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2019-12-21张梦洋郑州师范学院
文/张梦洋,郑州师范学院
1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学生更加活跃,“00后”的特点更复杂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以及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影响下,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日益觉醒,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自我本位意识得到高扬,人的个性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更多的发挥。但他们对人生的追求更加务实,把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丰厚的物质利益回报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这些学生大多属“00”后,性格活泼,崇尚独立,思维活跃,充满自信,好奇心强,勇于竞争、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分张扬自我和追求个性的缺点,部分学生缺乏信仰、理想和集体观念,功利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缺乏挫折锻炼。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更是污染着与之接触的当代大学生的心灵,使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1.2 就业形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压力愈加突出
就业工作成为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如何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就业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20万人,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将是本世纪初的8倍。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学生管理和高校学生就业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与结果的两个方面,将学生管理和提高高校学生就业力有机结合,是对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力挑战。
2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式亟待改善
当前,很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忽视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靠经验行事,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仍是沿用传统的模式,以学校为主导,以老师为中心,采用法官式、警察式或保姆式的刚性管理方式,强调纪律性、组织性与服从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压抑了学生的自立性与创新性,使学生失去了自我塑造、自我管理的机会。
2.2 服务意识有待强化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有其自己的独立个性,也需要被尊重和理解。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及其他学生管理工作者,很少注意这一点,“重管理,轻服务”在各大高校盛行。在这种管理的约束下,高校学生就好像是生活在襁褓中的孩子不能独立,个性得不到发展,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是教育、管理与服务三者的有机结合,应重视并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愿望,将管理变为更深层次的服务,由管理育人向服务育人转变。
3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能动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才的多样化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的差异,还包括其内在性格、气质、爱好等非知识因素的差异。以往的高等教育更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较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大力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通过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来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之才。
3.2 进一步统筹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提高学生工作体系的整体效率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把事物看成整体,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成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合的要素,重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高校的学生工作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学生的问题往往不单涉及某一职能部门,有时经常会同时涉及到几个部门,这就需要按照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原则进行统筹、协调,科学合理的整合学生服务管理工作机构和队伍。
3.3 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
面对扩招,学校管理人员要有心理准备,随时准备迎接挑战,做到这些的前提必须是学校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水平。从而,学校应投入精力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相关管理人才队伍,改革现代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人员是专业的,学校应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注意其专业化,在招聘过程中也应更看重人的专业和素养。学生管理人员要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自己在工作中的问题和难处,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管理工作是繁杂的,要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归属,才能提高管理效率,为了配合有效地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学校应积极推广现代化管理,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趋于科学化与专业化,让管理者们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总结创新,捋顺工作中的机制,以人文本,满足学生需求,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创和谐高校学生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