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人物专访的故事化表达策略

2019-12-20吉锐锐伊文臣

记者摇篮 2019年11期
关键词:面对面故事化系列报道

吉锐锐 伊文臣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电视节目受到挑战。人物专访节目要想吸引受众,切实提升节目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故事化是十分重要的方式。本文选择央视《面对面》栏目在2018年底推出的系列人物专访“奋斗者”为研究样本,从人物选择、故事脉络、采访技巧三个方面,分析其故事化表达的独到之处,以期对人物专访的故事化表达策略进行系统探究。

【关键词】人物专访   系列报道   《面对面》   故事化

20世纪90年代,央视《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品牌栏目率先开始探索新闻与故事的融合,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了新闻故事化的魅力。同样,将故事化手法运用到人物专访节目中,也会极大地提升节目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一、人物专访故事化表达的前提是选择恰当的采访对象

1.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不同的人物专访栏目有不同的定位,同一栏目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选择倾向。有的是选择新闻热点人物,有的则围绕同一主题选择不同人物组成系列报道。以后者为例,在一定主题的指导下,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例如:《面对面·奋斗者》系列专访中的歌唱家李谷一,她既是改革开放的歌唱者,又是改革开放的获益者。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她大胆创新的气声唱法才能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一种潮流。此外该系列选择的其他采访对象都是“改革先锋”荣誉称号获得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选择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物。采访对象的社会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播出效果。因此,选择人物时要优先考虑社会影响力大的人物。比如有使人关注的人生经历: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他的一生积极投身我国核武器事业;再如有振奋精神的优秀品质:柳传志创业途中几经挫折仍顽强拼搏并最终取得成功。同时,还应注意选择的广泛性,各行各业不同类型的人物都应有所涉及。《面对面·奋斗者》就涵盖了体育、文艺、科技、军事等不同领域。

3.选择善于表达的人物。与文字形式的人物报道不同,在人物专访节目中,采访对象需要直接面对观众,这就要求采访对象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面对面·奋斗者》中,记者向李谷一提问:“过去与今天唱《难忘今宵》的心情有什么不同?”李谷一在回答时声情并茂地唱了出来,用歌声表达出过去唱歌殷切期盼祖国强大、今天唱歌由衷赞美祖国繁荣的心情,为节目增色不少。

二、人物专访故事化表达的基础是要有清晰的脉络

1.开头:体现节目的新闻性。《面对面》侧重于节目的新闻性,从一开始,该节目就明确提出“要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因此,《面对面·奋斗者》拒绝从起点说起,以最新的事件或者最能吸引受众的要素为由头,突出节目的新闻性,增强节目的吸引力。例如专访戴明盟的播出时间是2018年12月23日,开头以2018年1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会引入,充分体现了节目的新闻性。专访李谷一时,以受众最为熟悉的《难忘今宵》为切入点,很好地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2.过程:紧扣主题挖掘人物故事。在人物专访节目中讲述人物的故事,通常都有一条十分明晰的脉络,就是人物成长的时间顺序。当然,这并不是说从主人公呱呱坠地開始讲起,而是应紧扣主题,挖掘既能体现人物特点,又能吸引受众的故事。专访李琰的节目中,讲述了李琰从开始学滑冰到专业运动员再到教练员,从在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执教到回国执教等一系列的故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李琰的运动生涯也到达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3.高潮:用矛盾点将故事推向高潮。威廉·布隆代尔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提到,让故事吸引人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动感”。的确,“顺风顺水”的故事情节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也难以实现传播价值。而矛盾点就是让故事产生“动感”的重要元素。例如专访李琰的节目中讲到,她先后在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任教,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6年,受中国短道速滑队的邀请,她选择了回国。“出口转内销”身份使她在回国后遭受了许多质疑。队员多次对她抗拒和挑战,还给她取外号“后妈”。可以说,李琰回国后与队员之间的种种矛盾,将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吸引观众想继续了解后续的发展。

4.结尾:回归当下,展望未来。故事讲得好不好,还要看故事的结尾能不能让观众回味无穷。《面对面·奋斗者》六期节目的结尾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展望未来式,谈主人公对未来的规划,这样能够给观众留下一丝期待与想象,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另一种为总结概括式,使主题得到升华。

三、人物专访故事化表达的关键是深挖细节,深化主题

1.借由追问抓细节。采访过程中,细节无处不在,可有时它只是昙花一现,记者需要敏锐地观察,认真地倾听,从而提取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或能够突出主题的细节,进行下一步的追问。

2.深入人物环境抓细节。人物专访通常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采访环境可以是专门搭建的录影棚,也可以是主人公生活、工作的地方。如果在主人公生活或工作的环境,认真观察,捕捉细节,可以通过镜头向受众传递更多信息。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故事化是提升节目品质的重要方式,但要想进一步提升人物专访节目的传播效果,让更多的人听到好的故事,还需要对节目进行全方位打造。比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多元化传播,增强与受众的互动频率,从而进一步提升节目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盐湖区融媒体中心  山西传媒学院)

【注】本文系山西传媒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典型人物报道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面对面故事化系列报道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韩检方要“面对面”调查朴槿惠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