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化实施策略

2019-12-20李大鑫

甘肃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学生需求课程化德育

李大鑫

【关键词】 德育;课程化;社会需要;学生需求;学校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029—01

在进行德育过程中,通过探索德育活动课程化可以更好地提升农村小学生德育水平。文章以此为分析对象,从认知和策略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对农村小学德育活动的认识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其成长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最佳时期,加强德育对于小学生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进行德育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当以学生兴趣和能力作为前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培养优秀品质。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我们的生活就是教育,因此在进行学校德育课程教學时,首先可以将社会引进小课堂,紧紧与教学结合,为学科教学的拓展起到辅助作用。在德育方面,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受到德育工作者的重视。

第一,课程是德育的重要载体。课程常常是以学生生活环境作为背景,以学生成长作为出发点,以学生和老师作为主体所构建的教材。因此通过课程实施德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充分挖掘课本中的资源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获得更多德育体验。

第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德育体验空间。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内容选择和确定常常是实施的前提。在德育课程中,每一个课程都包含有许多观察访问和调查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亲身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知识,在实践中明白道理。在德育课程实施之下,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进行收集和整理,对各项信息进行准确判断,进而做出科学选择,实现责任、判断、自主三维一体。

第三,德育课程为教师提供了良好评价机会。德育课程评价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过程并不是为了进行奖惩,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道德素质进行理解,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评价重点放在过程性评价上,可以注重学生在过程中的各项表现,同时可采用多种不同方式,尽可能扩大对学生发展结果的综合评价。

二、农村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化的策略

1.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设置本校德育礼仪课程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可以加强礼仪教育。礼仪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礼貌教育,礼仪教育是旨在培养人的素养,教人如何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教育,它是一种修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当前,很多农村学生依旧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爷爷奶奶的呵护和关爱,许多孩子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缺乏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体谅他人,也不懂得尊重他人,有时显得智谋有余而教养不足。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应当加强小学生礼仪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礼仪教育又可以包含有多种,它们分别是仪式礼仪、举止礼仪、待客礼仪、行路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看录像、讲故事等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例如,在礼仪方面应当使学生懂得礼貌用语,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知晓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在与人打招呼过程中可以使用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等问候用语,当接受礼物或者是接受帮助之后可以说声谢谢,在演讲结束之后可以说声谢谢大家,在道歉之时可以说对不起等。

2.可以根据农村小学生学生具体需求设置课程

为了使农村小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德育课程建设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写出推荐方案。推荐方案一般包含有活动目录内容、具体地址、具体项目、需要准备内容等等。针对各个班级所推出来的活动地点可以由各年级自主决定最终活动方案。在进行活动之后可以根据学生以及老师的反馈,考虑该项活动的可行性,该项活动有哪些地方需要进行改进,如果基本可行可以存档记录。通过一系列课程开发可以确保学生所接受的德育课程有助于学生成长,同时也基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这样可以使得课程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德育理念。

3.依据学校资源做好德育活动课程

在农村学校可以营造刻苦求学,广泛探索,报效祖国的德育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使学生形成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将自评和互评有机融合在一起,找问题提建议,使学生自评可以真正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使学生真正重视自评,促使学生自律,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学生需求课程化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基于“学生需求”的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