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分析

2019-12-21乔鹏程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财政局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结构性市场经济常态

文/乔鹏程,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财政局

1 引言

在当前新常态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这也是引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举措,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将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的解读作为基础,来对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实施有效性的分析。

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实际内涵

新常态这个新经济理念起源于美国,是由美国太平洋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的新观念,这一理论主要是依据西方发达国家基于资本主义下,经历一次经济危机之后而出现的一个长期经济衰弱以及高失业率的状况。而中国经济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与新常态之间正处于密切联系的状态,是一种从传统经济状态朝向新的市场经济发展状态的转变,将原来传统经济状态下粗放型、数量型的经济状态进行转变,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形成质量型、集约型、创新性的状态,而这种转变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国经济形成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规则、运行的新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的新经济结构,并不断进行演化与推进。

3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3.1 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问题难以解决

在当前新常态下,建立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中的经济思想理论下的凯恩斯主义理论经经济学,常常被运用于经济发展战略之中,该理论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主要主张的是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增加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该经济思想理论中指出了基于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向下,会对个人的一些特定行为造成制约,而其存在的核心的问题,就是有效需求存在着不足,而对于需求的侧管理所强调的内容主要是以消费、投资以及净出口来对经济实施相应的刺激,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经济的短中期调控。中国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在实施经济增长的时候所采取的刺激方式即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但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该种方式在中国经济结构之中存在的弊端逐渐出现了恶化,使得许多行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加剧的现象。但是,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的本质问题属于结构性的,也就是属于中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于高端的有效供给方面却存在着严重不足。因此,使得中国经济在实施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着各种弊端问题难以获得解决。

3.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难以获得可持续化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本身问题,就是经济发展的模式难以实现可持续化,也就是说以低要素成本来实现高投资驱动是难以获得再持续的,其具体要求就是将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这种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有效转变,进而形成一种追求高效益、节约式以及可持续性增长的经济模式,尤其是在当前中国在新常态时代背景下,劳动力、土地等各个经济要素在价格方面不断呈现上涨状况,促使中国经济在转型与升级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倒逼机制。此外,中国经济需要通过重塑驱动将对驱动的投资转向驱动的创新,而驱动实施创新的本质就是供给创造需求。而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转向创新驱动发展,这对于供给侧的创新是具有实质意义的。

4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分析

4.1 实施“供给侧为主,需求管理为辅”的经济转型模式

自习总书记于2015年11月在第十一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对中国未来经济改革基调进行明确之后,提出并执行了“供给侧为主,需求管理为辅”作为经济转型与升级的主要助力。将供给侧作为主要经济转型的模式,这就意味着需要将供给体系的实际质量与效率进行提高,但是不能放弃需求侧的管理。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中能够通过需求的侧管理来进行短期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有效的对经济中长期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这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能够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4.2 加强经济增长的布局

在实施供给侧改革部署方面,习总书记于2015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采用“加减乘除”的布局来实施供给侧的改革。其中加法布局为补短板,也就是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来降低企业成本,并对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进行了明确,其关键就是通过乘数布局来鼓励创新,推进企业发展新产业,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4.3 以减少行政性干预来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问题

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执行之中也是具有局限性的,在中国的经济市场发展中,应该尽量减少对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行政性干预,让市场化经济的作用进行更大的发挥,对于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而言,其最重要的切人点就是转变中国在中国经济改革的行政习惯的干预,转变以凯恩斯主义的思维方式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避免会出现对大多数人的利益受到触动或者可能出现见效非常缓慢的这种双重问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改革已经处于迫在眉睫的状态,因而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我们必须要端正自身的态度,不断通过结构性改革来不断进行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并坚定的坚持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方向,同时充分的将市场经济的主体活力进行激发,实现技术性人才的创新,进而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任务的完成,以此来引导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猜你喜欢

结构性市场经济常态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市场经济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政府救市是市场经济的倒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