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石油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2019-12-21张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中心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效资产经营

文/张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中心

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实现低成本发展,始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石油企业必须直面应对的重大课题。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运行的中心环节,在油田改革发展中的位置非常关键、作用十分重要,必须进一步聚焦提升企业质量效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管好家、理好财、创好效。

1 提高认识用新理念指导推动财务管理工作

聚焦高质量发展转变观念。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已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目标和追求。紧跟新时代新要求,各大石油企业纷纷提出了建设一流企业、打造时代高地的新思路和新目标,发展的高质量离不开财务工作的高质量,必须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标准,充分发挥管财理财聚财职能,拿出更多革命性措施,持续提高投入产出回报、经营管理效益、生产运行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彻底摆脱高投入、高成本、高耗能等粗放增长模式,全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降本增效、扭亏脱困。近年来,由于油价持续低位运行,各石油企业经营压力都非常大,成本居高不下及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财务管理是经营创效、扭亏脱困的中坚力量,必须牢固树立经营意识,充分发挥预算调控、过程管控职能作用,深入到生产经营全价值链中,统筹各类投入产出要素,从源头上、在运行中细化落实扭亏脱困措施,持续推进全系统、全方位、全口径、全过程成本管控,不断拓展创效空间,切实助推企业扭亏增盈。适应时代发展加快财务转型。近两年来,随着石油企业改革举措的深入推进,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和生产运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财务系统发挥的作用非常大,但也需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转型调整,针对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模式不统一、队伍结构不合理、业财融合不到位、基础管理弱化等实际问题,研究制定财务转型工作规划,厘清各级财务人员职责定位,优化调整现有岗位布局,持续深化业财融合,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加快实现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2 发挥好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作用

财务管理水平高低最终要反映到企业经营业绩上。要创新完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聚焦效益稳产、扭亏脱困等重点难点,全方位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不断提升战略谋划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为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抓好预算管理,引领价值创造。抓好预算管理是实现价值创造的源头。应充分发挥预算的价值牵引、资源配置、经营管控职能,做实做细区块、单元和管理区、专业化队伍两个维度预算,完善以油气主业为核心、其他系统为辅助的价值链传导机制,将整体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系统经营目标上,将挖潜措施落实到经营预算中,将经营成果体现在ERP财务账面上,实现系统联动、单位协同。同时,找准业财融合的契合点,持续强化滚动预算运行,深度参与到勘探开发、生产经营一体化链条中,密切跟踪各单位、各层级生产经营和预算执行情况,深挖产供销、投资成本、科研及政策等环节和领域增值潜力,对标查找价值创造洼地,组织引导各单位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全力以赴保效创效。

抓好成本经营,打造竞争优势。牢固树立经营成本的理念,持续推进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成本优化,大力培育低成本发展优势。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牵头组织作用,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站在企业层面算大账,推进全价值链管理,成本运行统筹好各层级利益,减少上下博弈,提高整体执行力,把效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管理的着力点,研究如何经营成本,做到少花钱、多赚钱、挣大钱,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精细算准投入产出效益账,打破投资成本限制、拓展评价周期,进一步落实经营决策优化机制,构建完善油藏经营评价体系,分类评价、分级管理、分类施策,从体制机制、技术工艺、投资成本等方面找出差距、落实措施,从源头上避免盲目投资、无效投资,从运行中降低低效无效工作量、降低系统能耗、降低资产占用成本,持续优化调整成本结构,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

抓好资产优化,提升创效能力。资产用好是资源,用不好就是包袱。大力组织开展资产清查、潜力调查,进一步把“家底”摸清楚,推进存量资产分类经营、分类评价,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统筹优化配置,对内促进合理流动,对外加强市场合作,充分挖掘潜力和效能,提高资产运营质量效益。抓好油气储量资产与地面工程资产匹配经营,加强设备、房屋等内部调剂和外部租赁清理,加大闲置土地退出力度,坚持自己的活自己干,最大限度增加内部供给、减少外委费用,实现大资源、大资产、大人力优化。同时,立足搞活机制、配套政策,建立财务、计划、生产、销售等多部门联动运行机制,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和优化激励政策,建立无效负效资产销号管理和督办制度,逐步实现低无负效资产出清,为高质量发展积累资源、腾出空间。

抓好风险管控,依法依规治企。财务系统掌握着企业生产经营、资金流向等重要信息,是强化风险防控的关键所在。总的来看,个别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对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合同签订、经费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监管还不到位,一些问题长期存在、屡查屡犯,财务系统必须高度重视、从严管理。强化日常监督,从业务流管控入手,明确风险防控点,盯紧关键环节,严把结算关口,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监督机制,把好财务报销结算“关口”,坚决杜绝和防止“潜盈潜亏”“账外账”“小金库”和人为调整损益等行为,确保每个岗位、每项业务都受控。强化内控管理,提升内控执行力,严把财经纪律关,把内控风险管理融入日常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向集体资产、表外资金、基层单位延伸,从“已结算业务”向“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业务”延伸,强化现场和过程检查,加强财务稽核和风险预警监测,有效防控经营风险。

3 培育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财务人才队伍

把优秀财务人才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财务人才队伍,真正成为经营管理的主力军、排头兵。提升素质能力。自觉加强财会管理、金融税收、经济政策以及财经法律法规的学习,丰富完善勘探开发、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知识,练好生财、聚财、理财、用财的真功夫,努力成为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完善财务人员培养、选拔、使用、考核机制,提高经营型、管控型、专家型财务人员比例,打造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素质过硬的财务队伍。各级管理人员也要关心支持财务人员,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通道和工作生活环境。勇于担当作为。财务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做到求真务实、精细严谨,把运营的每一笔业务都清清楚楚核算、扎扎实实分析、明明白白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发扬深潜精神,从传统核算统计工作向价值增值工作转变,深入基层一线,研究分析问题,在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现金流量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全员成本管理、经济利润管理中找到自己的舞台,全力为科学决策、经营创效、扭亏脱困服务,做到有担当、有办法、有作为。做到忠于职守。财经纪律是不能碰触的“红线”。财务人员终日与“财”相伴,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坚守“不做假账”底线,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取不义之财,不干违纪之事,不打擦边球、不碰高压线,敢于对各类违规违纪行为说不,在原则问题上敢于红脸、敢做黑脸,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真正成为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猜你喜欢

创效资产经营
如何以巡察监督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和创效能力
企业创效压力大,我该怎么办?
中科炼化:创效要坚持三个下功夫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创业创新创效的企业家 尽心尽职尽责的人大代表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