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阿尼特拉舞曲》的音乐本体分析

2019-12-20林葳蕤

艺术评鉴 2019年22期
关键词:分析

林葳蕤

摘要:《阿尼特拉舞曲》作为《培尔·金特》组曲中的重要组成,恰如其分的体现了异域情调和异乡色彩,浪漫而不失朴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作品以强烈律动的舞蹈色彩,真挚淳朴的民族风格,深受世人的喜爱。文章从挪威的地域文化入手,结合词曲作者的创作背景,從音乐本体的不同段落分析作品构成。

关键词:《阿尼特拉舞曲》   音乐本体   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059-03

挪威意为“通往北方之路”,是地处北方群山峭壁下的小国,早在9至11世纪曾有辉煌的历史,但是自14至20世纪初这漫长的岁月中,挪威丧失了民族的主权。从19世纪中叶起,挪威的知识界人士在整个欧洲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复兴民族文化”的口号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广泛传播。民族民间文艺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被人们关注,要求捍卫和弘扬本国文化,摆脱外国文化的垄断的呼声日趋成熟。挪威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蓬勃发展,出现了比昂松、易卜生、格里格等知名的剧作家、作家和作曲家。

《培尔·金特》这部作品就是戏剧大师易卜生和作曲家格里格的经典之作。易卜生是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格里格是19世纪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1874-1875年,格里格历经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易卜生《培尔·金特》这部诗剧的配乐,格里格选出配乐中的八段组成《培尔·金特》组曲,分成第一组曲和第二组曲。第一组曲中包括四个乐章:《朝景》《奥塞之死》《阿尼特拉舞曲》和《在山魔的宫中》;第二组曲也包含四个乐章:《诱拐新娘》《阿拉伯舞曲》《培尔金特的归来》和《索尔维格之歌》。作者巧妙地运用构思和手法,将故事中的一个个画面刻画得惟妙惟肖,作品内容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纯真的民歌特色,更恰如其分的体现了异域情调和异乡色彩,浪漫而不失朴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为世界音乐文库中的经典之作。其中《阿尼特拉舞曲》和《索尔维格之歌》是全部配乐中经典之作,而《阿尼特拉舞曲》后来成为格里格的音乐作品中流传最广泛的作品之一,深受大家的喜爱。

《阿尼特拉舞曲》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三乐章。该曲是一首结构为混合中部的再现单三部曲。全曲是有3/4组成,将玛祖卡舞曲强烈摇摆的节奏感描述出来,全曲轻快流畅并包含丰富细腻的力度变化,调性的频繁转换增添了舞曲的色彩。下面以格里格根据配乐《阿尼特拉舞曲》改编成的钢琴独奏曲谱为例,具体分析《阿尼特拉舞曲》。乐曲结构如下:

一、引子(1-6小节)

引子开始1、2小节以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的属和弦,之间用连线连接,一个#g2在柱式和弦中出现,就明确了a小调调性,第3小节到第6小节舞曲特点开始显现,左手伴奏为a小调主和弦的分解形式,第一拍为重低音A2,后两拍为E的四分和八分音符组成。右手重拍都为四分休止符,后两拍为主和弦和三度叠置和弦的不断交替组成。最后第六小节第三拍为属和弦,整段引子旋律情愫透出,为即将进入的主题动机做了调性节奏上和风格上的准备。跳跃性的节奏感和轻柔的力度使听者身心轻松,愉悦起来。

二、第一段落(6-38小节)

第一部分A是一段反复乐段,是具有明显的变化重复的一段转调乐段。第一小部分一开头就明确了动机。A部分可分二句, 各8 小节,结构如下:

7小节以A音开头二度音上行,动机短小、活跃、轻巧,第8、9、10小节动机转变,以旋律线条连贯、流畅为主,以最高a2为轴音下行及进,较之前轻柔而第三拍均为颤音出现,又增添了几分活泼,跳跃性,最后,乐句句尾结束在A上,稳定调性。第二乐句第一乐节和第二乐节动机重复了第一乐句,#F与#D的出现,使得原调性开始不稳定,有转入e小调的准备,最后#D即e小调中的#VII。左右伴奏中前三个小节(11-13)依然第一拍为重低音A2,第八小节的后两拍可视为e小调中下属和弦和主和弦的结合。

谱例1-1 《阿尼特拉舞曲》钢琴独奏谱 15-19小节

第二乐句的第15-18小节虽未说明3/4的转换,但与前面乐节相比,可认为节拍转为了6/8,其速度加快,轴音为e小调中的三级音为主音作下行及进和跳跃整四个小节因调音几号而需演奏得轻巧,跳跃。

第19-22小节与第一乐句是变化重复的关系,其动机在重复的基础上发生改变,在e小调中演奏,力度到最后由渐弱到强,最后的音落在主音八度E上,然后再重复一遍,最后结束在e和声小调的转调乐段上,是一个明确的完满终止。整段动机明确,动力感强,律动感强,宽窄结合得自如,最后一个反向上下行的使用使得情绪也不断高涨,将一种轻快、优雅、诙谐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第二段落(39-84小节)

第二段落是个典型的混合性中部。第一乐句的前8个小节(39-46)中#F和#G的出现,可判断出其调性由第一部分后e和声小调转到a和声小调。女高与女低声部三度叠加,旋律音以f-d开始下行二度及进,然后以b-d2为轴音上行及进最后又到主音e2,整个旋律线条呈现的是波浪形式上下行不断反向及进,给人一种很优雅,柔和的感觉,描述出阿尼特拉的文雅形象。

而从第43-46小节,其力度与前面截然不同,动机也由前面小乐节发展而来,以a小调属七和弦的分解和弦成为了左右手的旋律音。从第47小节到55小节是第二乐句,调性由之前的a和声小调转为d和声小调,因为#C和bB的出现,整句都对前面进行了移调反复。调性的自如转换,使得其轻柔,俏皮的性格不断引申和升华,使得听者情绪也随之高涨起来。第三乐句和后面的第四、第五乐句其实都是对第一部分的分裂了展开。

第三乐句右手旋律开始出现#F和#C,第55-57小节,左手伴奏主要以#A为主,可判断出调性为D大调。从第58小节则是重复第一部分开头的动机,是变化重复的小乐句,第62-68小节则因为出现#F、#C、bB,可判断出d和声小调。第四乐句(68-76小节)随着bB出现,可判断第68至72小节为F大调。其开头两小节使用了F大调的属和弦1、3、5、b7,用bE来保持左右低音,以主和弦为主音构成的柱式和弦作为其后两拍,右手休止符后一个纯五度和纯四度跳进,于第70小节和71小节重复了第一部分开头的动机核心,左手伴奏也由低音的柱式和弦转变为第71小节的重复动机形式,第72小节右手转为以主和弦为主的柱式和弦,第73-76小节只出现了一个#G,调性由F大调转入a和声小调,它与前面整句也是进行移调反复。第五乐句前四个小节(77-80)由于出现#F、#D,可判断出其调性转为e小调,第77小节重复之前动机,于第79-80小节开始进行改变,旋律音反向大跳下行,再小跳至e小调的属和弦分解音#F,第80小节是八度C音即主和弦音下行大跳,第二拍到属和弦第五音#F,整个旋律线条由平稳,小活跃至现在的旋律曲折婉转。第81-84小节调性因出现#G和#D、#F而转回了a和声小调,它同前14个小节进行了移调反复。总的来说,第三到第五乐句,每个乐句都能分出两个小乐句进行变化移调重复。每个大乐句中都是变化重复关系,其动机的不断重复、变化、发展,动力也不断地增加,再加上调性的频繁转换,力度的不断增强,使得听者情绪也随之不断高涨至热情洋溢。更是体现了阿尼特拉舞蹈的轻快优美,衬托了阿尼特拉的温婉而又活泼的性格。

四、第三段落(84-107小节)

最后一部分是再现部,调性为a小调。第85-88小节是变化重复了第一部分的开头四小节。右手旋律音不变,其下边叠加了其和弦音。第89-96小节,前四小节是对第一部分的前四小节的变化重复,而于第93-96则对前面进行了扩展,依然以F为轴音,不断下行及进。而从93小节开始至第104小节,其对前面第一主题的第二乐句进行了移调反复,即前面是e和声小调,而再现部中依然是a小调,但总体进行反复,稳定了a和声小调的调性。力度在弱与中强进行着交替处理,直到第104小节强音A两手八度出现,后第三拍力度变为PP,以属音八度E低音出现,与105小节回到双八度A上,最后106-107终止,与引子的开头两小节形成了头尾呼应,有始有终。再现部进一步升华了整首曲子的主题,充分地体现了阿尼特拉的青春活泼又不失温柔、优雅的舞曲的靚丽。

《阿尼特拉舞曲》这部作品正是格里格借鉴浪漫主义乐派的作曲技法,配乐具有浓郁的诗意和深厚的艺术内涵,利用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发挥的典范,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远东“异国”风格的乐曲,使作品的民族和浪漫风格的完美融合,是音乐作品中当之无愧的精品。

猜你喜欢

分析
导数考向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回头潮
一个递推数列问题的类化分析
万有引力易错题分析
三角恒等变换常考点分析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