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朝太尉杨震的操守

2019-12-22王春雷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21期
关键词:太尉王密奏章

□ 王春雷

杨 震(约59~124年),字 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他出身名门,聪明好学,博览群书,通晓经传。从20岁后自费设塾授徒长达30年,教授的学生不少成为国家栋梁。品行和学识堪称一流的杨震,在50岁时为大将军邓骘赏识而步入仕途。汉安帝时历任县令、刺史、太守、太仆、太常、司徒、太尉等职。杨震为官20多年,极具操守,堪称后世楷模。

清正廉洁,生活俭朴,不给子孙置产业。杨震在为官20 多年中,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不受私谒”。关于杨震,最广为流传的便是“四知先生”的故事。当时,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途中,路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任荆州刺史时提拔的官员,为了报答杨震,特备黄金十斤,乘夜深人静时送给杨震。杨震不受,还批评他:我和你是故交,关系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王密说:“深夜无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为官,不修豪华宅府,素菜为食,衣无锦绣,不乘马车,即使在被蒙冤、罢官时,仍以死明志,要求子女“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祀”。他的子孙们也和平民百姓一样,蔬食步行。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选贤任能,按法循理,不趋炎附势。延光二年(123年),杨震升为太尉。汉安帝的舅舅、官居九卿之一的耿宝向杨震推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入朝做官,被杨震拒绝。耿宝又亲自到杨震家里拜访,并借用皇帝的威势逼迫他道:“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杨震义正词严地回绝道:“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耿宝理亏,愤恨离去。后来,皇后的哥哥、官居执金吾的阎显也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友,杨震同样予以拒绝。

不顾得失,不畏权贵,敢于忠谏。永宁元年(120年),杨震上任司徒。第二年,邓太后逝世,朝廷中皇帝内宠开始横行。汉安帝乳母王圣,深受皇帝信任和尊重,因此骄横放纵,连她的女儿伯荣也经常出入禁宫,传通贿赂。杨震给皇帝上书说:臣听说君主自古以来施政,主要是选用德才兼备的贤能人士治理国家,所以唐尧虞舜时代,贤能有德的人都在朝中为官,天下百姓心悦诚服,国家一派兴旺发达的气象。当今之世,古人推崇的德行,未能发扬光大,而奸佞小人却充斥朝廷内外。阿母王圣,出身卑微,因遭千载难逢机会,得以奉养圣上。安帝收到奏章后,不仅不采纳杨震的忠谏,还把奏章给乳母王圣看。延光三年(124 年)春,安帝巡游泰山,樊丰等人乘机大建府第。杨震通过盘查,得到了樊丰等人伪造诏书的证据,于是写好奏章准备上奏朝廷。樊丰等人获悉后非常害怕,当时恰好发生自然星象变化,樊丰等人将其归罪于杨震,并在安帝面前造谣。安帝下诏,让杨震回归故里。杨震接诏后动身返乡,途中被陷害,饮毒酒而死。

一年后,汉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人被处死。杨震门生上书,要求重查杨震冤案。顺帝下诏平反,并以高规格的礼仪改葬杨震于华阴潼亭。改葬这天,老百姓络绎不绝,来送别这位极具操守的好太尉。

猜你喜欢

太尉王密奏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戳中皇帝的笑穴
四知太守
知不知 不由子
钟章法作品
高俅,一脚绝活踢出个太尉
元丰五年宋朝进筑横山杂考——兼论《种太尉传》中的一些问题
杨震拒金
建国以来关于秦汉三公制度的研究综述
沉文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