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重庆市社会治理案例分析
——以重庆市南岸区“微益坊”为例

2019-12-23刘兴琳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南湖居民群众

文/刘兴琳,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关键字: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微益坊

1 社会治理的含义

社会治理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保障 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

2 社区治理的含义

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赢利组织、非赢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在现实时间处理过程中,它主要是对社区范围内公共事务所进行的治理。

3 “微益坊”建立的背景与起因

3.1 “微益坊”建立的背景

南湖社区是重庆市南岸区紧邻南坪商圈的一个社区,辖区有企业300余家,居民住宅楼81栋,居民6260户,人口24664人,其中流动人口10125人。作为典型的“老、旧、散”小区,社区存在城市建设陈旧、商贸门面混乱、居民房屋老旧、道路交通拥堵、活动场地有限、流动人口复杂、治安问题严峻等突出问题。近几年来,每年社区收集的群众诉求平均在1500件次左右,且群众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形式。在社区治理服务过程中,尽管相关工作人员以社区为主体开展了大量服务工作,但依然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民生需求,群众参与度、满意度不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区利益关系的日益复杂,社区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势在必行。

3.2 “微益坊”建立起因

1)“微益坊”的建立是社区治理的需要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但长期以来,重庆市的社区自治功能不强,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社区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社区发展。社会组织是服务居民、凝聚居民和参与基层治理的载体和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好社区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搭建平台,畅通参与渠道,才能真正推动社区社会治理,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2)“微益坊”的建立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社会组织具有群众性、志愿性等特点,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新时期社区工作必须重视的内容。为此,从培育基层治理主体,增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出发,需要社区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3)“微益坊”的建立是改革创新的需要

南岸区根据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事件的经验总结了新的做法——“三事分流”,且在南湖社区得到了深化发展。“三事分流”重在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责任,在处置社区事务时,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以“大事、小事、私事”来分辨责任主体,用“谁的事情,谁负责办”,逐步改变“所有问题找政府”的现象。现在南湖社区“三事分流”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主体明责的基础上,“小事、私事”的解决迫切需要有社区社会组织来承接,即为居民群众解决好“三事分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怎样创新性地培育与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更好服务居民群众,成为南湖社区不可回避的工作。坚持社会治理在创新中发展的原则,南湖社区的“微益坊”在认真评估居民真实的和当下的需要情况下应运而生。

4 “微益坊”的具体实施过程

4.1 打造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在“三事分流”中,大事、小事、私事的化解需要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力量。社会组织是“三社联动”中联系社区与专业社工的中间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过去大部分社区社会组织存在自身筹资能力弱,无场地、无资金、社团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等现象,同时还存在社会组织整体质量不高,总量偏少、规模小、内部成员构成单一、专业技术人员少等问题。2015年,南湖社区积极争取街道资金,经街道、社区、社会单位多方筹措,在社区建成约40 0平方米的“微益坊”,通过完善功能布局,使之成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活动、展示基地,通过无偿提供活动场地、办公设备、业务培训等,为辖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支持。截止2016年底入住基地的社会组织达41个,服务内容涵盖公益、慈善、家政、文体、教育等多个领域。

4.2 搭建多元参与治理平台

治理不同于管理,管理是以单一主体的权威方式来处置事务,适应于单一需求;治理是多元参与,是需求多样化的产物,需要通过协商共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社会组织根植于社区,服务于社区,社区居民的需要是复杂多样的。“微益坊”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是搭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载体,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共同商讨研究社区事务,着眼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需求问题,让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教育、文化活动、治安巡逻、法律援助、救助帮扶、关爱困难群众等公共事务中,使社会组织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着力助推资源服务整合

社会治理不仅是一种实践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即以多元参与的思维方式整合各类服务资源、资金资源,服务社区治理。

“微益坊”作为枢纽型的平台,将服务的需要和相关社会组织建立联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站承办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共、公益服务,解决社区公共事务矛盾和居民的问题。在南湖社区,居民的正当需要几乎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满足需要的服务组织。对于老旧社区存在的公共资金匮乏问题,“微益坊”着力助推资源整合,以申请公益基金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引导居民、驻社区单位等出资,整合社区公共收入,筹措爱心捐款等,增加社区“造血”功能,解决社区公共事务,提升居民的参与度,提高社区融入程度,增进居民之间的互助、共助。

5 “微益坊”社区治理事例总结

通过以上“微益坊”建立的背景、实施过程等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南湖社区的各个社会组织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由“微益坊”这条线串起。可以说,在南湖社区的社会治理服务实施过程中,“微益坊”的设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微益坊”不仅能够处理好“三事分流”明责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大事、小事、私事”的处置最后有着落,而且成为社区治理中“三事分流”、“三社联动”和“三治并举”的重要载体,与社区实事、居民实事挂钩,从居民当下的需要出发,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在新形势的重庆市社区治理过程中,我们要能不断创新治理方法,发掘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为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障。

猜你喜欢

南湖居民群众
南湖之春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石器时代的居民
多让群众咧嘴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南湖早春(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