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轨道运营中“人性化”方面的改善及对策调研

2019-12-20徐喆赵树利

卷宗 2019年33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人性化

徐喆 赵树利

摘 要:本文根据亲身实践体验和乘客们对轨道运营中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从交通标识、公共设施、特殊人群等方面进行了人性化的调研分析,目的使上海市的轨道运营更加完善,力求将“人性化”做到极致,让我们看到更美好的上海!

关键词:轨道运营;“人性化”;设施改善;公共空间;对策调研

1 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的现在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加快,轨道交通的作用愈发突出。如今,轨道交通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作为上海人,感受到了上海市轨道运营秉承“以人为本”的信念,展现着现代中国交通行业的独特魅力。

但近几年来,在假期里跟随父母去各地游玩时,特地留意了各地的轨道交通。不同国家不同地方在轨道运营中人性化方面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如北京的轨道交通:车厢内电视的显示屏清晰显示列车开往的方向,下一站到达的信息,日期,时间,星期等等指示标识、闪烁灯路线图准确告知列车信息還有到站开哪扇门的闪烁灯提醒;韩国的轨道交通:在左右两根柱子上贴着所有站点的线路图,并用箭头标示好列车行进方向,以防乘错;日本的轨道交通:东京地铁的站台上,都设有销售亭,除了出卖报纸、杂志之外,还有饮料、文具、手机充电器等,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公厕,干净,无味道,空间大并且提供手纸,其次日本厕所的另一个特点是多了一个化妆间,而我们的公厕只有一排洗手池等等。综上所述,我们小组多次亲身实践考察上海市的轨道运营情况,同时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了解乘客们对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人性化”方面的体验和感受,以及对上海市轨道运营方面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我们根据调研结果,以人性化的设计为理念,结合国内外成熟经验以及上海市的实际情况,由此提出了《上海市轨道运营中“人性化”方面的改善及对策调研》这一课题,以便为乘客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人性化”服务。

2 调查研究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此次问卷共调查了207人,有效问卷207份。

访谈调查法:发现人们大多觉得地铁设施“人性化”方面还不够完善,意见不一,对地铁“人性化”设施完善程度的认可度还存在一定差异。

3 数据分析

3.1 问题组之一:上海市轨道运营中交通标识方面问题

第1题: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乘客存在着有过乘错方向的问题,一部分不存在,少部分乘客认为有待改善轨道内指示标识。

第2题:48.79%的乘客能准确得知下一站列车到达位置,41.55%存在有不能准确得知的问题,9.66%认为有待改善。

第3题:45.89%的乘客认为轨道交通站内出口标识容易找到且指向明确,52.17%的乘客认为容易找到但部分指向不明确,1.93%的乘客觉得不易找到。

第4题:有近1/3的乘客在搭乘轨道交通时认为开哪扇门的标识明确,近2/3的乘客认为不明确和有待改善。

第5题:52.66%的乘客认为在换乘轨道交通时各路线换乘的指示标明确,4.35%的乘客认为不明确,43%的乘客认为有待改善。

3.2 问题组之二:上海市轨道运营中公共设施方面问题

第6题:45.89%的乘客认为搭乘轨道交通时播报信息的音量合适,可以听清,54.11%的乘客认为音量时响时轻。

第7题:仅少部分乘客认为轨道交通站内供休息的长椅不够用,大部分乘客认为不够用,极少部分从未使用。

第8题:29.47%的乘客在搭乘轨道交通时通讯设备(电话、网络等功能)使用通畅,16.43%的乘客认为使用不通畅,54.11%的乘客认为有待改善。

第9题:超过2/3的乘客认为有必要在轨道交通站内增添供应热水、冷水设备,少于1/3的乘客认为无所谓和没有必要。

第10题:少部分乘客认为站内的公共厕所设施使用便利,极少部分乘客认为十分不便,绝大部分的乘客认为有待改善。

第11题:少于一半的乘客认为站内标识列车到站信息及时间等信息的电子板较为醒目,多于一半的乘客认为不易找到和有待改善。

3.3 问题组之三:上海市轨道运营中特殊人群方面问题

第12题:大部分的乘客认为有必要在站内增添盲道,仅少部分的认为没有必要和无所谓。

第13题:大部分的乘客认为有必要增添残疾人和老年人专用电梯,极少部分认为没有必要。

第14题:超半数的乘客认为有必要增添多国语言报站,少数乘客认为不必要和无所谓。

3.4 开放题:请问您对于上海市轨道交通人性化运营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本次调查共收到102条轨道运营人性化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部分车内空调温度过低或过高2)高峰时期,多增加拥挤地段的班次3)老年人多了,要多为老年人考虑,如增设志愿者等4)站内的垃圾桶过少5)多些防风挡雨的装置和空调等待室6)普及开关门式自动售检票机闸门

4 研究结论

4.1 上海市轨道运营中交通标识方面的改善及对策

1)完善上海市轨道运营中标识指示,不仅仅只写明开往的终点站,更要在左右两边柱子等醒目的地方写明列车所经过的所有站点。2)建议在车厢内电视的显示屏上写明列车开往的方向,下站到达的信息,日期,时间,星期等等指示标识,并配备此列列车所经站台的闪烁灯路线图。3)进一步完善出口标识并清晰标明附近的标志性建筑。4)在列车上安装到站开哪扇门的闪烁灯提醒。

4.2 上海市轨道运营中公共设施方面的改善及对策

1)适当调整车厢内的音量。2)在列车站台上提供折叠椅或者增加供休息的长椅。3)完善轨道交通站内和车厢内的通讯、网络信号等功能,时时保持通畅。4)在站内增添供应冷、热水的设备。5)改善轨道交通站内公共厕所的设施,明显厕所标志,增设化妆间,放置卫生纸等。6)将站内列车到站信息及时间等信息的电子板字体放大。

4.3 上海市轨道运营中特殊人群方面的改善及对策

1)在站内增添盲道。2)在站内增添残疾人和老年人专用电梯,增加志愿者服务人员。3)上海为国际化大都市,增添多国语言报站。

5 反思和建议

上海市是人口大都市,要想改善也非一朝一夕,需要公民的共同努力,不仅硬件设施方面尽力做到最好,同时提高公民的素质也是势在必行。

除了以上的建议外,我们还提出了几点“人性化”的意见:1)车内空调温度过低或过高,尤其是夏天适当调整车厢内的温度。2)高峰时期,多增加拥挤地段的班次,部分列车缩短运营时间。3)人口老龄化,应多增设志愿者服务人员等。4)站内的垃圾桶过少,增加垃圾桶的数量。5)在地铁站内增设母婴室,多些防风挡雨的装置和空调等待室等。6)各地地铁站普及开关门式自动售检票机闸门。

6 本课题解决的问题

1)通过体验并总结了各地的轨道交通运营情况的优点,对比上海市轨道运营的不足,创新地专门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2)探究市民对轨道运营中仍待解决的问题的建议,并进行合理的对策分析。3)提倡加强公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弘:中国的地铁设计应更人性化,陈韦,2010,《中华建筑报》

[2]李菁华.基于生态知觉理论的我国地铁设施人性化设计研究——以天津为例[C].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3]赖莉莉.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艺术新形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人性化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浅谈人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