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广西吐鲁番”的新三样
2019-12-20刘光琳通讯员刘玉兰陈双艳黄薇
本刊记者 刘光琳 通讯员 刘玉兰 陈双艳 黄薇
在历史上,兴安是响当当的名字,因为灵渠,也因为湘江战役。
在地理上,兴安是叫得上号的地方,因为猫儿山,也因为它是两条中国著名河流——漓江和湘江发的源地。
因地处“湘桂走廊”要冲,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是广西农业大县。有桂北粮仓、银杏之乡之称。在发展扶贫产业过各中,因地制宜,发展高山特色蔬菜种植、养殖、风电旅游开发等特色产业,谱写出一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振兴的现代“田园牧歌”。
菜:扶贫辣椒“漫山红”
兴安县高尚镇有一个叫“凤凰”的村委。一说起它,很多人总是联想起“闭塞落后”,因为该村离镇上较远,出入需要翻山越岭,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山村,且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全村601户农户,贫困户建档立卡132户;这里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下雨天容易形成山洪,连续晴天又容易形成旱灾。
正所谓越原始越生态,凤凰村的平均海拔600多米,昼夜温差较大,植被茂盛,氧气充足,土质水质好。这里种出的蔬菜富含微量元素硒,品质佳,口感好,是高端蔬菜的理想种植基地。但是进村道路极为陡峭,交通不便,这里的农副产品很难走出大山。2016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实现了村屯道路硬化,完成了进村道路“最后一公里”建设。
辣椒产业已成为凤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沿着弯曲的山路,翻过几座山,就到了凤凰村,在村委我们见到了驻村第一书记李凝。李凝是农学专业毕业并且在农业系统工作多年。李凝驻村凤凰村后,通过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认为发展种植辣椒、日本甜柿、紫玉山药、甜玉米等特色产业比较适合当地发展。
大北村是凤凰村委的一个自然村,村子在群山环绕中。全村400来人,有15户贫困户。当地的沙土比较适宜辣椒的种植,高海拔种出的辣椒果实好,亮度高。且辣椒管护成本低,收获期长,2月下种,5月就能收获,收获期一直持续到11月。凤凰村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种植辣椒,同时针对合作社在外销平台上的短板与局限,凤凰村委决定引进专做辣椒生意的桂林程千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恰好该公司负责人秦福顺就是兴安本地人,在外做了20多年辣椒生意,他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资源。仅鲜椒专卖店就有10多个,分布在长沙、广州和重庆等地,365天每天都要保证有充足的鲜椒供应。
“订单农业”让社员不再发愁,有利于辣椒品质的提升。
2018年9月,有着种出高质量辣椒的理想和带动乡亲致富的信念秦福顺回到家乡,12月和村合作社达成签约意向,投资100多万元用于当地辣椒的种植。秦福顺在大北村承包了近200亩山地种植辣椒,考虑到凤凰村比较穷,秦福顺主动垫资200多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前期的投资问题。在他的指导下,全村近60户村民种植辣椒750亩,其中,贫困户有20多户。200亩的辣椒管护需要人手,贫困户成为公司优先考虑的对象,在公司30多个长期负责管护的人中,贫困群众占了一大半。
村支书梁定富把全家的地都种上了辣椒。望着地里绿油油的辣椒,他说,以前种玉米或花生,每年每亩收入最多1000多元,现在种了辣椒,单是合同的保底价每亩至少可以达到5000元。
目前,凤凰村共种植辣椒630亩,有中椒6号、长辣7号和红霸米椒三个品种。公司为合作社提供种子、农药、化肥、技术等,为社员设定最低保护价1.2元/斤,今年的行情比较好,保护价也根据市场相应提高,达到每斤1.8-2.4元。“我们的辣椒不愁销,单红霸米椒一个品种,每天都可以卖60万斤,供不应求。”秦福顺说。
一亩地辣椒产量7000-8000斤,每斤按1.8元计算,一亩地最少能有1.2万元的收入,扣除4000元左右的成本,每亩纯收入最少有8000元。这种“订单农业”让社员不再为销售发愁,从而能够更专注于辣椒的种植,有利于辣椒的品质的提升,产量的保障。
进入八月以来,辣椒销售进入旺季,每天从凤凰村采摘外运销售到全国各地的辣椒达15万公斤,预计今年全村辣椒产值近1000万元。这些辣椒从田间地头采摘完毕立即通过物流直供超市、饭店,远销长沙、重庆、昆明、贵州、杭州等地。
公司还聘请合作社成员对收购的辣椒进行分拣、装箱,每天工作8个小时,包接送,包三餐,工资日结,每天90元。“我帮老板打工,每个月有2500元工资,自己还种了2亩辣椒,老板提供前期的种子和化肥农药钱,还帮销售,今年有望脱贫。”贫困户唐德生一边将辣椒打包装车一边高兴地说。像唐德生一样在公司务工的贫困户还有30多个。
在车旁与村民们一起忙着辣椒卸载、挑选、分装贫困户蒋德宏就也是其中一个,今年开春以来一直在该公司务工,从事整地、育种、植株、抹芽、打药等工作,每月工资收入两千元。此外,蒋德宏自己也种植了一亩辣椒,预计年收入达7000元。眼看今年年收入将近2万元,蒋德宏喜不自胜。贫困户胡玉良从去年开始种植了近3亩辣椒,大大增加了他的收入,并在年底实现了脱贫。得益于政策上的优惠和技术上的指导,今年的辣椒已经卖出1万多元。
72岁的蒋周玉之前也零散种植辣椒,自己挑到市场上卖,每斤只能卖到五六毛。如今,在合作社和公司的帮助指导下,他一个人就种植了5亩辣椒。“自己种辣椒没有规划,还经常卖不出去,现在是只要认真种,根本不愁卖。”
如今,辣椒产业已成为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种植辣椒带动20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明年我打算在高尚凤凰、灵龙两个村扩种3000亩,要种就要达到‘漫山红’。”望着丰收的辣椒,秦福顺自信满满。
“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供肥、统一收购”,合作社和企业的携手,不仅使辣椒种植实现了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而且让当地村民真正实现增收,帮助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能致富。
菇:“菇爷”撬动一镇
离开了凤凰村,县产业扶贫办的小陈说带我们去兴安湘漓镇拜访一位“菇爷”,“姑爷?”见我们疑惑的表情,小黄笑了,对,“菇爷”,专门研究种蘑菇16年的“菇爷”,哦,原来是此“菇爷”非彼“姑爷”。
从兴安县城驱车3公里,就到了湘漓菇缘家庭农场,农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湘漓镇至界首镇的二级公路旁。
时至七八月,天气炎热,走进其中一个大棚,棚内潮湿温热,一个个菌苞一层层整齐地摆放着,一簇簇秀珍菇冲破薄膜冒了出来,长势喜人。只见七八个工人正在清理菌棒上的菌渣,这个大棚刚采摘完一批秀珍菇,这位“菇爷”正忙着打电话,联系发货广东。
何振明规模化种植,为当地产业扶贫和食用菌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今年43岁的“菇爷”,名叫何振明。言辞不多的他,一说起种菇,便侃侃而谈。从他的介绍得知:菇缘家庭农场成立于2018年,农场的前身是2011年成立的振明食用菌种植基地,但是种蘑菇的历史还要追溯到2003年。
2003年以前何振明,还是一名大城市的农民工。因为家境贫寒,初中一毕业去到广东,做起了建筑工,一做就是十年。2003年,27岁的他,听说家里的一位叔叔在家里种植起金针菇,效益不错,于是,何振明决定辞职,先去到浙江、福建考察学习金针菇种植技术。学成之后,重返家乡的他,决定趁自己年轻,在自己的家乡试一试,大不了一切重来。在这样的决心下,开始了他白手起家的创业之路。
就这样,何振明先在自家的地上建起了大棚,种植起了金针菇,有了效益后来不断扩大规模,他又研究起了种植秀珍菇,秀珍菇本是喜寒植物,适合在冬季生长。何振明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通过设施栽培,温差刺激,进行夏季反季节栽培。通过调控温度控制产量,运用冷库机24小时控温在10℃以内,刺激菇蕾形成。经过反复实验不断探索,反季节种植秀珍菇取得了成功。就是这样,凭着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刻苦的钻研,何振明在食用菌行业创出了一片天地,成为全县效益最好的蘑菇种植基地。
2018年要建农场了,因和蘑菇的“缘分”,何振明为他的农场取名“菇缘家庭农场”。
目前基地种植反季节秀珍菇40万棒,产鲜菇240吨,平均每棒产1.2斤,每棒收购价均价每斤在5.5元左右,最高可达8元。纯利润2.2元左右,产值达240万元,产品销往广东、湖南、广西等地,供不应求。农场由3年前每年5-60万元的纯收入,增加到每年80~90万元的纯收入。
由于经济效益好,栽培技术成熟,何振明成为赫赫有名的种菇致富能手,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越来越多。2017年县农业局支持30万奖补资金给何振明,用于规模扩建基地。
何振明介绍说,秀珍菇又叫小平菇,外形悦目,质地鲜嫩,口感好,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又没有平菇的腥味,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
现在农场种植基地面积达15亩,全部采用标准化种植。目前拥有标准化生产菇房13个,其中工厂化生产菇房5个,机械设备有拌料机1台,接种箱10个,食用菌生产装袋机2台,木料粉碎机1台,铲车1台,灭菌锅1个,移动制冷机2组、冷库房机组2座,排风扇60个;16年的努力,农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固定资产达400万元。
何振明的农场长期所需一批管护人员,在众多求职人员中,他着重偏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低保户、残疾户招聘,目前现有长期管护人员20人。
正在清理菌渣的54岁的贫困户杨桂芳告诉记者,她是五里峡库区移民,爱人身体不好,家有90岁老母,还养着一个64岁无法劳动的残疾哥哥,儿子还在念技校,女儿刚刚大学毕业。家里仅有几块贫瘠的干田,且位于5公里山路之外,一大家子的生活非常艰难,而附近周边能提供就业的岗位微乎其微,很多男劳力就近找不到工作。
得知贫困户杨桂芳家庭困难,何振明主动邀请她和另外4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到他的农场长期务工,每年为他们增加务工收入一两万元。近两年来,其中3户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杨桂芳也将在今年脱贫摘帽。
杨桂芳心怀感激地说道:我们村的年轻人很多都外出打工了,年纪稍微大点的,因为要照顾家里,也不敢外出,再说年级大了,出去也没人要。我们附近村也几乎没有什么工作可以做,多亏了何老板,我年纪大了,能在大棚里干点杂活,活动活动筋骨,还有钱赚,多亏了何老板,几年下来一直留着我在他那打工。
在何振明的带动下,湘漓镇花桥村、江口贫困村有5户群众也发展食用菌规模化种植,规模也都在一二十万棒左右。同时何振明也先后培养出10余位种菇致富能手,为湘漓镇产业扶贫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借“风”发财的源江村
拜访完了湘漓的“菇爷”,小陈又兴致高昂地说带我们去看看借“风”发财的源江村。借“风”发财?如何借“风”,小黄但笑不语,只说到了源江你就知道了,怀着好奇,我们朝着源江村奔去。转过一个山口,远处山顶一架架高大矗立的“风车”撞入眼帘,山脚一幢幢整齐漂亮的楼房,田里一排排绿意盎然的荷包豆,还有山间的树木、花朵,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是兴安镇源江村委周家园自然村,你现在看到村子这么漂亮,四年前可不是这样。”源江村党支部书记候文介绍说。源江村距离县城17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山区村,这里四面环山,海拔约600至700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粮食主要为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以高山蔬菜、荷包豆为主,是“十三五”自治区级贫困村。
兴安地处“湘桂走廊”要冲,风力、光照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凭借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机遇,该县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目前,兴安县已投资65.3亿元在全县境内安装了机组340台,成为华南最大的风电基地。
当我们问起如何借“风”发财时,村支书候文告诉我们,2015年以来,随着绿色风电项目不断纵深推进,兴安提出“风电产业+蔬果产业+农旅结合”的绿色发展思路,制定“靠山吃山”的发展策略,发展药材种植、打造高山蔬菜基地等多种途径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靠项目的带动。源江村因地制宜,把高山蔬菜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支柱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高山蔬菜种植产业,带动源江村7个自然村2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高山蔬菜种植因天气影响大,见效期长,管护难,贫困户单独发展面临种种不稳定因素。在坚持自愿、有偿的前期下,源江村提出“企业+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和鼓励贫困用户积极参与,通过贫困户提供土地,公司提供菜秧以及管理技术,贫困户出工出力管护,公司最后回收统一销售,高品质的甜心菜、芥蓝、迷你小冬瓜、荷兰豆、香菜、西兰花、荷包豆等有机蔬菜售卖到桂林市区及广东、港、澳等地,最大的避免了农户的损失,使利益最大化。农民除了收取地租,还可以帮公司种菜挣工钱,一年下来,每亩地的收入有三四千元。通过与公司合作发展高山蔬菜产业为贫困户脱贫找到了一条新途径。同时成立了周家园种养合作社,主要以荷包豆种植为主,将产出资金作为贫困户入股的股金,已带动源江村12户贫困户40人种植,每户贫困户年收入增收2500元。2016年,源江村顺利脱贫摘帽。杨超良一家曾经是源江村的贫困户。他身有残疾,家中劳力缺乏。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源江村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杨超良家种了两亩地荷包豆。在杨超良的荷包豆地里,正在浇水的杨超良告诉记者,目前,源江村的荷包豆种植已成规模,在豆子成熟的季节都会有客商到村里面收购。靠着荷包豆产业,杨超良可以通过双手支撑起整个家庭。
源江村利用丰富的风电资源,打造高山蔬菜基地等多种途径壮大村集体经济。
高山蔬菜产业为贫困户脱贫找到一条致富新途径。
2017年,兴安以周家园自然村新村建设为试点,通过村容村貌整顿,宅基地复垦等方法整合200亩闲置土地,以“定单农业”模式,引领群众发展猕猴桃、百香果、罗汉果及高山疏菜为主的旅游观光型农业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带动种植农户每户增收1.2万元,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多元。
2018年,源江村利用风电项目重点区域的优势,争取20万元财政资金入股风电企业,每年可分红2万元,全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9万余元,人均年纯收入达15890元,65名贫困人口通过参与开办农家乐、种植生态蔬菜及水果、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实现脱贫致富,源江周家园村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
源江村虽然地处偏僻,但环境资源得天独厚,10万亩华南最大的风电基地、摩天岭大峡谷、冰川瀑布都在其内。美丽的风光吸引了大量周边市县的游客,区内外游客也慕名而来,游客最多时旅游大巴车达十余辆,徒步、骑行的驴友更是应接不暇。
为增强发展后劲,该县还以源江“风车文化节”、高山蔬果种植和高山雪景为“卖点”,打造“醉美天上源江·风车之歌飞扬”旅游品牌,吸引大量游客来观光旅游。
“以前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自从风电产业落户后,2016年底,我们摘掉了穷帽,成为新农村小康示范村,现在村民搞起农家乐和民宿,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支书侯文高兴地说。
目前,源江村经过“风电观光+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提升和打造旅游区建设,已建成县级农业核心示范区高山蔬菜基地400多亩,投入20万元新建蔬菜棚10个近20000平方米,计划今年年底建成1千亩的高山绿色蔬菜市级农业核心示范区,逐步实现工业、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今年上半年,到源江旅游的人数已达2万余人 ,由旅游带动起来的农家乐4家,旅游创收近60万元,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新型旅游地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