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用舞蹈说 《周易》

2019-12-22

人文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现代舞周易舞剧

李 超

初接到 《易文》的剧本,第一次了解 《周易》原来除了平日里经常用的卦象、占卜,还有着许多不曾听过的深刻的、丰富的内容,它将世间万物万事生动地体现出来,还有许多我们平时里忽略的所有微小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呈献给我们,它的意义是如此之重。真的要用这样的题材让演员用舞蹈去展示?去展示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开始的我无所适从,更不知如何下手去体现,该如何表现会是最终想要传达给观众并让观众也能有共鸣的东西。因为这和传统舞剧剧本重叙事塑人的题材相差很大。从进入排练的第一天起,导演、编舞、演员们便开始了的无数次讨论,每一次都对 《周易》更加了解,了解剧本的含义,导演的意图,然后融入自己的理解,最后通过反复创作、打磨,体现出我们想要表达的重点。日月、阴阳、黑白、变与不变、简与繁、循环往复等等,我想任何事情的对立点、矛盾点,事物的存在对于我们的意义,在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受之后,发现会和用眼睛看到的有所不同,这些不同会让我们发生改变,会受到影响而去改变自己,但自己的心能去感受到什么程度,又会发生多大的改变,在 《易文》上、下场编排完,再完整的跳第一遍之前这些对我来说都是问号,因为还只是处于片段式的创作,我也只是单纯的知道了 《周易》,一门心思只想去摸透它,却不能在心中解答问题,但我依然不断地去探索,每一天无数次的创作都是内心一点点的顿悟,每一段音乐带给我的启发,都希望能带给导演和编导灵感,能碰撞出火花,那样或许可以又会更多一点走进 《易文》。

《易文》这部舞剧虽然只有75分钟,比中国民族舞剧相对短一些,但确是实实在在、地地道道的现代舞手法,相比较去年的 《棂·花姑子》,更贴近西方现代舞,如果说去年的 《棂·花姑子》是探索是融合,那今年可以说是真正走进了现代舞。这是让我非常兴奋和激动的,作为一名职业舞者我喜欢去探索新鲜的未知的事物,让自己能有所突破,惊喜自己的改变。这75分钟,7名演员不间断的在舞台上跳舞,是我们这些从小接触古典舞、民族舞的演员没有体会过的,超负荷的体能要求,对演员的身体素质、表现力要求极高,在排练中期我还一直持怀疑态度,在这种条件下去表现每个人心中的《周易》,谈何容易。直到后期的第一次联排,才真正体会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可能真到体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感觉到的只有心里的感受和思想,身体已经是内心感受的附属品,真正做到随心起舞,这种感觉真的很好,这是内心与身体的对话,正因为有了对话,才有了登上舞台后我内心的独白。

经过多次磨合后,导演对于演员每个人风格都有了深入的了解,给每一位演员有了定位,7位演员分别是元、亨、利、贞、元之影、利之影、贞之影。我有幸成为了 “元”的表演者。刚进入排练初期时的即兴创作 (现代舞惯用即兴创作编舞法,突破了编导独立编舞再授予演员的编舞法,可以充分提高编导与演员的互动性、主动性,创作思路更广泛)对大家来说都是无限制的,现在开始在讲述《周易》的同时要找到元的特性。元,始也,大也,仁之生长,万物之始,有如春生。 《周易》的卦象都是由元、亨、利、贞的无数次不一样的组合形成,最早并无其内涵,而后慢慢让人们赋予其含义。简单地说,就像一年之中的春、夏、秋、冬,像一天当中的日出日落,一直在轮回。而轮回的印记刻在无形的轨道上。了解之后,我深深地喜爱“元”,一切万事万物的开始,我觉得元像是一颗种子,只有去滋养它呵护它,才能让它更坚实,更扎实。对于我一直坚持在舞台上跳舞的舞者,这颗种子就像我一直坚持的梦想,我的初心,那份一直深爱舞台,不舍离开的心。念念不忘,舞台上的自己,灯光下的自己。正是怀着对舞蹈的热爱,与《易文》一起成长,因为热爱,才会产生灵感,因为对 “元”的爱,才会如此用心。 《易文》就是经过生根、发芽、成长,才有了最后的收获。整个《易文》团队的人,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一遍一遍的联排、和光、彩排直到首演,就这么无数遍的跳着 《易文》, 跳着 “元”, 去体会 “元” 之根本, 去讲好 《周易》。

觉得自己越来越明白 《周易》,理解导演选择这样的题材来表现的用意。当首演时,有了观众在场的刺激,并且很有缘,那天是自己31岁的生日,《易文》首演的感觉就是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一般,在表演时内心更加的投入、忘我。而就在这一天,在舞剧中的一个节点让我又有了新的认识。那是三位男演员在一段高强度的三人舞之后,他们陆续倒地用身体在地面围一个圆,而我要从下场口后方慢慢的走到他们中间。从他们倒地后到我走到位,大概有十几步,全场异常安静,没有音乐,相信观众们这时候也高度集中,场上只能听见三位演员急促的喘气声。一束追光打在我身上,我知道此时所以人的目光都在看着我,而这会儿的我体力几乎达到极限,我努力在这十几步的时间里调整好呼吸,我眼睛深深地看着前方的路,漆黑一片,放佛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这个时候心里一个声音问自己: “31岁还能承受这么高强度的舞剧,如此辛苦,我为何还坚持着”,十几步走完,我的内心并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可是身体,它已经开始舞动,它已经在向观众介绍着自己: “我,叫李超,今年31岁,已经在舞台上跳舞11年了……”身体就跟我的语速一样,一句一个动作的串联着,沉稳,循序渐进,由慢到快并循环往复,最后等待着另外4位演员的上场。等待的时候,突然明白,我们自己是看不见自己的,也很少会跟自己对话, 《周易》用万事万物解读我们每个人的轨迹,让我们更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借助 《易·文》绎 《周易》,绎 “元”,不就是在讲自己,舞自己,展示 《周易》想要解读的大千世界、万物众生中的一个小我,从世间万物回归到自我,我那颗爱跳舞的心与 《周易》产生的碰撞,让观众从我的舞蹈中也能得到碰撞,去感悟他们内心中的自己。突然觉得自己之前只是单纯去搜索和收集 《周易》的各种内容、解释,却忽略了它最终是要让人们看到真的自己,感悟生活中更有意义的事,并讲述着我们的、万物的轨迹轮回。

演出结束后,有观众上台找到我说,看到我在跳舞时她能感觉到我专注投入,像在讲故事,让她激动并深深地感染。还有一位研究 《周易》的先生说,我们的舞剧 《易·文》与他了解的 《周易》很有共鸣,非常好,想与我们大家一起有更深交流。我想,这不正是我们想传递给观众的吗?观众与演员有共鸣,有感悟,有经历,有体会,每一个小我都是特别的、不一样的。这次用 《周易》为题材呈现出的舞剧,会让舞者和观众去体味不一样的感受,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演员用舞蹈讲 《周易》,讲自己;走进 《易·文》,走进了 《周易》,最后走入观众的心,感受万万千,总有惊喜会触动心底的涟漪,深深回味。

猜你喜欢

现代舞周易舞剧
百科全书舞剧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在安阳召开
舞剧《瑞鹤图》剧照
浅谈现代舞在综合性大学舞蹈教学中的开展与普及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探究现代舞艺术的发展
——东西方现代舞艺术的融合
甜甜的“蝴蝶茧”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论现代舞基训与现代舞编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