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探索
2019-12-21王密娇福建省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
文/王密娇,福建省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课堂,使学生充满兴趣地探究教材中的知识,促进他们语文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有效运用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1 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的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识字教学环节,阅读教学环节和作文教学的环节中引入信息技术的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首先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比较复杂的教学活动。由于汉字在音形和意上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将汉字的拼音不收以及结构框架展示出来,实现学生在自主选择基础上的学习,跟随教学课件进行读说听写的练习,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其次是在阅读教学的环节,阅读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大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信息技术的环境,帮助学生充分的感悟搜集和分析课文的内容,实现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当正确指导学生的朗诵练习,通过创设情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后是在作文教学环节,教师应当进行大胆的创新。实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打草稿写文章,还是检查语法等环节,都能在计算机上进行。与此同时还要使用电子媒体的写作工具,让学生能够使用图像和声音等各种形式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
2 运用信息技术,重现场景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必然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它必将是促进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与革新的一个主要因素,能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不丰富,对于有些课文所涉及的相关背景如果缺乏基本的储备,对课文的理解则可能出现障碍,而教师适时的背景介绍就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文章时,这些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对其没有感性的知识储备,如果仅仅依靠课堂上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教师可剪辑影影视片段,用信息技术让课文情景再现:呈献圆明园的辉煌以及被侵略者掠夺的情景,再现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的热烈氛围,展现五壮士的英雄气概。这样,利用信息技术来重现当时的场景,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3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教学
任何学科都有重难点知识,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传统教学模式下,重难点教学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或黑板的板书来进行,这种机械而单一的方式略显单调而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将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大大有助于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七子之歌》的重难点是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搜集那些富有感情的朗读作品,并附以影像资料,让学生欣赏,逐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4 利用多媒体拓展课堂,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计算机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比较清晰直观,用其他知识引出课文还适当让学生了解一下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宽了课堂内容,一定程度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还能利用丰富的图文、多彩的颜色来进行教学,让课堂生动有趣,解决教师口头讲解、学生想象力不足的情况。这里以小学二年级课文《找春天》为例,许多城市里的学生接触自然景象比较少,可能会对春天的景象概念比较模糊。教师制作这一课文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使用如山水相间、溪水潺流、百花盛开的图片作为课件背景或者课文引子,引领学生对春天的景象有个初步的印象,能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素材和空间。讲解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时可以配一幅小草发芽,大地被绿草覆盖的图片来向学生展示;讲解到“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时可以使用小花点缀草坪,然后百花盛开的图片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启示;讲解到“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甚至还可以用小溪流动的图片配上溪水流动的音频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的双重体验。这样边讲解边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内容展开合适的联想。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就是把前者自然地融入到后者中去,对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