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分析
2019-12-21吴锐
吴锐
(山大鲁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内控是现代化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针对规范公司经济业务,加强内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关键部分,由于其流动性不好,投入以后对公司造成较长时间的制约,可否更为高效的控制固定资产,预防固定资产控制风险是企业得到长远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内控视角着手,探究公司固定资产控制风险以及防控策略有着显著的现实作用。
一、企业固定资产控制的现状介绍
固定资产属于企业在特定时间内,为其生产运营工作带来基础条件且具备的非货币性资本。通常情况下,企业中存在的固定资产价值均很高,资产总量与类型也很多,资产占比很大。从资产结构而言,固定资产控制方面的投资、折旧与更新维护均对公司资产损益产生较大影响。管理阶段,固定资产控制所包含的内容有固定资产范畴与计价、档案创建和维护、资产采购与处理、资产盘点、财会核算等。伴随企业的持续经营,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的投资也将更高,如此就提高了公司管理难度。就目前公司固定资产控制情况来说,很多企业开始产生管理问题,像账实不符、分类不规范、折旧处理不标准、资产价值评价准确性较低等,引起管理方面的混乱。对于这类问题,许多企业已经采用了措施,比如采用信息系统促进资产动态控制、通过引入科学的统计法得到高效的资产控制等,获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固定资产控制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研究怎样完善固定资产控制,防范固定资产控制风险,其有显著的必要性。
二、公司固定资产控制中常见的风险介绍
(一)投入决策风险
固定资产投入决策直接决定了公司资金应用的高效性。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公司生产与投资部门要定时根据公司要求编制固定资产需求报告,在通过规范化审批过程后,购入资产[1]。但是,往往因为管理人员思想和相关员工素质制约,固定资产投入可行性探究不全面或投公司负责人所好而形同虚设,最后产生以下情况:
1、公司固定资产要求预算超过公司筹资水平造成项目半途而废。
2、公司自有经费不够,对外融资额太高、筹集资金较高为以后运营带来财务风险。
3、公司错判形势,极度扩张而造成产能过剩,固定资本闲置。
(二)购置与验收风险
固定资产购置与验收主观因素干扰很大,如果缺少详细购置方案与审查机制,容易产生盲目采购与重复采购的情况。如果没有根据资产取得的方式来设置验收程序,会造成资产流失或信息失真。
(三)资产使用、维护、更新改造风险
如果资产未按操作规程使用,缺乏保养计划,且需要校验的设备未按规定年检,会减少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增加维修成本,生产的产品残次率高。如果使用的设备更新改造不够,可能会造成企业产品线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但是过度改造也会造成浪费。
(四)资产盘点处理风险
就目前来说,有的公司存在一定的账实不符,账面虚增或是核算不完整等情况经常出现。这些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部门之间缺少良好的交流,资产专业控制中心在对固定资产处理或是转移后并没有及时告知财务中心,各部门间的交流存在明显的时滞性[2]。另外,资产调拨的手续处理不及时,并且调拨过程缺少监督与跟踪制度,资产交接手续不齐全,也会导致资产账实不一致。再者,有些员工岗位调换后的交接任务未做好,如此就会导致资产管理过程混乱,促使账实不符情况更加严重。
(五)资产处置风险
资产处置时没有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有关人员徇私舞弊,导致资产流失,公司利益受损。
(六)制度建设不健全
由于制度方面的不足,导致制度缺少执行力。一方面,不健全的制度不能完善固定资产控制过程。企业未建立出健全的固定资产控制制度来细分管理过程,所以出现了固定资产的粗放式管理。尽管部分企业建立了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条例不清楚,无法起到良好作用,造成管理过程浮于表面。另一方面,缺少责任追究机制。会计工作者在记账时不认真,账目录入不标准,导致会计工作产生错误,若有相应的制度完善,违背制度的人将会受到一定惩罚。但事实上并未惩处当事人。
三、内控视角下公司加强固定资产风险控制的策略
(一)提升风险意识,加强风险评价
公司管理者要形成固定资产控制的风险意识,重视管理过程风险因素评价,避免企业由于固定资产控制不当而导致损失。如在管理过程如何规范机器操作,避免操作失误而引起各种损失;又如技改,加大生产规模,要求及时提升机械设施的规模、性能以满足生产需求,此时企业必须进行技改评价,避免由于固定资产投入失误导致企业蒙受损失。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形成风险控制意识,重视风险评价,发现风险因素要立即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扼制在萌芽状态,尽量避免企业由于固定资产控制原因而受到损失。
(二)规范管理机制,执行风险防控点
固定资产无论是在采购、验收、使用或是更新、清查、处置方面,均需要多种管理机制,且应规定相应的责任追究条款。如此有助于固定资产的控制,还有助于固定资产的风险防控,进而令各部门有效牵制、协调,保证账物相同,充分突出固定资产购置、领用、保护、清查、处置机制。多数时候,并非公司员工不遵循管理机制,而是由于企业无法提供可行性的固定资产控制机制以供资产应用、管理者办理各项业务[3]。首先,企业要妥善协调资产控制者与采购、验收以及应用部门的相互协作与相互监督关系,一同落实公司固定资产控制职责,令采购部门、验收部门、使用部门在工作时有章可循、有规定可依,让大家共同注意固定资产应用状况,为公司的固定资产控制出谋划策,提高公司固定资产的应用价值和效率。其次,固定资产的维护。公司固定资产的维护应与性能检测相融合,调理应和功能提高相融合。专业人士在日常维护设施的基础上,要检测设备是否有功能缺陷,发现不足提早维修,预防风险。在调理时应考量平常设备运行时的问题,趁维修机会考量是否进行相关改善,进而使之满足产品加工销售要求。再次,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清查机制。清查是固定资产控制的关键办法之一。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而且通过清查等办法保证其安全完整。清查时应关注像计算机、数码相机这种移动性强且宜改变配置的产品,避免丢失和偷梁换柱。此外,有些固定资产价值降值迅速,通常与账面记录不相同,企业应当以固定资产清查途径保障资产账册记载和实际相符。最后,固定资产的报废必须经过鉴定论证及上级审批,财务部门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三)强化内部监督
公司内审部门属于公司内部监督的重要职能中心,内审部门应严格落实监督职责,强化对每个部门的内控落实状况进行审计,尤其是对固定资产控制的薄弱环境进行内审,在内审时如发现不足提出优化意见,并监督责任部门贯彻落实。除此之外,企业必须建立畅通的报告缺陷的渠道,以鼓励员工发现报告内部控制的缺陷。
(四)盘活闲余资本,提升资产应用效率
1、定时清查机制。固定资产应用与保管部门应定时清点固定资产,要提前建立好清查方案,规范记录清查表格,而且要建立清查报告,且对现有资产的具体状况入账,定时和账务核账,保证账实统一,避免固定资产浪费。
2、资产效能控制。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能够采取信息化与网络化方式来监督与管理固定资产,认真区别备用资产和闲置资产,管理备件总量,设置资产报废处置规定,提升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制定经济效益研究评估体系,便于提升固定资产的运用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在公司资产中占有较高比重,保障固定资产安全、齐全,提升固定资产应用效率和价值,是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目标。公司固定资产的各项内控管理机制是否齐全直接影响到其固定资产的控制情况。为此,公司实行固定资产内控工作时,应基于固定资产控制的薄弱环节,对于固定资产控制的风险点、固定资产控制权责考评体现出的问题等。公司唯有健全固定资产内控体系,增加风险意识,防控风险点,公司固定资产控制必定会取得良好效果,并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