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祭与刘伯温家族传说的互构性关联研究
2019-12-22邵凤丽
邵凤丽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经历了三种范式的嬗变,早期的历史流变研究、静态形态学研究和近年来的动态“在地化”研究。“在地化”研究指的是将某一传说放置于产生的具体时空场景中去,以探讨传说产生的背景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同群体的行为动机及历史真实等。
在传说的“在地化”研究中,首先要将传说作为一种历史记忆来看待。赵世瑜提出口头传说和历史文献一样都是人们关于历史的记忆,两者表述方式不同,应将传说、历史文献与历史记忆三者结合研究[1]。万建中指出作为村落记忆的传说,是村落的口述史,且传说与祖先祭祀、民间信仰是互动的,它们互相印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为村落成员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满足了村落认同的需求[2]。王加华、代建平进一步指出家族传说为理解不同村落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也成为剖析族群关系的关键所在[3]。
作为历史记忆的传说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历史建构的结果,也将一直处于建构过程中。赵世瑜在对洪洞移民传说进行分析时,指出洪洞移民传说是被建构出来的一种自觉的话语实践,“人们对于自身历史的记忆不仅是一种社会的建构,而且是出于面临具体的生活境遇时的需求。当这种历史记忆成为一种社会记忆的时候,人们必须为此创造出可以共享的资源,获得形成社会记忆的契机”[4]。此研究为传说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即将传说视为一种“话语”实践,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回应。陈泳超进一步提出了传说生息的“动力学机制”,从传说改变的动力发生机制展开,即从关注被叙述的文本,到转而关注实际的叙述行为,关注其后的“实际目的”(信仰本身、利益诉求、争夺话语权等),在具体生活场景中理解讲述人是如何推动传说的变异[5]。
作为集体记忆,家族传说首先以口头的方式在代际间传承,同时,又不限于口头的唯一方式,还有空间叙事和行为叙事。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叙事方式上,董乃斌、程蔷认为,“凡不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或仅仅以语言文字为辅助工具而以身体动作为主要媒介来进行的叙事,我们称之为行为叙事”[6,7]。行为叙事主要包括仪式叙事和游戏叙事。其中,仪式叙事指祭祀、祷祝、祈求等民俗活动中的叙事。在口头、行为叙事的基础上,段友文通过对后稷神话的研究,进一步指出神话具有三种叙事手段,即口头、空间和行为。“在山陕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对后稷神话的记忆不仅以语言的形式进行时间性的传承,而且在空间的维度里,以各种物质载体为传播媒介记述后稷神话的活形态叙事同样是传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形式。这样的叙事形态突破了口头叙事在表现空间方面的缺陷,使后稷神话在山陕的空间范围内坐实为一种民众日常生活的有形标识,与其他叙事形态共同构建起后稷神话的象征和知识系统,因此,可以从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两个层面来深入解读后稷神话的民间叙事过程”[8]。
在周文峰、郑文清主编的《刘伯温传说》一书中,收录了《刘濠救人》《少年救乡亲》《天葬坟》《武阳降生》《卜居武阳》等大量关于刘伯温家族的传说①参见:文后参考文献[10]。。本文所说刘伯温家族传说是与刘伯温家族发展历史紧密相关的传说,主要包括家族血缘世系传说、家族迁徙传说、家族兴衰传说、重要祖先传说及与刘伯温个人有关的传说等。这些传说除以口头叙事的方式存在外,还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是空间叙事,即通过墓地、祠堂等家族标志性空间进行叙事,二是行为叙事,具体是仪式叙事,主要是通过年度循环的太公祭仪式的方式进行叙事。本文重点分析刘伯温家族传说与太公祭的互构性关联,即太公祭作为家族传说的重要叙事方式,不仅为家族传说提供了实践场域,同时家族传说也成为祭祀仪式的精神源泉。
刘伯温(1311 - 1375)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南田古称“天下第六福地”。据北宋《太平环宇记》记载,“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万山深处忽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桃源世外无多让焉”②转引自:蒋海波.文成太公祭[M].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30。。
按照祠堂祭祖规制,大型祭祖活动通常是一年一祭,可是刘氏家族一年两祭。民国时期《刘族大宗祭事须知》记载,刘氏家族奉行一年两祭,春祭为正月初一,秋祭为六月十五。
从明代开始举行春秋二祭开始,正月初一和六月十五两个时间点一直没有变动过。正月初一作为春节祭礼的时间点,拥有较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宋明以来,伴随传统家族社会的发展,祭祀已经成为春节的重要节俗活动。与之相对,六月十五是刘伯温的生日,刘氏家族选择在这一天进行秋祭,为刘伯温举行特祭,仅以刘伯温的两个儿子配享,区别于正月初一的家族集体祭祀,以凸显刘伯温作为家族显祖的重要地位。在家族祖先祭祀活动中,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祖先都有资格被请入祠堂,接受后人跪拜,但是只有那些曾经为家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祖先才有资格接受特祭,人们以一场隆重的祭礼彰显祖先的历史功绩,从而达到传承家族历史、教化后人的目的。
一、祭“祖上七代”与相关传说
刘氏春祭时间是正月初一,祭祀刘伯温及其后代。但是年三十(或二十九)这一天也要举行祭祀活动——祭“上七代”,即刘伯温祖上七代。据《刘氏宗谱》③参见:刘氏宗谱[M].本文所引用《刘氏宗谱》资料,均出自2012年重修版本。记载,刘伯温祖上七代分别是始祖宋授六抚都统少保讳延庆公府君、夫人陈氏;二世祖宋授兵马总管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武僖王讳光世府君、夫人许氏;三世祖宋处士由临安迁居丽邑竹洲讳尧仁府君、夫人陈氏;四世祖宋处士由竹洲迁居武阳讳集府君、夫人吴氏;五世祖宋授翰林掌书浚登府君、夫人常氏;六世祖宋太学上舍明封永嘉郡公尚德府君、夫人梁氏;七世祖元授遂昌教谕明封永嘉郡公如晦府君、夫人富氏。
刘氏家族的历史追溯,最远者可以追溯到北宋刘延庆,据《刘氏宗谱》记载,一世祖讳延庆,其先丰沛人(江苏一带)也,为宋宣抚都统少保,封鄜延王,因徙鄜延(陕西一带),聚族于斯。长子光世,性忠良,善韬略,以平方腊有功,封为兵马总管。后高宗南渡,部以从,累官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子尧仁性恬静,不乐仕宦。尝日:“吾父为名将,吾其为隐士矣”。过丽水(浙江),乐之,遂徙其邑之竹洲①参见:刘氏宗谱[M]。。从刘氏家族居住空间上看,从一世祖刘延庆,到二世祖刘光世,再到三世祖刘尧仁,刘氏一族由于官职变换,居处一直没有固定下来。那么为什么到了四世祖刘集会迁徙到南田,且几百年中再没有迁徙他处呢?为何刘氏家族会出现刘伯温这样的历史人物?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的卜居武阳、毁家救人、天葬坟三则传说提供了解释。
(一)卜居武阳
关于刘氏四世祖刘集徙居南田武阳的经过,刘志邦讲述了这样一个传说[9]12。
刘伯温四世祖刘集公,原隐居丽水竹洲,因觉得住在此地很不吉利,决定迁到别处安居。但又很难确定理想地点,久久安心不下。
有一天,刘集到丽阳门神庙问卜,并夜宿庙中求梦。当夜当真得一梦:梦见自己走出庙门时,庙前青草田里,站着一个身穿锦绣衣裳的人,手举一头羊,仰天挥舞着。第二天醒来,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去问庙祝,把求梦的目的和得梦的情况讲给庙祝听,庙祝对刘集说:“青草田里是指青田,举羊挥舞是指舞羊。”
刘集迁居心急,就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沿着大溪而下,来到青田去寻找舞羊的地方。一路所见村庄,都是青青田地,他想梦境中的情境确实指青田不会错,但还找不到舞羊的地方,若继续往南前行,则靠近大海,肯定不是理想之地。他便溯溪而上,一路水清林茂,心想必有好地。到达岭根,仰头望见一条通天顶的山岭,只见上面古木参天,林荫蔽道,感到新奇,就向村民询问。村民告诉他,岭头就是九都南田,上面是片平原,那里田广阔。刘集听了心中大喜,不顾疲劳翻山越岭,到岭头继续前行,又行了十多里,到了一村庄头,举目四望,此处重山环绕,山清水秀,景色十分宜人,当中还有一片好田。他问当地村民:“这是什么地方?”村民说:“武阳。”他一听是“舞羊”的谐语,欣喜万分,这正是丽阳门神庙梦中所示的地方。因此就决定安居此地,后竟成为其五世孙刘基诞生的故乡。
刘集迁居南田的这段历史,《刘氏宗谱》也有记载,宗谱中记载:“四世祖讳集,原住竹洲,因祈梦于丽阳神庙,梦一人在青草田中,手执羊头而舞,时未解。厥后过青田,从小溪逆上,登峻岭,至武阳,见峰峦围绕,颇有奇趣,问乡人日:此地何名?答曰:武阳也。公顿悟,遂世定居焉”。按照宗谱的这段记载,从此后刘集一支就在南田一带繁衍生息,现南田武阳还有“宋处士刘集墓”。刘集之子刘濠(字浚登),刘濠之子刘庭槐(字尚德),刘庭槐之子刘爚(字晦伯),以及刘爚之子刘基都生长在南田武阳。南田武阳也成为刘氏一族的重要发源地。
将刘志邦讲述的传说与《刘氏宗谱》的文字记载相比照,刘集迁居南田的过程基本相同,均为刘集神庙祈福后去寻找武阳。那么,为何在《刘氏宗谱》和现代口头传说中都一直流传着刘集卜居武阳的这段故事呢?若究其原因,首先南田是刘氏家族的世居之地,在刘氏家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刘氏族人对南田怀有浓重的乡情。加之南田素有“天下第六福地”之美称,绝美之地,必出绝世之人。刘氏家族居住于福地之中,自会得到上天的福气,这也为刘伯温出世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因而,祖居地加上福地,两者一起为刘集卜居武阳传说的生成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内在动力。
(二)毁家救人
刘氏一族定居武阳之后,一直勤俭耕读,乐善好施。据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张时彻撰写的《明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赠太师谥文成护军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载,“刘集,兢兢于仁义之训。”①转引自:文后参考文献[12]:8。
刘集的儿子刘濠,字浚登,南宋时曾任翰林掌书,宋亡后回乡隐居。他平时很关心同情贫困的同里百姓,每逢较长时间的梅雨天或大雪天,他总是登在高处看望村里的人家,如果发现某家不见炊烟,他就把自己家的粮食送去救济他们。刘濠的乐于助人、济贫救世之举,深受乡里人的爱戴②转引自:文后参考文献[12]:8。。
传说,刘基父亲刘爚十岁那年,当地旱灾严重,老百姓没有粮食交税。县令不但不如实上报灾情,还说百姓聚众闹事,抗交皇粮。皇帝下令狠狠镇压这些“聚众谋反”的百姓。当地豪绅地主把交不起租的二千多名佃户统统写进名册,交给了朝廷官员。刘爚的爷爷刘濠听说后,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聪明的刘爚想出一个好办法,先是将朝廷官员路过的独木桥破坏,后让爷爷去帮忙,还请官员到家里喝茶、吃饭,频频敬酒,把官员灌醉。偷出了名册,并放火烧了房屋,官员醒来,发现名册被烧,也不敢声张,垂头丧气地走了[9]3-4。
刘濠毁家救人的义举确实发生过,《两浙名贤录》卷九有载:“元初林融起兵复兴,融战死,元遣使至境上纠察余党,将尽杀之,乡豪挟仇投籍使者,逮无辜至万余人。濠适往谒,阅籍知状,归,悲愤不能就枕。会天大雪,因孙爚计,具酒肉邀朝使饮晏,至夜沉酣,翼卧小楼,探袖取牍,录其巨魁二百人怀之,因积薪楼下,纵大火延烧乃楼,使者脱起,因出怀中二百人授之朝使。驰上,命下,止戮如濠所录,存居无虑万人。”③转引自:文后参考文献[12]:10。
(三)天葬坟
自刘集迁居武阳之后,刘氏一族勤苦劳作,生活殷实,可自从刘濠毁家救人,刘家人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为什么到了第八代能够出现刘基这样的将相之才呢?刘氏家族的天葬坟为人们提供了解释。
在武阳村,离刘基祖宅约三百米处有一座天葬坟,是刘基祖父刘槐庭的坟墓。刘槐庭去世后,家里生活十分困难,根本无力造坟,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天葬坟呢?在周文峰、郑文清主编的《刘伯温传说》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9]5-6:
白鹤仙师时常驾着祥云,飘飘悠悠,云游四方。一日,白鹤仙师经过南田武阳村时,被武阳村内的景色迷住。武阳村后靠五仙(山),前瞻寿桃山,左倚弓箭山,右临宝剑山,素有左弓右剑之称。村中水口处,有一座金龟山,此山十分雄伟,形似士兵把守村子。而田间的七座土丘又恰似七星点缀其间。远远看去,村子阡陌纵横,屋宇错落,犹如世外桃源。白鹤仙师觉得这是一处绝好的风水宝地,而且在五仙山脚下,他还发现了一穴上好的坟地和一座好屋基,不禁连声叫绝。他自言自语道:“谁要是得了这块好坟地,我便指点他在那块好屋基上建一座好房子,将来家中必出将相人才。”
“一定要找一个善良好心的人指点他,以示上天慈悲,有好生之德。”白鹤仙师这样想着。
接着他按下云头,化作一个癞头乞丐,挂着拐杖,端着饭碗,哼着讨饭曲子向村里走去。
白鹤仙师来到一户财主家门前,正赶上财主大摆宴席庆寿。白鹤仙师赶到时,已近宴毕,许多客人离席而去。见客人已走,白鹤仙师便走过去,在酒桌旁坐了下来。
财主和家丁见一个乞丐坐上酒桌,不禁大怒,一边骂,一边对白鹤仙师又打又推,将其赶出门外。在门外,白鹤仙师与他们论理:“古话说家有喜事,不赶讨饭人,碰上生日酒,按理应该让我坐下来,吃两杯喜酒,况且已是残宴了,你们为何这样待我?”财主冷笑一声:“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这样的癞痢头坐在酒席上,其他客人还能吃得下吗?”
于是白鹤仙师用商量的口吻说:“老爷,(我)知道我遭人嫌弃,但是我又累又饿又渴,还请老爷行行善心,施舍我几口饭菜,有了吃的,我立刻就走!”
听了此话,财主便叫家丁将客人掉在桌上的菜和肉骨头扫起来,倒给白鹤仙师。
见他们如此待人,白鹤仙师十分气愤,便把菜和肉骨头倒在财主家门口,气呼呼地走了。
白鹤仙师体谅他们的难处,笑了笑,也不再勉强。
第二天午时,财主请来了阴阳先生烧香点烛祭拜山神,只见阴阳先生口中念念有词。正当阴阳先生念咒时,刘身穿麻衣,头戴白帽,手提上辈的尸骨罐,跪在案桌前大呼:“先生,搭葬,先生,搭葬。”见此,财主怒火冲天,一把抢走刘手中的尸骨罐,一面大骂,一面将尸骨罐投向小草湖。
尸骨罐掉进小草湖,顷刻间“轰”地一声,山崩地裂,草湖成了山阜。此后,人们便把这座坟叫天葬坟。
无论是刘集定居武阳,还是刘濠毁家救人,刘爚仁义施舍使得刘槐庭埋入天葬坟,这些传说密集地依附在刘氏家族发展的脉藤上,共同目的是为刘氏家族的发展提供传说依据,也为岁时祭礼的举行提供精神依托。祖先是具有血缘传承的先人,血缘是家族认同的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人们还要在祖先身上增加具有神秘特质的传说。这些祖先传说在原有事实基础上,不断增加传奇性的情节,以凸显祖先与众不同之处。“所谓传奇性,指故事情节在总体上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基础上,又通过夸张、巧合、超现实的想象等虚构手段,构造奇情异事,使故事曲折离奇,高峰迭起,引人入胜。”[10]以上三个刘氏家族祖先传说,传奇性情节的植入与生活紧密相连,均是在所能触及的日常生活范畴内植入,符合日常生活逻辑。
祖先传说以可信性的内容为基础,植入生活化的传奇性情节,后人在讲述祖先传说的过程中,他们的英明决断、舍己为人、善良仁德等优良品质也被广为传颂,无形中可以起到教育后人、传承优良家风的作用。这样,口耳相传、千百年而不衰的祖先传说成为维护祖先形象、凝聚家族共同体、传承优良家族品质的无形且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太公祭与相关传说
太公祭是浙南地区祭祀明朝国师刘基的春秋二祭仪式活动。自刘基逝世的第二年九月十六日,官方祭祀刘基,《刘氏宗谱》中存有《祭诚意伯文》一篇。之后,正德九年、正德十三年、万历四十五年、康熙二十六年、嘉庆二十五年都举行过公祭①参见:刘氏宗谱[M]。。除了公祭外,明清时期刘氏家族长期保存了家族祭祀传统。二十世纪中期,太公祭一度中断。到了八十年代,国家和政府开始重视文物保护,成立了刘基庙管理委员会,1985年恢复了春秋二祭。主祭由原来的刘氏后裔扩展到各个姓氏,只要自愿报名,承担祭祀的开支费用,由刘基庙管理委员会安排祭祀年份。2011年5月23日,“太公祭”被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十五)是刘基700周年诞辰,浙南地区刘基后裔数千人集聚南田诚意伯庙,举办历年最大规模的“秋祭”祭祀典礼活动。
太公祭之所以能够历代传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刘伯温传说的流传分不开。据《刘伯温民间传说集成》不完全统计,刘伯温传说的数量超过二百则,其中在浙江省搜集到的刘伯温传说最多,接下来依次是北京、江苏、安徽、江西等地②参见:周文锋.刘伯温民间传说集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在这些传说中刘伯温是未卜先知的预言家、风水宗师、大明国师、为民做主的清官、机智人物、北京城的设计者、地方民众的保护神等。陈学霖指出:与其他历史人物传说相比较,“人物神化”是刘伯温传说产生和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特点[11]。
刘伯温传说具有神化的特点,这与刘氏家族其他祖先传说不同。原因一是刘伯温历史功绩突出,影响力超越了家族范畴,其他刘氏祖先无法比拟。二是刘伯温擅长风水术,是使其传说神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刘伯温被神化,深刻地影响了太公祭的历史发展。按照刘氏家族祭祖规定,每年太公祭都由专门的祭主负责。祭主的确定有两个条件,一是自愿报名,姓氏不限,只要虔诚信奉太公,愿意捐资助祭即可。二是要求个人品行端正,在地方社会有较高威望。
1985年,刘基庙管理委员会组织恢复了春秋二祭,1986年,始设祭主。据刘日泽统计,从1986至2016年,已经有31位祭主[12]。这些祭主愿意主动承担太公祭的相关事务,一方面是由于祭祀太公有荣誉感,可以提升自己的地方影响力。二是强烈的太公福佑心理。人们虔诚的祭祀太公,以求平安、幸福,一切如愿。
在田野访谈中,一位刘氏族人讲起一个和祭祀相关的传说。有一年,轮值李某做祭主。年初时他到一个人家订了一只羊作为祭祀的牺牲,但是到了十二月二十四——“小过年”时还没有去拉羊,养羊户以为不要了,就把羊卖给了别人。买主交了钱,买了羊。走到半路,羊突然不走了。买主一拉,羊就往后拖,怎么拉也拉不动。人如果在后面赶,羊就掉过头来顶人。买主正一筹莫展的时候,祭主正好去拉羊,两人路遇。说起买羊的事,祭主看到这只羊很像自己订下的祭祖羊,就和买羊人说起自己订羊祭祖的事。买羊人一听,好像明白了什么,立刻同意将羊归还。祭主把羊牵过来之后,这只羊不用人赶,自己在前面走,祭主就在后面跟着,羊径直走到了祭主家里①访谈对象:刘某,访谈人:邵凤丽,访谈地点:南田,访谈时间:2016年7月26日。。
从这一则关于祭羊的传说可以推断,祭主们相信,太公是神,奉献给太公的牺牲也会有灵性,只要被确定为太公祭的牺牲,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头羊最终只能用作牺牲。
祭主们认真的备办牺牲,准备祭礼,是由于他们认为诚心祭祀太公会得到福佑,相反,如果祭祀不好,得罪了太公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相传有一年,轮到张某做祭主。按照规矩,年三十(或者二十九)这天,上一年的祭主要将太公的牌位、祭祀太公用的香炉等物品先送到刘基庙,在那里举行祭祀刘基“祖上七代”的仪式,然后将这些祭祀物品再送到新祭主张某家里,表示新一年张某祭祀太公的活动开始了。
这一年每个月的初一、十五,祭主要“做羹饭”,在供桌上摆上羹饭和其它供品祭祀太公。但是由于张家房屋狭窄,空间不够,他就把轿子抬到附近一座庙里。没过多久,庙里着火,险些把轿子烧坏,张某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轿子抬回家。可是他老婆不愿意每天侍奉太公,经常发牢骚,甚至口出怨言,说“把这样的祖宗请到家里,麻烦死了”。结果,没多久,张某的老婆从楼梯上摔了下去,受了重伤②访谈对象:刘某,访谈人:邵凤丽,访谈地点:南田,访谈时间:2016年7月26日。。
关于祭羊、祭主的这些民间传说未必真实可信,其中有很多巧合、附会之处,但是该类传说的产生与流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人对于刘伯温神性的肯定,认为刘伯温不仅是明朝的国师、刘氏的祖先,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更演变成为能对现世生活产生影响的地方神灵。从这个角度看,当代重新恢复的太公祭既是刘氏家族的祖先祭祀活动,也是地方民众广泛参与的民间神灵祭祀活动。
三、太公祭与刘伯温家族传说的互构性关联
家族传说是与家族发展历史紧密相关的传说,是后人对家族发展历史的口头叙事,是保存在人们记忆中的血脉传承史。家族传说的产生通常是伴随着家族的产生而产生,为家族的发展提供解释,同时在历史的发展中,会根据家族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被不断建构。在历史的发展中,刘伯温家族产生了大量的传说,其中卜居武阳、毁家救人、天葬坟以及刘伯温系列传说等重要家族传说代代相传。如果结合刘氏家族发展历程会发现,这些传说与刘氏家族特定的发展时期、重要人物都紧密相连。
历史上刘伯温家族传说的产生,从目的上看主要是为家族发展寻求合理的解释,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让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祖先再次回到族人的记忆中,从而实现家族历史的良性传承。刘伯温家族传说能被一代代地传承下来,从途径上看,一是作为一种口头传统,并通过书写的方式,写入宗谱,进行记忆和传承,二是与太公祭相结合,通过年度祭祀礼仪实践,将口头讲述转化为真实的可体验的礼仪实践活动,让人们在跪拜、进献等身体实践中加深对家族传说的感悟和理解,从而实现家族历史的有效传承与延续。
综上所述,太公祭与刘伯温家族传说的关联,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刘氏家族传说为太公祭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成为太公祭礼仪行为的内在精神源泉。二是太公祭作为一种祭祀仪式行为,为刘伯温家族传说提供了实体依托。通过太公祭,人们将那些口头讲述的家族历史转化为可操作、可展演的礼仪实践。仪式中精美传神的祖先彩塑、丰盛的三牲祭品、缭绕的香烛,加上人们虔诚的跪拜,这一切都是在重现家族历史。多一次祭祀,多一次跪拜,人们对家族史的烙印就更深一层。可以说,神圣的祭祀能让家族传说再次获得生命活力,并让这些家族传说渗入族人的血脉当中,强化他们对家族历史的记忆。因而,在刘氏家族发展历史中,太公祭与家族传说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两者的巧妙结合,相互依赖,相互推动,为家族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精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