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梯事故主要危险源的分析
2019-12-21刘茜薛建敏
刘茜 薛建敏
1.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 河南郑州 450000 2.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长垣分院 河南郑州 450000
人们生活中电梯是比较常用的基础设施,为人们节省体力以及节省时间带来了很大方便,但是近些年的电梯事故也常常发生,对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对电梯事故的原因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对实际电梯的安全运行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1 电梯的主要结构和故障动作原理
1.1 电梯的主要结构
电梯的结构根据驱动方式不同就能分成不同驱动类型,主要有曳引驱动以及液压驱动和卷筒驱动等,较为常用的以及比较安全可靠的就是曳引驱动,在提升的高度上也不会受到限制,在速度上也比较容易控制。在这一类型的电梯提升机构当中,钢丝绳悬挂在曳引轮绳槽中一端和轿厢相连接,在另一端和对重进行连接,曳引轮通过和钢丝绳间的摩擦力,进而来带动电梯钢丝绳驱动轿厢升降。电梯的轿厢是关键部分,是装载货物及乘客的,通过骄架以及轿厢体所构成,骄架就是轿厢的承载结构,轿厢的负荷是通过它来传递到曳引钢丝绳的。在安全钳动作以及蹲底撞击缓冲器的时候,需要承受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所以轿厢架的强度要
求就比较高。轿厢是封闭围壁,除了必要的出入口以及通风孔没有其他开口。除此之外,还有导向系统重量平衡系统,曳引系统,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电力拖动系统。
1.2 电梯故障动作原理
电梯自身有着安全保护的装置,所以在出现了故障的时候,就会产生动作程序,这能在一定程度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从电梯的安全系统来看,主要由限速器以及安全钳和缓冲器等部分所构成。在电梯存在着超速以及失控的问题时候,限速器安全钳就能使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从而位置静止状态,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人员的伤亡以及设备损坏。安全保护系统当中的光幕是感应保护装置,是电梯近门安全保护装置,电梯自动关门的时候能防止人和物品夹伤损坏。
2 电梯使用中的危险原因
2.1 乘客的乘梯行为不够安全规范
对于中国百姓而言,电梯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不像国外许多国家有着丰富的工业化经验,所以国内人们对于电梯乘坐的基本知识不够了解,或者缺乏安全使用电梯的知识,缺乏安全防范的经验,没有养成好的乘坐电梯习惯。
2.2 电梯设计、制造方面的原因
20世纪初,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首先开始装用电梯,限于当时的技术,国内的电梯都是由国外引进的。直到1953年,我国才逐步开始研制自己的电梯。限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
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电梯行业发展落后。90年代出厂并使用的老式电梯,由于当时的国家标准及相应的行业规范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虽然符合当时的设计要求及标准,但是按照现在的国家标准来看,当时设计的电梯存在不少缺陷,而这些缺陷往往是造成电梯事故的罪魁祸首。
2.3 电梯安装方面的原因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电梯安装要由具有相应安装资质的电梯安装队伍承担。不具备相应安装资质的队伍一律不得参与电梯的安装、维修和改造。但实际电梯安装工程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严格按照要求作业,有些工程被资质不够的安装队伍承担下来,甚至有的工程被层层转包。易造成安全事故,而安装完的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无法得到保证[1]。
2.4 电梯使用与维护保养方面的原因
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落实的不到位,这也是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这往往是由使用单位对电梯安全性的不重视而造成的。例如,电梯无专人负责,电梯司机离职后,未及时聘任新的电梯司机,对讲室值班人员随意脱岗等等。有的业主装修采用电梯运送装修所需物品,造成操纵盘的损坏,为了避免赔偿,不上报使用单位,甚至有的为了方便运送货物而打碎消防开关的玻璃罩进而使用消防开关,这都埋下了安全隐患。
3 电梯维护管理的事故防范措施
(1)建立完善的电梯管理维护制度,因为电梯类型不同,特性不同,所以在制定电梯管理维护知识时,要全面考虑电梯的客户需求,使用状态、运行强度、电梯的耗损情况,对各个零部件进行分门别类管理,用以规范电梯维保的工作内容,提高维护效率。电梯维保内容、规范电梯维护周期、明确电梯维护工作流程,制定相关的检验标注、根据电梯零部件损坏情况分类维护更换,降低电梯使用中的事故发生率。
(2)电梯的生产厂家要能和当前的发展形势相结合,在电梯经营的观念上能及时转变,要将顾客的安全作为生产的基础,加强售后服务工作的质量提高。在对电梯的维护以及保养方面要加强重视,不断提高维护保养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在电梯生产的安全管理方面要能加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电梯的安全运用。
(3)电梯安装作业前,安全员应当根据安装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并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结果识别潜在的事故或隐患,组织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安全应急措施。安装队长应组织员工到现场进行开工前的安全教育,请安全员把现场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情况告诉员工,明确此次作业现场的风险是什么?工作中怎样防控,紧急情况下怎样处理等。
(4)提高电梯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保证电梯运行安全可靠,需要选购品质卓越的电梯,选择具有安装资质安装队伍安装,得到专业电梯工作人员的技术支持。如果电梯工作员缺乏职业性,或者责任心不够强,没有参加专业培训,那么就很难做好本职工作。所以,电梯的使用单位和电梯维护保养公司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增长专业技能强度,拓展知识面。
4 结语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只有理顺电梯行业各个环节责任义务,落实电梯安全主体责任,改革、完善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模式,每个环节尽职尽责,才能降低电梯事故的发生率,才能在公众面前树立正面形象,才能使电梯行业步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