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①
2019-12-22吴军
吴 军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芦沟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江苏盐城 224711)
造林整地就像建筑中的地基工程,担负着土壤营养及水分的供应,只有造林整地工作质量得到保证,才能确保林苗健康生长。人工造林中主要技术组成,包括水平阶、鱼鳞坑等,其中也包括林地清理以及土壤翻耕。造林技术有飞播造林、分殖造林、植苗造林3种方式,都涉及到土壤分类、苗木选择、造林密度、管理措施等细节。整地环节科学到位,就可以保证造林效果符合预期。
1 造林整地
1.1 造林整地作用
万丈高楼平地起,造林整地最当先。其目标是改善苗木立地条件,利用自然坡度集中径流解决苗木缺水以及水土流失,使苗木能健康成长。具体作用机理是通过对局部土壤处理可以改善土壤土粒结构,使苗木根系得以呼吸,同时也利于自然水渗透到苗木根部。而且通过整地可以使土壤温度得到调节,清除苗木间杂草,使苗木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最主要的是造林整地在干旱季节和雨季都适合,起到调节土壤水分作用,使苗木根系不会因为水分过多而异常发酵产生霉烂,也可以使其避免干旱导致过分脱水[1]。
1.2 造林整地方法
1.2.1 植被清理
清除林地上的杂草、杂木的方法很多,有农药喷洒、刀耕火种、粉碎散布等。之前主要是利用刀耕火种形式,即割除加上火烧。如今随着除草剂的诞生,操作相对简单,只要在空中喷洒就有很好的效果。除草剂主要有:利谷隆、敌草隆等。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建议割除粉碎将其作为肥料利用。
1.2.2 土壤翻垦
这种方式是改变土壤整体结构,使深部土壤翻转而出接受阳光照射,杀灭其中病原菌与害虫,降低林地病虫害几率。另外可以改变土团性状,使其通透吸水性增加进而利于土壤保墒。土壤翻垦是造林整地环节中核心部分,其范围可分为整体翻垦与局部翻垦。整体翻垦是将目标林地整体翻耕,这种方式工作量大,适合开阔平坦、且降雨均匀的林地。不过正因为如此,整体翻垦经常难以实行,因为适合操作地块较少,因此在大部分地区用局部翻垦。局部翻垦只对局部区域进行翻垦,工作量低、人工少、成本压力不大。局部翻垦种类繁多,需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酌情选择。具体有:①带状翻垦:即并不处理2块树地间的植物,这种方式适合风蚀荒地、半固定沙地、平整的缓坡地。②水平阶翻垦:对于土层较厚缓坡可以使用该法,具体操作中要保持阶面水平或者向内稍微倾斜,目的是控制水流实现保墒。③穴状翻垦:这种方式其实就是挖坑栽树,穴坑通常为30~50 cm,比其他方式灵活而且节省人力。④块状翻垦:山顶或零碎荒地适用于这种方法。通常面积为0.15~1.00 m2。⑤鱼鳞坑:若是水土流失较重的山区可以利用此法,可以有效缓解水土流失,主要是长宽1.5 m×0.8 m的条坑可以拦截水土,并使其为树木成长所用。
造林整地是基础工作,需要充分重视。造林整地和栽植、播种等同步进行时,对土壤立地条件改善不大。在栽植播种前数月进行才具有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保水能力的作用[2]。
2 造林技术
2.1 飞播造林
飞播造林主要适用于气候湿润、地形平整、土壤肥沃的大面积林场。结合林场位置、林场性质来选种。例如东北林场、南方林场选择品种会不同,东北以松树为主,而南方以红豆杉等品种为主。即选种首先要考虑本地品种,因为其适应本地水土,抗病性能高。另外,商品林场、天然林场、单品林、混交林等都对选种有一定要求。鉴于混交林可以提升森林抗病能力,因此飞播最宜进行混播,可以一次成型混交林。因为地区不同,飞播时间存在差异,广东地区通常为1~2月,而江苏省主要集中在4~5月,主要考虑水土墒情以及温度影响。飞播造林必须要严控飞鸟,防止其啄食种子降低造林效果。另外需要集中封禁3~5年,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抚育管理。其中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其直接关乎到造林效益,通常都采用飞机施药。历史数据显示飞播造林平均成本为125元/hm2,加上后期护理总体费用为300元/hm2,属于3种造林方式中成本最低的一种。这种播种方式容易出现播种不均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了播种成本。另外飞播需要多部门联合,例如天气预报、飞行、通讯、交通部门配合才能保证顺利实施[3]。
2.2 分殖造林
又称为分生造林,主要利用当地树木枝条做造林材料。具有就地取材节省成本的效果;可以保留本地母树具有的抗病能力,对病虫害有天然抗性;幼林成长快,能确保在较短时间内成林,这对商业林也是一个很好的造林选择;但①无性繁殖生根慢不适合大面积造林;②死亡率高,也是因为无性繁殖导致的这一现象,对于一些偏僻落后山村的植树造林工作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因为其不增加当地财政压力,容易操作。分殖造林要求造林地区土壤肥沃、土壤墒情好。适合分殖造林的树种有:杨树、柳树、杉树、泡桐等。这些树种无性繁殖能力较强,而且生命力旺盛。造林方法具体有插干造林、插穗造林。插干造林是将幼树树干或者大树树枝直接作为造林材料插在土壤中。其对土壤要求较高,要足够湿润,否则成活率低。主要采用直径为3~5 cm左右3~4年的幼树,将其砍成数段分别利用,插入土内100 cm左右。需要对插入部位进行填埋,确保插孔严实,若是具有灌溉条件,可以确保成活率更高。插穗造林也称插条造林,利用1~2年生小树枝条,截取枝条30~70 cm,插入林地深度为枝条长度1/3~1/2,干旱地区要确保深度增加,力求提高其成活率。分殖造林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若是常绿乔木可以随时截取随时种植。
2.3 植苗造林
这种方式是目前主流造林方式,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环保政策的落实,各地均出现了专业育苗机构,为各地林场提供树苗。第一,优势有自带根系成活率高;同样的植树造林,该种方式可以确保幼林郁闭早,而且抗病能力强。这种方式形成的树林林相好,即整体均衡不存在大量的粗细不均情况,适合集中采伐发售;适应能力强,适用于各种土质以及环境。劣势有成本高,因为需要集中育苗,需要比较系统的抚育,消耗成本较大;裸根栽植需要缓苗,若护理不当容易死亡。第二,苗木要求。整体上需要植株健康挺拔,没有病虫害以及霉斑等。同时在处理上可以将苗木分为:分播种苗、移植苗、营养繁殖苗。按照根系是否有土可分为裸根苗、容器苗。裸根苗目前为主流,而在土壤较为贫瘠或者反季种植时需要利用容器苗。裸根苗前文所述具有缓苗缺点,照顾不当容易死苗。容器苗则因为容器本身为肥料所制,可以确保其幼年期养分,提升其生命力。第三,运输要求。若是裸根树苗需要对根部进行特别保护,防止其过度脱水造成生命力下降,运输距离不可太远,通常就近栽植可以采用裸根苗。若是长途建议采用容器苗,在运输中需要对土团进行特别处理,可以用丝带捆绑避免土团散落露出根系,途中可以喷洒水分或者采用抗蒸腾的药剂降低水分挥发。第四,栽植。具体有穴植、缝植、沟植3种方式。3种方法都有独特优点,穴植在天然林修补中常用,提高其成活率。缝植适用于高寒山地,其效率高成活率高。沟植法相对比其他两种效率最高,不过适用于平坦地势。3种方法都需要确保土壤压实度,避免跑墒[4]。
以上造林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林场实际情况选择,然而其中细节都涉及到土壤要求、苗木选择等,其中关键环节必须提高操作者水平,确保每一环节到位,这样才能提升苗木成活率,提升林场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另外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建议采用混交林方式,因为其属于多个树种组成的群落,彼此可以实现优势组合,同时也存在竞争关系,导致整个树林生态环境复杂,使病虫害存在的基础薄弱。
3 结语
造林整地是植树造林重要环节,对土壤立地条件有积极影响,后续的植树造林技术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的。决定效率高低的还是后续护理,而目前我国植树造林后续管理薄弱,这是造成植树造林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故此需要对其进行专门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