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扶贫策略①
2019-12-22林杨
林 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61)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我国是农业出口大国,大部分农户依靠农业来维持家庭支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户的支出大于收入的现象十分明显,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许多的新兴产业带动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大部分地区依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的困扰。扶贫工作只有从根本上找到农户贫穷的原因,才能实现彻底脱贫,本文主要针对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扶贫策略进行一系列研究。
1 实行扶贫政策的目的与意义
1.1 解决贫困地区水电问题
大部分贫困地区地形复杂,水电问题较难解决[1]。扶贫政策提出后,对贫困地区的水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查,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利用科学技术水平对其进行检测,安装全新的电路系统。同时还解决了贫困地区的饮水问题,因为贫困地区大部分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山泉水或是雨水。对当地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政府对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进行检测,每家都安装净水功能装置,让用户饮用质量安全有保证的水,促进人们健康长寿。
1.2 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加强了对贫困地区的公路建设。贫困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因此交通十分不便,为了促进农户出行交通便利,对地形复杂的地区进行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户的交通,对地区的其他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2 多维贫困地区的贫困测度与分解
2.1 多维贫困地区农户单维贫困的状况
2.1.1关于收入维度
秦巴山区大部分农户人均收入比一般农户的收入平均水平低,特别体现在四川的贫困发生率比较高。由于秦巴地区的土地资源比较紧缺,农业收入在收入总比例中占比较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的措施也不全面,农民的保护环境意识不够强烈。当地的生态树林建设较少,农民的开垦资源略显不足,许多的农户因此减少了劳动技能,不利于农户自身综合技能的提高与锻炼,单一的劳动技能使农户收入十分单薄,收入极不稳定。
2.1.2关于贫困地区教育维度
从对秦巴地区的调查中可知,大部分农户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毕业,这对贫困发生率有严重影响,大多数村子里的人们认为投资子女的教育需要较多的资本投入,造成他们很大的压力,并且认为投入的资本换回的回报较少。传统封建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许多孩子很早就辍学出去打工赚钱,在外面没有一定的劳动技能,进而发展成贫二代,使贫困率的发生逐渐增加。
2.2 对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的分解
根据秦巴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显示,国际通行的多维贫困指数是k=3,随着k 的逐渐增长,农户的家庭平均收入就表示能帮助多维贫困指数贡献率的增加,农户的劳动技能,文化程度,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都会随其增高而递减,因为农户的大部分支出是用于身体疾病的治疗,若对身体健康进行密切关注,就能增加对多维频率指数的贡献,目前农户对自身的健康重视程度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3 对扶贫政策的建议
3.1 提高贫困地区农户的具体生活水平
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厕所进行全方位改革,将农户的厕所改造成水冲厕所形式,这样既可以提高厕所环境卫生,还可以在厕所安装沼气池,对粪便进行循环利用。在村里还要建立公共厕所,对农户的生活环境进行整体改造,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在自来水方面,加强对自来水管道的改造,清洁农户用水。若贫困地区周围有足够的清洁能源,要加强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农户减少对柴草以及煤炭资源的使用,可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政府还要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加强对农户生产与生活垃圾的分类,建立垃圾回收站与收集点,对垃圾进行定时定期回收。还要建立相关的惩罚制度,若有农户对生活用水造成污染和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就要对农户进行适当的惩罚。对贫困地区周围的公路也要进行全方位改进,可以改善交通的运行[3]。
3.2 加强农户养老保险与医疗健康保障
秦巴山区贫困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健康风险,农户老年化现象严重,大病疾病发生率频繁,政府应当加强秦巴山区的健康医疗设施,例如可以建立养老院,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加强疾病保险制度,保险范围逐渐扩大,提高老年人的养老补助金,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户的经济负担。政府要加强县里和村里医疗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的知识水平,若医疗设施不够完善,则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4 结语
通过贫困测度对地区影响贫困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贫困地区更快的摆脱贫困,提高贫困地区整体的收入水平,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