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作画释君忧
2016-11-27杨孟冬
■ 杨孟冬 黄 杰
刘基作画释君忧
■ 杨孟冬 黄 杰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各地举旗起事力量风急浪高,朱元璋集结的农民起义军便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股力量。刘基,这时候就在朱元璋的麾下做谋士。
起初,朱元璋的义军数战数捷,势力发展很快。可后来,接连打了几次败仗,一下子减弱了兵将的士气。一些兵将的意志就开始动摇,有的索性逃出军营另谋高就去了。这当然是对朱元璋极为不利的事情。但是,刘基却没有弃主而走,依旧不离朱元璋半步。朱元璋不解,便问:“你为何不走,难道你不怕跟随我成不了大事还丢掉了性命?”刘基从容答道:“要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可我不能因为害怕就自逃性命而放弃了最起码的忠诚!”朱元璋听后紧紧握住刘基的双手,热泪盈眶,感慨万分。
刘基的言行,让近乎颓靡的朱元璋精神大振。继而,在刘基的建言和谋划下,朱元璋制订“灭元方略”,重组军队,加强训练,凝聚军心,鼓舞士气,重整旗鼓,度过了建军以来最为危机的时刻。之后,朱元璋视刘基为“股肱”,将他当成最可靠和贴心的谋士。
公元1368年,历经十余年征战的朱元璋终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称帝,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登基之后,朱元璋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三年后,朱元璋加封功臣,刘基以开国元勋封“诚意伯”。也就是在这一年,朝中有人提出应该考虑对功臣的近亲进行封赏。朱元璋几乎没有思索,就颁了圣旨。
然而,朱元璋的这一举动,却引起了一场波澜。朱元璋的亲戚、朋友,一时间纷纷提出要求“册封嘉奖”。甚至还有他的乡亲,因为此事而不远数百里赶到了京城。这就让朱元璋作了难,他有心找刘基商议,又恐怕刘基会误解,认为是自己非要这么做。经过再三考虑,朱元璋很谨慎地作了一个决定,即命陆科给事中先摸个底,看究竟有多少人能达到受封条件。陆科给事中明白皇帝的意思,也就不敢声张,只是暗暗粗略统计了一下,就有数百号人符合封赏条件。
奏折呈上,朱元璋一看就皱紧了眉头。如若进行封赏,这叫“无功受禄”,显然说不过去,群臣也肯定不服;如若不予封赏,亲戚朋友便会骂他六亲不认,不念乡情!朱元璋为此纠结不定。
这些,刘基当然看在眼里,他心里也知道皇帝着实不好面对这一难题。作为朱元璋最尊重、最信任、最有智谋的大臣,刘基当然不会不予理会。即便皇帝不征求他的意见,这时候他也应当及时站出来。刘基是聪明人,他早就进行了一番深思熟虑。接连几日,刘基每天都是很晚才睡觉。原来,他精心画了一幅画,并且要趁皇帝心情最不悦的时候呈给皇帝。
这天退朝后,刘基有意迟走了一会儿,把事先掖在衣袖里的画让侍臣呈给皇帝。朱元璋打开画卷,只见画面上画着一个仪表堂堂的壮汉,其发乱如麻,且被分成十几束歪歪扭扭的立着,每一束上皆戴着一顶乌纱帽。一开始,朱元璋还以为是刘基见自己心情不悦,特意以画让他取乐。可仔细一想,刘基并不擅长绘画,而此画内容又甚是特别,绝不会是单单让他解闷儿,这其中一定另有道理。朱元璋再三端详,猛然如梦初醒,惊叫道:“诚意伯妙啊!”
原来,刘基送给皇帝的画卷中的乌纱帽即“官”,发即“法”,深入理解就是职官多了法纪就乱了。朱元璋转忧为喜,即刻召见刘基,并说:“好个刘爱卿,奇思妙想,一画释君忧啊!”随后,朱元璋特颁圣旨:“只封功臣,不封亲朋。”
刘基“作画谏言”一事,在明朝初期被传为佳话。
(责编:许树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