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发展创新策略

2019-12-20武建新

卷宗 2019年33期
关键词:电子档案解决方法高校

武建新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在档案管理中广泛应用电子数字技术,电子档案的出现给工作带来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起步晚,硬件、软件设备投入跟不上形势,人才储备不足,使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出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主要叙述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高校全面推行电子档案管理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电子档案;问题;解决方法

如何改进高校的档案管理,减少人力物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是各高校管理工作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电子档案出现以后,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但电子档案管理是新事物,在推进中必然会遇到新的挑战和困惑,应该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构建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坚持改进创新,才能促进电子档案管理建设的健康发展。

1 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意义

1)便于档案的查看调阅。众所周知,纸质档案管理很麻烦,每一次查阅都比较繁琐。但是,电子档案查阅却非常方便,可以不分距离查阅,甚至多人在线阅读。纸质档案的人工处理中的关键字、编号、日期等容易发生差错,纠正起来费力费事。使用电子档案处理这些问题,却比较容易,可以避免奔波疲劳,省力省事。

2)可以减少档案管理占用的空间。纸质档案所占的空间大,而高校由于人员众多,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份档案,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保存。但是,经过数字化数技术处理的档案则不一样,有一定的数据储存空间即可,可以减少档案架占用的空间,节约大量纸张,既安全又环保。

3)便于档案的保存及备份。纸质档案主要依靠手写和打印,以纸张为载体,一旦发生潮湿、蛀虫等现象,档案保存就会受到损坏,有些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即使重新修复必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档案备份也是如此,工作量大。而电子档案备份,仅仅需要简单的复制就可备份,保存方便,不存在蛀虫、潮湿等现象发生。

2 数字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硬件投入相对缺乏。由于数字档案尚未完全普及,配套设备不可能做到完全齐全,真正实现规范化专业化运行。即使是现有的相关设备,往往存在内存不够,在相应的运行、计算等方面存在速度慢,有些信息很容易丢失,加上电子信息技术自身存在着不足,电子信息档案很容易被改动,要完全实现档案数字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2)相关人才比较缺乏。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存在年龄偏大问题,档案的数字化是一种新事物,这些管理人员过去接触少,一下子要推进档案的数字化,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很难适应,在学习创新能力方面不及年轻人,很难满足电子档案快速发展的需要。

3)软件相对落后。数字档案管理除了硬件,也需要一定的软件支撑,对不同文件进行归类和分析,如,按照文件的日期、项目进行归类,为每一类文件查阅设置权限等工作,都需要软件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软件的性能好,才能方便文件的调阅和收藏,减少人力的使用。

3 数字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

1)数字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由于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脱颖而出,高校的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可以采用纳入式管理和非纳入式管理两种模式。如,高校的人事资料可以归口到档案管理部门管理,而学生的档案可以归口到教务处管理,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的最佳化。但是,由于数字档案的推行,高校的档案管理必须优化,确保投入小,回报大。而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更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2)对高校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实行数字信息化管理是一种必然趋势,对于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更是如此,但是,档案管理数字化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巨大,应该一切以实际出发,对现有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对于其中的典藏档案的处理,应该十分慎重,必须经过评估鉴定之后,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数字化管理,让它的价值最大化。(1)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转化。纸质档案数字化必须对其分类处理,对其中的典藏档案必须进行特殊管理,如,录制电子目录和检索,有利于大家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查询和搜索,快速调取资料。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有步骤的走向全文电子化,实现档案的全面数字化控制。条件较差一点的高校,可以逐步实施,按照档案的重要等级进行数字化处理,最终实现档案的全面数字化控制。(2)优化数字化管理的流程。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其过程比较复杂,要做的工作很多,每项工作都很精细,决不能敷衍了事,必须完善相关的工作流程,应该事先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完善优化出最佳流程,制定切实可行方便操作方案,才能做到既节约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3)提高数字化管理的安全性。高校在推进数字档案管理中,安全性问题不可回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电子文件必须实行加密处理,设置管理权限,需要制定完善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对每一份档案的全位方全过程的安全管控,确保万无一失。

4 高校推行数字档案管理的建议

1)不断转变观念。推进高校数字档案管理不能完全依赖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是决策者高度重视,带头转变观念,动员全校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参与。只有大家都对推进高校数字档案管理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人人献计献策出力,大力支持数字档案管理建设,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2)加强标准化建设。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必须加强标准化管控,所有的电子文件资料的录入管理必须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必须坚持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每项工作、每一个环节管理的规范性。如,档案在录入中,必须统一格式、统一代码等等,只有从开始就严格起来,依规合规办事,才能为后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3)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需要人才支撑,对于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更是如此。目前,尽管有些高校开设了档案管理专业,一般来说规模较小,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培养,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需要,也可以有助于本校的数字档案管理工作,这种对人才的系统化培养,为档案的数字发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实现管理创新。但仅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高校还要结合实际,加强形式多形的培训,校际间联合办学,推动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4)配备齐全的软硬件设备。要全面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必须要有好的软硬件系统的支撑。一般来说,只要软件过硬,就可以实现多个部门的对接,建立完善文档管理网络体系,便于文档的查找。同时,数字软件管理所需的硬件也必不可少,良好的硬件设备能够让系统更加通畅,运行更快捷,从而提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既使在现有的软硬件比较齐全的情况下,未来档案管理依然靠多个单位、多个院校实现档案对接,依然需要软件的开发,保证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一致性,实现多个单位、多个院校的档案交流,在线查阅。數字档案占用的储存空间大,普通计算机一般都是无法满足储存量的需求,而云端储存又不便于调取,因此,高校的数字档案管理应该有一台巨大的储存设备,只有具备齐全的硬件设备,促进数字档案管理水平提高。

5)营造数字档案管理的氛围。对于数字档案建设来说,兴起的时间不长,熟知的人并不多,了解高校的数字档案管理现状的人更少,高校应该加强宣传推广的力度,否则,在数字档案管理建设中就是费再大的劲,也很难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经验交流、参观学习、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支持,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促进数字档案管理走向全新发展的境地。

5 结束语

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各高校应该努力适应这一形势变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这项工程,虽然目前软硬件还达不到,但是随着档案管理的投入的进一步加大,以及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人才培养正在不断成长,高校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一定能够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一抹新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柴艳宾.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10):43-46.

[2]孙小岚.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3):96,101.

[3]谢静.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建立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36,41.

[4]陈晶晶.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全面腐蚀控制,2019-10):54-56.

猜你喜欢

电子档案解决方法高校
新时期电子档案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