要求。《Ka动中通通知》的发布,适应了当前宽带通信卫星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指导动中通地球站设置使用人合理、有效地制定频率使用方案,规范引导设备厂商依规、有序地研制、生产动中通地球站终端设备,从而有效促进宽带卫星通信的广泛应用。

海阳打造我国首个海上发射母港项目计划年内启动

近日,烟台市政府、航天一院、中集集团三方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今后三方深入开展各领域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东方航天港”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据了解,“中国东方航天港”项目计划年内启动实施,依托烟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发挥航天、海工等工业制造基础雄厚的独特优势,打造以航天海上发射母港、火箭研发制造中心、卫星载荷研发制造中心、海上发射平台研发制造中心和卫星数据应用开发中心等“一港四中心”为主要内容,辐射带动智能制造装备、物流装备、能源装备、航天新材料、航天旅游等相关产业的“中国东方航天港”。

交通运输部:加快5G和北斗应用航运领域

航运是全球贸易的载体,全球贸易总量中近90%由海运承担,每年航运市场运费规模高达数千亿美元。7月11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中国航海日论坛上表示,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各国经贸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先行引领。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在航运业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新形势下,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刘小明指出,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要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推进人工智能、5G、北斗导航等高新技术在航运领域创新应用,大力推进智能航运发展,不断提升航运要素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交通运输部支持航运电商、跨境电商等“互联网+”服务模式创新。

刘小明表示,交通运输部还将统筹港航协同发展,发挥骨干港口企业的龙头作用,合作建设完善专业化码头服务网络。鼓励港航企业深化与资源、能源、物流等上下游企业的合资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圈。加强港口规划与城市、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的规划有效衔接。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交通运输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持续降低口岸进出口合规成本。

科创板鸣锣开市,首批25家公司正式上市交易

7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上市仪式鸣锣开市。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科技成色很足。25家上市公司都是先进制造业企业。从行业分布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企业13家,新材料产业5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5家,生物产业2家。25家上市公司2018年研发投入金额在营收中平均占比11.3%,远高于A股其他板块。其中15家企业去年研发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7家去年研发投入超过亿元,中国通号研发投入高达13.8亿元。

关于征集2019-2020年度北斗专项标准项目的通知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7月1日发布“关于征集2019-2020年度北斗专项标准项目的通知”的通知。通知指出,申报的北斗专项标准项目应以《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1.0版)》为主要依据,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和成熟度,能够协调和规范北斗卫星导航领域技术活动,为北斗系统工程建设、稳定运行、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次申报要求各单位应充分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确保标准项目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标准项目申报材料包括:《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论证报告》、标准草案、《2019-2020年度北斗专项标准申报项目汇总表》。,申请截至2019年7月20日。

9项航天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正式下达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7月12日印发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9〕22号),本批计划共计513项,其中包括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星箭接口要求文件》等9项航天领域国家标准计划。

猜你喜欢

北斗空间站月球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到中国空间站里上课!
到月球上“飙车”
北斗时钟盘
自制空间站模型
陪我去月球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空间站日记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