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农产品电商发展策略研究
2019-12-21张臻杨雨晓山东师范大学
文/张臻 杨雨晓,山东师范大学
1 农产品电商概念
农产品电子商务简称农产品电商,是指通过电子商务手段,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广、销售农产品及生鲜产品,如五谷杂粮、生鲜果蔬、有机食品、地方特产等,通过网络收集客户需求信息,由农产品生产基地供应农产品,最后依托当今高效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为用户及时提供优质农产品的新型商业运作模式。
2 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便以农业作为立国之本。由于国家对于农业的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以及当前城市化不断加快,我国农产品市场逐渐呈现出区域供求不平衡的状况,农业市场当面交易的传统方式不利于农业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发展,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带动农产品销售现代化、信息化、高效化是新时代对农业的要求,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计划,以网络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发展,“互联网+农业”因此诞生。
据工商部《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截止2017年底,全球网络购物用户达5.33亿,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53.3%,农产品电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有效缓解了农民“卖难”问题,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商共有5种销售模式:C2B/C2F(消费者定制模式)、B2C模式、B2B模式、F2C模式、O2O模式。
3 农场品电商发展中的优势
3.1 政策扶持
201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从多个方面鼓励和扶持电商企业发展,促进现代物流系统和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支持涉农电商平台建设政策,进一步增进了对互联网+农业的关注,以现代化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与流通,加快农产品市场的升级改造,把培养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农业发展增收的新方向。
3.2 互联网技术发展
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体系以及全国物流网的建立与发展为农产品电商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
3.3 获取信息及时,有利于策略的有效性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市场信息复杂多变,尤其是农产品本身差异化小、品牌少、竞争力不足,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可以获取最及时、有效、全面的市场信息,有利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平台维护者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了解全面信息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及时把握市场,以利于最优化管理经营策略的制定与实行。
3.4 农产品电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利润
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生产投入成本、中介环节费用及附加成本等,增加农民群体的利润,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易形式,有利于精准定位客户,匹配供求信息,还可以全面了解市场趋势,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4 农产品电商发展中的问题
4.1 电商专业人才缺乏
农村地区难以培养、吸引、留住专业的电商人才。当前专业电商人才需求急剧增长,平台运营、美工设计、数据分析、网站建设与维护等方面都需要电商人才的参与,而农业产业状况、农村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状况等都难以吸引、保留年轻群体,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招不到足够的专业人才、电商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偏重理论而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电商从业者的能力水平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以致从事者鱼龙混杂、电子商务行业就业压力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环境较差、传统观念束缚等都是摆在农产品电商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4.2 传统农民难以迅速转型为信息化新型农民
互联网技术在当今社会得到迅速普及,网民数量每年呈现大幅度增长,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但网络通讯技术、移动终端与数字货币等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较低,我国农业从事者大都呈现年龄高、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思想观念传统的特点,难以实现农业的高效率、信息化、市场化、技术化。“互联网+农业”要求农民转变思维方式,实现科学种植、学会网购网销、提高社交媒体传播能力、实现农业产业改革。
4.3 农产品具有周期特性,存在时间空档期
农产品本身具有区域、生产周期、种植条件等因素带来的局限性,网络市场能提供的商品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尤其是城市地区市民的需求,且农产品在生产链上属于低端商品,附加值低,以致农产品销售相对利润低,收入不容乐观。
4.4 物流问题
4.4.1 道路交通运输不便利
农村地区多为小户型个体经营,农民生产经营规模小、布局分散,地形复杂,导致农产品收集、运输成本高,加之道路路面状况较差,使得很多企业及政府部门不愿花费大量精力、财力在农村的基础道路建设。
4.4.2 生鲜冷冻运输成本高
农产品包括生鲜果蔬、五谷杂粮等,具有新鲜度要求,而生鲜的冷冻运输成本相对其他商品的物流运输成本偏高,尤其是在道路交通条件差、地区偏远、农产品分散的情况下,如何尽量优化物流运输渠道、规划农产品运输路线、提高生鲜产品保鲜技术、减少物流运输成本仍是重要问题。
4.4.3 缺乏专业物流人才,资源整合程度低
近些年来电子商务行业迅速发展,但物流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围绕物流方向的科研仍处于初级阶段,专业人才匮乏,以致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符合当地地理、商品等具体条件的物流运输体系,严重影响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转型。
4.5 信息技术落后
农村地区电脑及网络普及率低,对农产品市场信息重视程度不足,市场供应与需求不对接,农民难以把握农产品销售的最佳时机致使某些农产品白白丢弃的等现象的发生。推动农产品销售的网络化、现代化需要农业从事者学会全面准确的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找准市场定位,把握销售时机,实现农产品网销。
4.6 农村消费观念、方式落后
农村地区商品交易多为市集交易、实物交易、现金交易,数字经济普及率低,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易受低价诱惑,对网络交易存在不信任的情况,影响网购、网销的学习与推广。
4.7 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观念
农产品商品同质化严重,优质品种种类少、种植范围小,以致大部分农业从事者提供的商品没有任何差异,并且农业个体户居多,个人所能提供的商品数量有限。传统农业从事者缺乏品牌概念,没有商标意识,不知道如何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网络推广较为困难。
4.8 农产品质量评判标准缺失
农产品质量存在优劣差距,其尺寸、成熟度、新鲜度都存在差异,目前市场上顾客在挑选农产品时大都凭借主观意识,没有客观标准来评定商品的质量等级,在网销时难以给顾客准确的商品定位。
5 创新策略
5.1 加大农产品电商宣传力度
在农村地区,网络技术及移动货币普及率低,传统农业观念根深蒂固,农业工作从事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触互联网技术的程度低,接受新技术、新思想相对较困难,加大农产品电商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群体学习并参与到农村电商这种新型农产品销售模式中,加快农业产业的信息化、技术化、现代化转型。
5.2 提高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管理水平
农产品电商平台作为农产品网销的专门平台必须符合农产品销售特点,界面操作等尽可能简洁明了以便于农民群体的使用与操作;电商平台的设计要具有前瞻性,要能够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交易纠纷、技术故障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平台的交易与管理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符合新时代农业销售的发展,符合新颁布的电商法条目;农产品电商平台要能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5.3 建立先进的农产品物流运输系统
要建设符合农产品运输的专业物流运输体系必须加快农村地区电商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村镇物流中心设施,对区域农产品的仓储、发货、物流等进行统一性、标准化管理,以提高农产品网销的运输效率;要加强农村地区道路基础设施的建立与维护,提高农村地区道路的通畅性,增加多种农产品运输方式,引入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为农产品网销奠定坚实基础;引入第三方物流平台,提高农村物流的配送质量与效率,减少物流磨损与运输成本;优化农产品运输路线,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当地地理状况的物流运输体系。
5.4 培养、吸引高素质电商人才
首先,对于当地农业从事者应逐步普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网络知识及农产品电商的宣传与推广,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体对现代化技术的接受程度;再者积极引入专业电商人才,在电商平台运营、网站建设、电商美工、数据分析等方面增加专业人才,政府可与高校合作,鼓励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基层积累经验,参与平台的建设与运营。
5.5 打造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有利于农产品网销的推广与宣传,集中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产品品牌在消费者中的普及度,使消费者能买的放心,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打造高质量的绿色农产品品牌,从源头加强农民群体的标准意识,提高农产品质量。
5.6 加快专项立法,建立合理衡量标准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行业虽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仍没有系统全面具体的法律约束体系,存在法律漏洞,尤其是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加快立法步伐,针对农产品电商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农产品电商平台的规范化发展,以建立健康、有序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其次要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健康、绿色、高效的农产品网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