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构建的探讨
2019-12-22韩静邹平市黛溪街道办事处
文/韩静,邹平市黛溪街道办事处
近年来,我国循环农业经济随着现代科技成果的提高及不断的生产实践,循环农业经济在我国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得到运用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例如北方“四位一体”模式。遵照生物学规律,围绕物质能量的循环模式,将单一的养殖、种植生产模式转变成了符合生态模式。因此为了促进循环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以下就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分析。
1 循环经济的概述
循环经济的思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的美国。经济循环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用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形式来代替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能源及其废弃物进行充分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把经济活动捆绑。我国在以国家环保与管理部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进行经济建设”的号召下,社科研究与环境保护部门加大了对循环经济的理论探索及集中于工业与社会领域实施。循环农业也随之提出,其以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高循环为特点的生产方式,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来打破产业基础薄弱、制约因素,最终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主要是指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引入农业生产的过程,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生产与建设中的应用,是协调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举措,是建立在环境保护前提下,以更低的资源消耗,更多的劳动就业为目标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它遵循经济活动的规律,同时遵照生态环境的保护准则,将经济效益作为发展目标,以绿色环保作为思路,将可持续发展贯穿于经济评估与产业体系构建的整个过程中,遵循资源利用减量化(Reduce)、产品再使用(Reuse)、废弃物再循环(Recycle)、回收再利用(Recovery)、再制造(Remanufacture)的“5R”原则。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贯彻多层级循环利用的方案,以环境友好作为指导方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生态化、绿色生产模式的转变。采用资源利用的反馈式流程,将农业经济活动组建成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模式,有其开采率低,利用率高,污染排放低的特点。它同时也对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并严格遵照生态系统的规律,并引入现代工业技术与环保技术,促进资源的梯次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的有机化发展,贯穿了环境保护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3.1 循环农业经济认识问题。由于循环农业经济理念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经济发展理念,关于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而农村地区缺乏网络信息传播,导致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对循环农业经济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农民的农业经济“创富”心理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上,盲目追求近期利益,一味的索取农业资源,造成资源浪费,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3.2 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制度问题。虽然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但由于其中部分条款的概念以及方向较模糊,并不能实施有效的分段治理以及末端管理,与当前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不能达到协调、一致。
3.3 市场问题。循环农业经济建设与市场密切相连,消费者目前并不了解农业环境污
染的严重程度,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等方面知识,导致消费者并没有形成明确、正确的农产品选购判断能力,结果导致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与市场缺乏联动机制,并不利于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
3.4 技术问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没有固守不变的模式,要求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展开进一步的发掘,产业链运行则要和生态、环境、农业经济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发展。但现阶段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发展建设过程中,实际开发利用阶段和实践操作起来还非常薄弱,尤其是技术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支持。
3.5 资金问题。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这一经济建设初期所获取的经济收益并不明显,但在生态环保这一社会利益层面却具备很大的价值;由于部分工作人员还没有认识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企业没有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进而导致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难以顺利进行。
3.6 服务问题。因为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具备很强的延展性和连带性,因此其对配套服务也具备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市场销售阶段的服务,紧紧凭借农民是很难有效处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构建专业的农业经济团队和市场流通工作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保障现代农民的经济利益。
4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构建的策略分析
4.1 加强对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宣传。作为农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只有让农民树立正确的循环农业经济意识才能从本质上推动其发展与进步,所以做好宣传成为了当前的关键所在,尤其近几年网络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促使网络、电视、广播等成为了主要的宣传媒介,加强对其应用能够让农民对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有所了解。除此之外,通过宣传的方式还可以进一步改善消费者的消费观以及发展观,能够注重绿色消费与健康消费,为构建可循环生态系统奠定基础与保障。
4.2 加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技术的创新。要想真正构建全面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那么则离不开技术与人才,需要从现实出发,结合当前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后期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政府部门还需要认识到在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中技术与人才的重要意义,加大资金投入,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平台,当然政府部门需要引导社会各个行业参与其中,形成良好的氛围,促使农业经济打破传统的局限与不足,实现创新与变革。与此同时,需要对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加以挖掘,分析农业生态的潜力,创造农业经济。
4.3 完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制度。制度的权威性与强制性是构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够为后期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与保障,并且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农民群众对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意识强化,积极提高其主体责任,为阻碍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构建的行为加以惩罚。在2012年我国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在次年颁布了《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在2015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制定了前进的方向,但是笔者认为,在新时期,还需要针对现实加以分析与考虑,针对性的提出各项要求,完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制度。
4.4 制定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模式。在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中最具效果的模式便是产业集群模式,尤其在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下,还需要不断完善与变革,首先要将各类基础设施、设备等加以完善,当地政府部门要根据情况投入资金,制定有效的优惠政策,为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奠定基础,开创平台;其次是需要构建循环农业生态园与销售、生产等环节的发展体系,这样方可保证循环经济各个环节的有效利用;最后是需要将集中生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构建农业生产环节之间的关系网络,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压缩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为了促进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应加强循环农业经济的观念,大力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科技,加强循环农业经济的法制建设,建立农业产业集群模式,有效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