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与国防教育课程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2019-12-20谢晓明
关键词 国家安全教育 国防教育 融合研究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2019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新时代广西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一元三维四体”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2019B40);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广西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一元三维四体”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谢晓明,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2.203
当前开展国防与安全教育的主体目标是培养出学生对国家安全战略的认识,在源头上了解安身立命之本,从我国的国防与教育现状来让学生提升基础的安全意识,形成一定的军事素养与安全观念。这一过程决不能形式化、空泛化,需要充分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对传统形式的国家安全要素能够形成个人的解读,在课程的创生与改革中来扭转学生的学习观念。而课程的融合教育为教学困境指出了一条思路,通过这种方式将教育效果落到实处,整体来把握国家安全教育与国防教育的发展指向,在教育成效的提升中来改善深化教育形式。以下从复合思考的角度出发,对教育融合课程做出更多探索,为总体的安全教育发展确立意识基础。
一、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实际意义认知与理解
由于青少年在知识阅历上的缺陷,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比较粗浅的层面,对于其教育过程也缺乏足够的认知,甚至将其视为“不必要”“对学习存在干扰”等等不一而足。因而,教师在深化教育的过程需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国家安全教育对国家与人民的实际意义,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阐述其目的与具体要求,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来影响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并从教学中深化安全概念,在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中使教育趋于成熟,综合方面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建设,深化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在责任感的驱使下使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内容,从相关的能力角度来进行宣传与引导。
举例而言,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国家安全教育的实际意义时,能通过假设模拟出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处境,从历史实际来进行发散教育。这个过程中清朝就可以作为典型例子,从屈辱的近代史中进行延伸,在那样的内外交困的环境中,国家安全岌岌可危,国家主权四分五裂,教育事业遭受巨大冲击,东三省的教育开始被日本同化。而正是在如此的境地中,以五四运动为代表,新思潮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众多的爱国情义在教育中涌现,各地的私塾与学校都在普及爱国教育,使众多的学生从爱国的角度分析出国家安全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周总理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人开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进而,在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化与影响扩散下,无数青年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而奋斗,这才有了如今的安稳。以此,学生能熟悉国家安全教育理念,做到学习中的深化理解。
二、探索构建“军事知识+信息传导”宣传教育模式
对于国防教育的展开,教学应顺从学生的兴趣,更多地偏重于军事方面。从现代化武器到各种战术理论,从信息战争到技术储备,这些话题能显著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态度,融合课程教育开展更为顺利。以相关的军事理论课为中心,进行一大批课程的宣传,使学生对国防的理念不仅仅停留在军事上,而是在学习军事知识的过程强化整体的国防概念理解。而国防教育可以从我国现有的武器装备与实际事例出发,使学生认识到多变的世界格局,理解不同学科在国防教育上的重要性,从经济、政治到信息,都是国防教育上的重要组成成分。相关的,国防教育的开展,从反间谍法中抓住间谍的五十万元到举报分裂分子,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国防源于人民、用于人民,国防教育的效果更为理想。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叙述一些重要的历史故事,从“拿着竹竿捅飞机”、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到近些年的南海仲裁争端,在实际事件的角度给学生普及国防思想。老一辈人在落后的技术条件下通过计算用导弹打下了在我国领空侦查的大气层外的飞机,成功地捍卫了国家主权,但还是无法弥补技术上的差距。而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轰炸,内部的机密资料被销毁,国家主权被忽视,国防安全岌岌可危。在南海撞机事件中,我國飞行员王伟为捍卫领土主权与国防安全,在技术存在代差的情况下毅然用自己的座机作为“最后的子弹”。而在南海仲裁争端中,在美国航母的巡航威胁下,菲律宾强制将我国领土划入其行政区划,公然挑衅,申请国际法庭裁决领土。而如今,美国的飞机越飞越远,航母也离我国领海越来越远,国防发展一目了然。通过这些实际性的实际进行教学宣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国防的意义,将国防的教育效果发挥到最大。
三、 探索构建“交互+融合”课程设置融合发展模式
国家安全教育与国防教育在一定概念中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也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教师的课程融合可以做到教育交互,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融合更多的体现在贯彻总体安全观的宗旨上,在教育层面的统筹兼顾,能够使教学更全面、更客观,能够符合学生个体的发展与学习需要。相关的教学活动,则是需要学生在了解新闻时事的角度学习教育内容,通过综合性的教育课程实施,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而融合性的教育课程应体现出国家安全与国防的知识概念,在多方位的交互中使学生能够将两方面的教育进行同步理解与吸收,在加强认可的基础上获得发挥出课程的效用。
举例说明,教师可以从比较近的时事出发,从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到朝鲜核技术问题的持续发酵,从巴基斯坦核技术泄露到印度将中国领土划为其所谓行政区,再到美国到伊朗的制裁与中国的各项援助。这些事件有些明确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国防问题,有些看似毫无干系,而教师应从这些时事中进行抽丝剥茧,分析其中包含的信息,从战略导弹的打击范围到国际关系之间的平衡,从领土主权到可能存在的背后支持者,从能源安全到“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关系,使学生进行联系化的理解,在时事中获得不一样的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在经济政治层面进行教育融合。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在深化的教育下更努力地学习与探究,这其中就体现出了教育的成效。
四、探索构建“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融合发展模式
国家安全教育与国防教育的综合相对来说更为偏重理论性,因而有更多的学生将其视为枯燥无聊的学习课程,甚至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提不起兴致,将其视为“水课”。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在教育中积极改变师生的教学观念与手段,在良好的教与学的态度下来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而这部分师生对国家安全与国防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偏差,无法做到对课程的精准定位,忽视了实际的课程价值,所以对于这些方面,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在提高教育课程亲和力的过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形成一股凝聚力。整体的教学环境揭示了国家安全教育与国防教育的本质,运用国家安全问题与国防问题对青少年进行洗礼,使其产生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一般而言,改变师生的教学观念、学习态度与教学手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可以通过教育活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与学生一起观看《那年那兔那些事》这部动漫,在良好的背景音乐、代入感极强的历史故事与具体生动的国家形象的交织下,师生都能理解中国从一无所有、一穷二白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的无数努力与奋斗,国家安全遭受了多少次的威胁,国防受到了多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下,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国家安全与国防背后承载的意义,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如今山河犹在,国泰民安,无数先辈的奋斗的精神需要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传承下去。
五、结语
在安全教育的广袤视野中,丰富课程教育的内容,从而在多措并举的运用下使教学能够扩大规模,加强国防教育的实际性。此过程可以从宏观的安全概念上进行延伸,从主权安全到信息安全,从人民安全到国防安全,在联系化的展开下使教学得以发散,综合化的安全考虑能在教育上造成更深远的影响。相对地,融合教育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将国家安全观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稳固社会基础的条件下,弘扬爱国精神,构建教育协同,维护国家安全这一坚实防线。综合上,通过教育安全来引导未来的国家安全,在践行国防教育安全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坚持长远着眼,在教育课程上坚决贯彻落实爱国主义精神,为长久的国家安全与人民幸福谋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慈云,邝家旺,王晓飞,王明兴.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提升新思維[J].教育现代化,2019.
[2]解松,辛宏东.新时代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8.
[3]程陈.站在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加强高校学生国防教育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