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9-12-21王娜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文/王娜,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早在20纪末期,专题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领域就得到应用,但是此时的应用没有十分广泛,直到21世纪后,高校进行教学改革,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课)得到良好发展,尤其是在理论课的课时出现压缩现象之后,这就需要在原理课的教学方法中进行一定地整合和调节,而专题教学方法的优势及能够凸显出来,提升了原理课的教学质量,如今已经是高校中推广、使用的有效方法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是绝对和相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阶级性的高度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也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论对社会实践,还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水平方面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首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带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带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带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其次,要求研究生导师必须承担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发表高水平理论研究文章。最后,探索形成“动车组”式专题研究教学法。推进“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专题教学与保持课程体系完整性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实现教师科研教学与学生学习研究相融合,从而提升教学实效性。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3.1 指导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过程中,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理支撑,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一方面,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学科建设中的方向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大学生思想中的困惑和关心关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以此为抓手开展学术研究,凝练学科方向。另一方面,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积极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 优化教学内容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处理人际关系? 作为一名大学生怎样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如果我国不坚持目前的基本经济制度,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等等。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任务分解,分别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程来承担相关问题的解答任务,并挑选骨干教师录制 20 分钟的微视频对这些问题进行精讲,达到释疑解惑以培养学生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目的。
3.3 塑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人格塑造和培育的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既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也可以保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健康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等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讲马克思主义的故事,使学生易接受、易认同。其次,开展“品读马列经典,坚定理想信念”讲读比赛活动。通过教师集体研讨,为学生推荐 8 篇品读篇目,包括:《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致父亲》《共产党宣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邓小平南方谈话》《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通过品读马列经典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经典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不懈探索真理的精神境界,从而更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最后,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和微博、微信公众号、APP 等与学生开展讨论、评论、转载等互动交流活动,实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的有机结合,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学习、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氛围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舆论导向,让大学生在各种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四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