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2019-12-20谢传会赵伟峰
谢传会,赵伟峰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23310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的工作,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来,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数大幅度减少,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从1978 年的7.7 亿减少到2018 年底的1660 万,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从97.5%下降到1.7%,[1]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面貌得到明显的改善,为全球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该看到,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截至2018 年末,还有1680万人处于贫困的状态[1]。
按照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到2020年,要确保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提出了五个具体的措施,发展教育脱贫是其中之一。[2]为此,如何有序稳步推进教育扶贫,将教育扶贫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教育扶贫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教育系统当前最大的政治责任。
一、教育扶贫的内涵及其作用
教育扶贫主要是指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贫困地区的人们也有机会通过教育掌握摆脱贫困的知识与才能,最终实现脱贫致富。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贫困发生率和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如表1 所示。
表1 世界银行:受教育年限与贫困发生率、平均收入水平之间关系[3]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扶贫,教育扶贫虽然在短时期内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教育扶贫无论对于受教育者个人,还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都可谓治穷、治愚的根本,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着先导性、根本性和基础性作用。
1.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的先导性
贫穷常常是与愚昧相伴的。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表面看是物质的匮乏,但实质匮乏的是思想意识。安于现状的生活方式、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和顽固不化的观念意识,使得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进而缺乏上进的思想和能力,于是生活仍艰、贫困依旧。他们生活贫困,没有能力也不愿将仅有的一点资金花在下一代教育上,下一代没有了改变自己的资本,就会像父辈一样成为“贫二代”。越穷越不接受教育,越不接受教育越穷,便周而复始,成为相辅相生的病毒,成为了贫困人口在穷困潦倒中挣扎煎熬的最主要原因。
2012 年12 月,习总书记在视察河北阜平县时,提出了“治贫先治愚”的思想[4]。治愚就是要改变贫困地区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从思想意识上脱贫,这就亟需教育为人们的头脑灌注发展、创新、奋斗的观念。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教给他们知识技能,让他们意识到只要努力去改变固有的落后风俗习惯,把“愚昧”赶走,就可以过上好日子。知识改变命运,贫困的人生需要教育的介入。要让下一代过上好日子,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通过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资助的力度,避免因贫困缀学,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有机会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2.扶贫先扶志:教育扶贫的根本性
贫困的成因复杂,不少群众对贫困习以为常,对未来信心不足,也不敢承担发展的风险,长期贫困造成群众失去斗志;另外,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扶贫工作中大包大揽,使得部分贫困群众产生“等靠要”“小富即安”等思想,出现贫困群众力量弱化、依赖性增强,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心贫比任何致贫原因都可怕和难治,应当着力消除精神贫困,唤起贫困群众的脱贫斗志。对于如何才能实现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在1992 出版的《摆脱贫困》中就指出,贫困地区也完全有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实现“先飞”“先富”,只要头脑里有这种意志。[5]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扶志功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通过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困难群众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培育人穷也要志不短。通过感化、灌输、引领和示范教育,让群众明白幸福美好生活不会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靠艰苦奋斗来创造,引导贫困群众转变关念,摒弃“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唤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3.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的基础性
我们党倡导的脱贫不是一时的脱贫,一代人的脱贫,而是着眼于拔掉穷根,实现“脱真贫,真脱贫”。不可否认,依赖外部物力投资,在一定时期内贫困家庭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增长,但是如果不重视人力投资,外部力量撤走之后,“返贫”现象极易发生,势必影响扶贫脱贫质量。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从长远来看,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提升人力资本,为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供可能。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扶智就是要通过教育培训,让贫困地区群众掌握脱贫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问题。要帮助贫困群众子女接受充分的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增强贫困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升贫困群众发展传统产业和发展新产业的能力,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实现智力脱贫、素质脱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才会减少和降低“返贫”现象,扶贫脱贫才具有可持续性。
二、教育扶贫的实施成效
1.健全教育扶贫制度体系
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十八大以来,教育部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和每一名学生,先后组织实施了20 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如表2 所示。
这些政策中既有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也有专门面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领域的;既有面向学生的举措,也有服务于教师的政策;既有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的,也有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既有面向所有农村贫困地区的,也有专门针对新疆西藏等特定区域的特殊政策,实现了教育扶贫政策的个性化、多元化和立体化。
2.推进教育扶贫工程项目
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是推动教育扶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武器。为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2013 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教基一[2013]10 号),旨在通过对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实施校园校舍建设和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购置,能满足教学和生活的需要,消除“大班额”现象。2014 年至2017 年中央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336亿,带动地方投入2500 多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工程进展,832 个贫困县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截至2018年底,全国义务教育学校超大班额1.87 万个,占总班数的比例0.5%,圆满完成超大班额的基本消除工作任务,并为2020 年底大班额的基本消除创造了有利条件。[7]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从2011 年开始启动实施,截至2018 年,所有国家级贫困县都已参与实施,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591 亿元,约3700 万名农村学生从中受益[7]。
表2 20 项教育惠民政策[6]
3.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党中央一直重视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为了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在各方的努力下,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在资助政策上,涵盖了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只要家庭贫困,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在什么学校,都能得到相应的资助,基本做到了应助尽助。高等学校的学生资助政策还实现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的“三不愁”。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国家财力的提升,资助规模和经费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如表3 所示。
随着资助政策不断完善、资助能力不断提升、资助内涵更加丰富、资助管理更加规范,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体系正在形成,推动着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表3 学生资助金额与人数[8]
4.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发展乡村教育,关键在于乡村教师队伍的数量和水平。2015 年国务院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希望以此为抓手,不断优化和提升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注重培养输送,壮大教师队伍。通过推进师范生公费教育,每年约有4.1 万名大学生成功到乡村任教;实施农村特岗计划,为3万多农村学校招到了28 万多特岗教师。开展支教讲学,吸引优秀教师为贫困地区服务。实施援藏、援疆支教计划,仅2018 年就有4000 多人应征入选;启动银龄讲学计划,准备招募1 万名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去发挥余热[9]。兑现奖励待遇,增强乡村教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每年选择300 人给予1 万元的奖励;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已累积划拨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57 亿元,约有127 万名西部地区教师兑现到手[9]。多项措施的有效实施,缓解了贫困地区教师“下不来、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教育扶贫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落实教育扶贫倾斜政策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为促进改善重点高校学生结构,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我国制定了面向农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通过“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等招生倾斜政策,为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家庭弱势学生创造入学机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三大专项计划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重点高校中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如表4 所示。
表4 国家、地方、高校三大专项计划[10]
到目前为止,受惠于国家贫困专项计划的学生人数已由2012 年的1 万人次扩大到2018 年的10.38 万人次,面向贫困县累计招生37 万人[10]。随着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问题的高度重视,重点高校农村学生比例将会进一步提升,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有机会接受更优质本科教育。
三、攻坚阶段教育扶贫工作的着力点
1.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我们党历来重视教育,在不同阶段,都把教育作为民生的重要内容不断改善、持续推动。2018 年9 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11]如期打赢和打好脱贫攻坚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作为贫困地区脱贫治本之策的教育扶贫,是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前提条件。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就必须优先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办好让人们满意的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有机会接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增强教育扶贫的精准性
扶贫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只有精准展开扶贫工作,才能提升扶贫效率,真正实现脱贫的目标。为此,教育扶贫工作也要提高精准性,做到有的放矢。扶贫先要识贫。贫困人口的类别不同,教育方面的需求就不同,教育扶贫的对策也就因人而异。对于贫困地区的适龄学童,教育扶贫的重点是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针对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以及制约其接受教育的主要因素情况不同,可通过提供学费减免,保障顺利入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受教育质量;专项计划,提高升学机会。对于非学龄贫困人口,扶贫的重点应在观念转变、技能培养等方面。对在家务农的贫困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培训;进城务工的开展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建立与贫困对象特点相适应的灵活、多元化的脱贫标准,并动态调整、科学识别,提升扶贫资源利用效率。
3.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2020 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地区是短板,是弱项。开展教育扶贫,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鉴于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扶贫过程中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要提高农村电教设备应用水平,靠网络缩小因师资水平造成的教育差距;加大交通助学补贴力度,靠政策解决“路远不愿上学和上不起学”的问题;把基层助教经历作为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内容,靠机制解决“好老师到不了农村”的问题;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城乡之间学校间的结对帮扶,拓宽合作空间,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惠,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均衡格局。
4.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与信息的融合是国际潮流。对贫困地区而言,要想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教育的精准扶贫,尤其需要大力发展教育的信息化。通过建设移动多媒体教室,交互式体验信息化教育终端,开设数字课堂,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教育品质。针对部分学校生源不足、师资缺乏,开展1+N 教学,即“一校带多校”“一师带多班”的异地同步互动课堂授课,支撑教学点“开足开齐课”,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精品课堂”“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推动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通过建设三通两平台、智慧校园、互动课堂等业务打造智慧教育体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服务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环境,变革教学模式,让校园更智慧,使教育更智能,更深入地助力解决教育贫困问题。
5.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打赢这场战役,需要举全国全党之力。教育扶贫亦是如此,党和各级政府是教育扶贫的主力,发挥主导作用;贫困群众是教育扶贫的内生动力,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培训机构、企业、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也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引导和动员他们参与到教育扶贫活动中来,构建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教育脱贫大格局。现在教育扶贫已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最需要协调各种资源,形成合力,攻坚克难,为此,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营造全民参与扶贫攻坚的氛围,提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的认同感、责任感,同时落实各种力量投入参与教育扶贫的激励政策,如在资金扶持、贷款贴息、基地建设、政府采购、减税免税等方面给与支持和倾斜,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通过树立、宣传和奖励一批典型,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切实提升教育扶贫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