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度盘点

2019-12-23

卫星与网络 2019年7期
关键词:航天卫星

中星18号卫星完成整星紧缩场测试,拟下半年发射

近日,经过连续奋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顺利完成中星18号卫星的整星紧缩场测试。此次试验充分验证了卫星有效载荷的性能与可靠性,为整星出厂奠定了坚实基础,中星18号卫星预计今年发射。未来,中星18号卫星将与中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中星16号一起,实现Ka频段全国覆盖,有效推动中国国内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应用,为全国广大地区提供宽带网络接入能力。

我国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拟明年首发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我国目前正在发展的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预计于明年完成首发星飞行任务。这颗卫星返回能力可以上升到500-600公斤,在轨实验能力、数据服务、供电、留轨时间长短等都在向高性能方向发展。据了解,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在未来10年将根据实验任务情况组织10-15次飞行任务,满足国内外各方用户空间实验需求。该卫星还将在微重力水平、返回过程支持复用低冲击、在轨环境保障、温度、指令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

天宫二号7月19日择机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

根据计划安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试验,顺利于北京时间7月19日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总长10.4米,起飞重量约8.6吨,具有与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重要功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入轨,设计在轨寿命2年,已在轨飞行超过1000天。

首批海洋观测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6月28日,自然资源部在北京举行海洋一号C卫星及海洋二号B卫星在轨交付仪式。这标志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立项批准的首批海洋观测业务卫星实现业务化运行,也代表着目前我国民用遥感海洋观测卫星发展的最高水平。相关部门和单位签署了卫星在轨交付证书和长期运行管理协议。

双曲线一号遥一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7月25日13时0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发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将气球卫星和BP-1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民营公司北京星际荣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制,是一种采用垂直热发射方式的四级小型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箭体最大直径1.4米,全长约20.8米,起飞重量约31吨,500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260公斤。此次发射的气球卫星和BP-1B卫星分别由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学研制,入轨后将开展一系列技术验证。

一句话新闻

中国稳居世界政府航天投资排行榜第二

7月25日,知名航天咨询公司——欧洲咨询(Euroconsult)发布了《政府航天计划:基准、剖面与2028预测》,对2018年之前的政府航天投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十年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该报告囊括了86个国家的各种政府航天项目,主要结论如下:

1、各国政府航天投资额前五排名如下: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日本。其中,中国稳居第二。

2、2018年各主要国家政府航天投资额如下:

(1)美国:409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58%,远超其他国家,是名副其实的一霸。二十一世纪早期美国的份额更是高达75%。

(2)中国:58.3亿美元,商业化和国际化趋势在增强。

(3)俄罗斯:41.7亿美元,在2013年的基础上有所下降。2013年是其政府投资的顶峰。

(4)法国:31.6亿美元,是欧洲国家中投入最多的。

(5)日本:30.6亿美元。

(6)德国:21.51亿美元。

(7)欧盟:21.15亿美元。

(8)印度:14.9亿美元。

(9)意大利:11.27亿美元。

(10)英国:8.94亿美元。

3、目前,全球政府航天预算处在一个十年增长期的初期,预计到2025年可达846亿美元。

4、军事航天投资速度有望超过民用领域。近期预计民用航天领域平均增速达到1.6%,2025年前美国、亚洲和中东军事航天投资平均增速将高达4.2%。

5、预计下一个十年,每年将会有平均150颗政府卫星发射。

一句话新闻

交通部:2025年5G和新一代卫星通信实现数字交通应用

交通运输部于7月28日印发《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以数据驱动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1、到2025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迈出新步伐,数字化采集体系和网络化传输体系基本形成。

2、到2025年,交通运输成为北斗导航的民用主行业,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公网和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初步实现行业应用。

3、到2035年,交通基础设施完成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天地一体的交通控制网基本形成,按需获取的即时出行服务广泛应用。

4、必须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以及智能化的应用体系,要推进车联网、5G、卫星通信信息网络等部署应用,完善全国高速公路通信信息网络,形成多网融合的交通信息通信网络。

5、要打造数字化的行业生态,倡导“出行即服务”理念,以数据衔接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打造旅客出行与公务商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相互渗透的“智能移动空间”。推动“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鼓励和规范发展定制公交、智能停车、智能公交、汽车维修、网络预约出租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新业态。

6、要完善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聚焦基础设施和载运工具数字化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技术,鼓励建立协同创新产业联盟,积极开展产业化应用示范,促进各类主体合作。

7、要加强对交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同时要完善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行业网络安全标准。

长二丙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5组卫星,我国完成首次火箭落区安全控制技术验证

7月26日11点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5组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该火箭是我国最早一型在内陆3个发射场都成功执行过任务的金牌火箭,此次发射也是今年该型火箭执行的第一次宇航发射任务。遥感三十号05组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验证。

在本次发射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一子级落点实现了精确控制。7月26日13时40分,长征二号丙火箭一子级残骸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被顺利找到,落点在设定的落区范围内,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首次“栅格舵分离体落区安全控制技术”试验取得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航天在落点可控、精准回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是向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迈出的坚实一步。

航天科技集团获评央企经营业绩考核A级

在国务院国资委公布2018年度及2016-2018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再获年度考核A级及任期考核A级,同时被评选为任期“业绩优秀企业”和“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这是自2004年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进行经营业绩考核以来,航天科技集团连续15年荣获年度考核A级及连续5个任期考核A级。其中,集团公司年度考核连续6年位列央企前十,并成为8家连续15年获得A级的中央企业之一。此外,《财富》刚公布最新世界500强榜单,航天科技集团连续5年上榜。

航天科工超额完成央企压减目标

7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压减工作三年收官总结视频会议,中央企业提前超额完成三年20%的压减任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超额完成央企压减目标,三年来,集团公司企业法人压减比例为47.09%,净压减比例26.57%,管理层级始终控制在四级以内。此外,清理亏损和微利企业200余户,清理退出非主业企业112户。

海格通信签订2.2亿元北斗相关合同

海格通信7月1日晚公告称,近日收到与特殊机构客户签订的订货合同,合同标的主要为无线通信、北斗导航产品及配套设备,总金额约2.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5.41%,将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产生积极的影响。公告称截至7月1日,公司2019年签订的无线通信、北斗导航重大合同金额超过7亿元。

猜你喜欢

航天卫星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miniSAR遥感卫星
如何确定卫星的位置?
静止卫星派
逐梦航天日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