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空秕粒产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2019-12-20关雪梅刘长芳王丽娜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3期
关键词:粒率孕穗花粉

关雪梅 刘长芳 王丽娜

一、产生原因

1、品种的感温性差异

不同水稻品种因杂交育种的两个或多个亲本存在熟期、品质、抗性、产量、个体禀赋上的差异导致后代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应激程度也不相同。同一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时段适宜生长温度也不相同,不同的水稻品种在水稻孕穗至灌浆期对低温冷害反應也不相同,这一时期抗低温冷害的能力强的品种生长发育良好,空秕粒率较低低,否则可能生育期延迟,空秕粒率较高。耐冷性强的品种雄性不育临界温度是15—17℃,耐冷性弱的品种是17—19℃。

2、生殖器官发育障碍

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期间,雌雄小花进入减数分裂前遇到低温,较多的花粉母细胞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正常健康的花粉,有时不能完成授精过程,以致形成空秕粒。抽穗扬花时,受粉或授精不良,营养物质供应不及时或供应不足,造成秕粒或空壳。

3、气象因素

①温度

水稻进入孕穗后,生殖生长占主导,在此之后的一段时期,如果遇到阶段性低温,且持续时间超过水稻最大耐受程度,就会导致花器受到损害,影响花粉发育。水稻孕穗期温度低于17℃、抽穗开花期低于20℃,导致花粉败育、花粉发芽率下降。水稻开花时遇到35℃以上高温,受高温逼迫影响,空秕粒率会大量增加。水稻灌浆期温度低于25℃,灌浆速度就会迟缓,每降低1℃成熟期就会推迟0.5—1天。

②光照、湿度和风速

水稻开花授精不但需要25—30℃适宜的温度,也需要80%左右的最适宜的湿度。空气太过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如果低于50%,花药干瘪枯萎,花丝伸展困难,枝梗、颖花败育,抽穗困难,空壳率会大量增加。但开花期遇大雨或绵绵阴雨,空气湿度几乎达到100%,雨水冲刷掉柱头分泌物,花丝不伸长,花粉吸水破裂,花药不开裂,就会出现大量水稻稻穗空壳。

4、施肥及营养条件

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如果供应不足或供应过剩,都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抽穗前期氮肥不足,营养生长速度缓慢,引起叶片早衰,会增加空秕粒率;缺磷直接影响根系发育,导致根系吸收能力下降,营养供应速度缓慢,空秕粒率增加;缺钾时根系发育停滞,生殖器官发育迟缓;缺硅,叶片变薄,光合速率下降,缺乏微量元素钼、锌、硼、锰等可能会分别导致叶变黄绿色,细胞分化受阻、花粉发育不正常、授精能力减弱、同化作用下降,直接间接导致空秕粒率增多。

5、灌溉条件

稻田排水不良,或长期深灌水,根系活力下降,吸收养分功能下降,水稻分蘖末期晒田时间过长、过重,水稻生长后期断水过早,促使早衰,增加空秕粒。

6、密植过大

栽植密度过大,单位面积株数增加较多,营养生长过旺,密度越大,通风透光率越低,空秕粒率越高。在2009年进行了水稻不同插秧密度试验,(小井灌溉,供试品种通育239)结果表明,公顷有效穗数分别为307万、338万、416万、452万、493万、531万,其空秕粒率分别达到12.2%、15.1%、16.4%、17.6%、28.0%、32.1%,单产分别达到6,780kg/ha、6,920 kg/ha、7,320 kg/ha、7,580 kg/ha、6,720 kg/ha、6,240 kg/ha。

7、病虫害

水稻孕穗、抽穗期、灌浆期若感染病虫害也会使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率下降、光合产物减少,导致水稻空秕粒提高。可以导致水稻空秕粒率提高的常见病虫害有的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叶鞘腐败病、粘虫、螟虫等。

8、其他因素

水稻灌浆初期遇到鸟啄食,水稻贪青或遭遇大风造成倒伏,施药不当产生药害等也是水稻形成空秕粒的原因。

二、防治对策

1、合理选择品种,优化品种布局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农业禀赋、热量资源条件,选用抗逆性突出、耐肥抗倒、抗病虫力强、适应性广、结实率高的品种。

2、结合生产实际,科学预期生育时段

按照所选择品种全生育期所需积温合理安排播种、插秧期。早熟品种不易过早播种,以免穗期遇到低温,增加空秕粒。中晚熟品种不宜过迟播种,以免后期遇到低温而影响结实。

3、把握插秧密度,实行配方施肥

根据品种、秧苗质量、插秧早晚、土壤肥力条件、施肥水平、灌溉条件、管理技术水平等确定栽插密度,给水稻穗粒的形成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提高结实率和促使谷粒饱满。做到配方施肥,注意补施硅、锌、镁、硼等肥料,增强水稻抗病、抗倒、抗虫能力,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生殖器官正常发育,促进水稻早熟增产。

4、科学灌溉、严格用水管理

孕穗期及抽穗开花期以浅湿灌溉为主,保持根系活力;减数分裂期应建立水层,4~6厘米即可,孕穗期遇临界低温寒潮,加深水层20厘米左右,防御障碍型冷害;扬花期遇高温或灌浆结实期遇低温,要及早灌深水调节温度,以减少空粒和秕粒,35℃以上高温天气出现,可采用日灌深水,夜排降温。

5、适时补充养分供给

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特别是孕穗至灌浆结实期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叶面补充喷施肥料或激素。为能及时弥补根部吸收养分不足,可根据生产实际,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硼砂液或0.2%硫酸锌溶液,也可在上述肥液中加入适量维生素C,可增强稻株对高低温的抵抗性,还可增加授精,减少空秕粒,有利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孕穗期、齐穗期、灌浆期叶面喷施600倍液的天达2116或2000倍液的云大120或1000倍液植物动力2003;低温持续时间较长时还可喷施含有抗寒剂和展着剂的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类叶面肥。

6、防治病虫

加强生育后期的防治病虫工作。在水稻生育关键时期及时防病、防虫,适时、适量用药,尽量减少药害的发生。

(作者单位:136321吉林省东丰县黄河农业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粒率孕穗花粉
花粉的烦恼
水稻垩白主效QTL的定位与分析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江阴市“扬麦2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勘误
宿州市埇桥区2018年小麦不完善粒分析
蜜蜂有礼让行为
花粉过滤器
花粉过敏
大豆新品种丹豆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