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撒必须死》影片分析

2019-12-20张时嘉曾晖

艺术评鉴 2019年22期

张时嘉 曾晖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凯撒必须死》介绍这部影片的表达形式、演员的选择以及笔者在观影过程中产生的思考,让人们关注到影片独特的舞台语言以及镜头语言是如何彼此相配合的,展现了作为一个戏剧导演或者说一个优秀的导演是如何对待演员并且去引导和激发演员的,并且通过巧妙的方式展现了导演与演员是如何进行沟通与工作的。通过地点的真实、演员表演的真实,影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从而引发人们对于囚徒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演员的选择   舞台语言   导演与演员的协作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145-02

戏剧是先于电影登上历史的大舞台的,早期的古希腊、古罗马戏剧以及到后面的宗教剧还有法国浪漫主义话剧,再到英国的大学才子以及莎士比亚的问世,可以说戏剧在历史上的地位远远超出电影对历史的影响。但是当电影问世之后,戏剧舞台的光彩就黯淡很多,电影史上著名的影片都与戏剧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在2012年的柏林电影节上,一部讲话剧与电影结合并以纪录片形式呈现的电影《凯撒必须死》大放异彩,在柏林首映后立即得到好评,并且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

一、戏剧的排演方式被搬上荧幕

《凯撒必须死》(Caesar Must Die)由意大利兄弟档导演保罗与维克托里奥·塔维亚尼执导,演员则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重刑犯,是一部关于住满黑手党的监狱和被判终生监禁的囚犯的莎士比亚色彩浓重的影片。影片讲述的是莎士比亚剧《朱利奥·凯撒》在监狱的演出过程以及该剧演员们自己的故事。

当影片放映时,笔者按照对于常规影片的读解方式来解读它,等待着它的剧情以及导演运用镜头的手法,但影片从第十分钟开始,笔者发现不能按照欣赏常规电影作品的方式去看待它。首先,从色彩上来说,影片的开头是以彩色进行描述的,影片展现了演员们在演出一部莎士比亚的舞台剧《凯撒》,而且是最后一幕:布鲁托将自己的亲生父亲凯撒杀死后,乞求别人将其杀死。演员谢幕后,影片叙述方式突转,从最开始排练这部戏的过程开始展开叙事。影片由彩色片变成了黑白片,然后直到影片结尾,又回到舞台上,才变回最初的彩色。笔者认为,导演之所以选择以黑白片来记录演员的选角以及排练过程,可能是为了突出这群演员性格的极端,以及排练过程中这些演员对于友情、背叛、不忠以及暴力的理解,同时还有拍摄、排演的环境之残酷。其次,这部影片的演员以及拍摄的地点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些演员在演这部电影之前并不是真的演员,他们是在监狱被判刑并且有的人是判了终身监禁这样的重型犯,而排练的场地就是监狱。他们一边服刑一边排练。影片在开始叙述选角的过程中很有趣,因为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演员,导演为了找到有潜力的演员,安排了一次独特的试镜。让每个人做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以及来自哪里。值得玩味的是,试戏的过程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痛哭流涕的介绍,另外一种是愤怒的介绍。导演分别给了两个规定情境,第一种“痛哭流涕”是要和自己的亲人分离,第二种“愤怒”是被他人所迫和亲人分离,而分离的过程中,演员要对自己最亲的人说一句话,这句话就是他的自我介绍。从表演元素训练的角度来讲,就是需要演员做到“心是口非”,这个练习大致的意思就是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并不是一回事,而这些来自监狱的“演员”凭借自己的人生阅历,很好的诠释了这次试镜。

二、大胆的选角方式

之所以选择这些人来演这部舞台剧,导演是有其自己的想法的。按照笔者对于影片的读解以及对于表演的认识,在戏剧原作《朱利奥凯撒》中的人物都是被凯撒的暴政所压迫,他们渴望获得自由,获得解放,并且反对暴政,而对于背叛以及不忠同样是要受到谴责的。导演选择监狱中的这些人来进行诠释,并且大部分都是判有终身监禁,在他们的牢狱生活中,笔者认为他们是非常渴望获得自由以及解放的。长期的牢狱之苦让他们受尽折磨,如同影片中的一句台词“当我们回到牢房,只能看到天花板”,他们渴望入狱之前的自由,而心中的压抑在监狱得不到释放,于是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让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同样,影片中布鲁托的扮演者在读到“我们可以用一种撕破脸皮的谈话,来避免撕破胸膛”一句,发自内心的难受导致无法进行排演,这都是演员在进行着对人物的体验。应验了表演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表演是先有体验然后才会表现出来。导演以记录片的形式塑造了监狱里面活生生的人物,引起了观众对他们入狱前生活的好奇,并且为他们惋惜,能够诠释出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为什么会因重罪入狱,忍受牢狱之苦。

影片的最后是以彩色画面代替了黑白画面,而之前大部分的篇幅用的全是黑白画面。也许黑白画面是狱中囚犯共同编制的一个梦,这个梦向他们揭示了什么是友情、自由、解放、背叛。回到现实中,彩色画面带给笔者的感觉却是比黑白画面还要残酷,完美的演出谢幕,再次被关进监狱。画面中,一个老者拿出一个咖啡壶,准备煮咖啡,说着一句悲凉却很实际的话。他们不得不继续过着从前那样的生活,没有目的的活着,也许某天可以从这座牢笼中走出,但或许是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悲剧到底是什么,不是布鲁托把自己的父亲杀死,也不是凯撒大帝对于他子民的暴政,而是像这些囚犯一样,刚刚编织的美好的梦破碎了。在这场梦里,他们不是囚犯,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由的,他们可以通过起义、密谋、刺杀获得自由、解放,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办法实现。在这场梦里,他们是幸福的,多少年的监狱生活把他们磨平,生活变得没有意义,变得模式化,而排练这部话剧让他们在短暂的时间里找到了在监狱里活着的目的和意义,但是随着话剧的谢幕,他们的生活又回到了混沌之中。看到最后真的会替他们惋惜。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而导演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影片借助排演话剧《朱利奥凯撒》为叙事背景,将话剧中的人物与纪录片中囚犯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向我们讲述了无论是在话剧中还是在现实中人们都渴望获得自由和解放,而通过影片的环形叙事手法,以及彩色画面首尾呼应,黑白画面作为主体的表现方式,将真实与模糊虚幻了界限,带给观众很真实、很震撼的体验,影片的胶片感也是一大亮点,诸多因素加在一起,使之成为了第62届柏林电影节中的一匹黑馬。

三、由《凯撒必须死》引发的思考

有人称,《凯撒必须死》这部影片对于这些囚犯演员来说,也许可以被称为“莎士比亚能让你获得自由”。其实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人说过只有上等的或者清白的人才可以追寻艺术,才可以拥有艺术带给他们的享受。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而且艺术既然是无国界的,当然也就不会分人,无论是囚犯还是正常人。联合导演之一维托里奥·塔维亚尼在首映式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拍摄这部电影的感觉仿佛是进入了一片全新天地。刚进入监狱拍摄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另类,但是渐渐地我们开始适应跟囚犯在一起的生活,他们在演出中非常努力地展现自己的世界,命运多舛的人生尽在其中。”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就是一个最大的舞台,而上面的演员正是这世间的男男女女。《凯撒必须死》的成功离不开演员的表演,或者再具体些,是离不开这些特殊演员的“戏剧人生”。

看完整部电影后,笔者不禁为这些“演员”担忧起来。同样是人,有些人可以在多彩的世外自由的呼吸,而有些人只能被囚禁在一个场所里,有可能一生都扮演着一个角色。演员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因为只有演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体验多种人的生活,而这些被囚禁在牢狱里的犯人终于获得了一次“做别人”的机会,在角色的装扮下,他们不再是犯人,而是自由的人,尽管是有“规定情境”的。但笔者相信这样的演出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新的意义。也许在未来的世界里,改造囚犯的方式不一定是仅仅通过暴力,也许可以借助艺术的手段来帮助他们的重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