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2019-12-20孙婧上海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家庭

文/孙婧,上海大学

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在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市场和环境中不断完善,一直在迈着大步向前走。广义的社保制度也就意味着广义的社会福利,它指国家和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向社会保障这一方面投入资金,为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而不断努力,保障人们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中不断进步,它的意义不再是仅仅保障人们的生活,更是成为了经济改革的重要一部分,承担起了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责任。中国的大多数落后农村地区的消费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他们不管是在经济还是社会保障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措施及现状

1.1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在试点和推广中缓慢发展起来,但是和发达城镇或地区相比,实施的时间较为短暂,保障的力度和水平都处在低级阶段。到2010年为止,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才基本上实现了全面覆盖,使大部分农村居民都享受到了“应保尽保”的优惠政策。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在对农村居民的补助上,每月55元的补贴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补贴水平应该提高。其次,新型的医疗制度要提高他的保障力度和范围,把保障小疾病以及保健等方面都包括在其中,提高农村医疗保障的水平,使得农村居民能够更加健康平安发展。

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国家都出现了老龄化这一现象,我国也不例外,据调查,有专家预言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我国全社会人口的比重在20%左右,其中,有70%的老龄人还生活在农村中,所以强化农村社会的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它的完善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拉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我国政府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资力度非常之大,使得其最低的5.3%年利率也高于同期的银行利率,这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有了不小的保障。养老保障使得农民们的基本生活要求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政府这种再分配的手段提高了农村居民对于消费和政府工作的一定支持度。

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现状分析

2.1 中国居民消费现状

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以来,高速增长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常态化,但是从上个世纪末端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就有一个问题持续存在,那就是内需不足。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这两者的拉动,消费做出的贡献远远欠缺。

虽然我国居民的人均GDP一直在进步,但是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却始终在降低,这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消费率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而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日益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更是不够理想。当今我国的居民消费现状急需我国建立起一个“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一把大伞,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状况。

2.2 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影响

社会保障中有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过收入再分配使得居民们的收入能够趋向均等化,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改变人们消费思想和决策的基础上,对居民的消费行为给予一定的影响。完善的社会保障使得人们对于未来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希冀,化解了人们心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改变了大多数人们对收入的心理预期,这就间接地增加了居民们的未来收入,响应国家的税收政策也就不在话下。在此基础上,收入的均衡分配才能够更加完善全面的落实,健全的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

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保障低,辐射人群偏少

在大多数的农村社会,经济仍然较为落后,发展形势显得不够良好。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改革和各项政策的出台中不断完善,城市的发展形势明显好于农村,不同地区的农村地区又有不同层次等级的保障体制。总体来说,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远远不够健全,很多与农民切身相关的利益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而社会保障的力度也不够大,一些地区每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甚至只有几十元,如此低下的保障,根本无法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较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他们的消费率却在不断下降,与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率小,辐射人群偏少密切相关。

3.2 家庭结构日益缩小,家庭任务加重,家庭养老难以维持下去

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步。而家庭的小规模化代表着日后大多数家庭主要模式的必然走向。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和人口不断涌入城市,试图赶上繁华城市这一趟列车。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的减少,让许多农村家庭中妇女、老年人甚至未成年孩童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依靠着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传统维持生计。但是小规模化的家庭模式使得土地向生产功能回归,不再能够保证养老这一问题,家庭的经济负担都渐渐加重。在这样的形势发展下,我国农村家庭的养老很难维持下去,养老暴露的种种问题都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

4.1 加强社会保障立法保证社会保障进行连贯性和稳定性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的脚步中,政府要为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做出努力,明确其肩上担负的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刻不容缓,只有完善了法律层面,社会保障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才能具有连贯性和稳定性。我国各级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尽全力承担所付职责:将立法滞后作为首要问题抓紧解决,完善有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收入的再分配,为农村的社会保障筹集资金并投入使用。在法律的监督和强制力的强有力保障之下,社会保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4.2 政府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规模

农民仅仅通过个体的缴纳费用来支持社会保障是很难使发展改革继续进行的,此时我国政府虽然对社会保障建设有一定的扶持力度,但是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补贴低下。在资金短缺这一问题上,政府要加大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和覆盖率。政府通过收入的再分配,筹集大量的资金,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也体现了当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脱光农村社会保障的积极来源,所有国家工作者集思广益,使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再受到局限。有关部门在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各项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就要加强对国家企业和个人捐助资金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使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透明化,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5 结束语

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仅保障了很多农村居民的生活,它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的收入,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和谐;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拉动居民们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意义非凡,与每一个人切身相关。

本文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了我国现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提出不足的方面,并给予最真挚的意见和建议。从每一位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深刻剖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2011年公布的《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刘俊霞,试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3).

[3]石宏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和理性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6(9).

[4]万旋.探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J].商业研究,2011(7)

[5]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孙文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张继海.社会保障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影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家庭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家庭“煮”夫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恋练有词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