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食用与药用昆虫
2019-12-20李芳
李 芳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建 福州350002)
在我国,食用昆虫历史可以追溯到3 000 年前。 汉朝刘安编著的《淮南子·修务训》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蜚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兽,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饶高下,尝百草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辟就。”其中的“赢蜚之肉”就包含昆虫。 我国古籍《周礼》(图1)和《礼记》中也记载了周、秦时期人们以昆虫为食的情景。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也记载了明、清时期食用昆虫的习俗。 在《圣经》(利末记11:22)中也提到:“耶和华说其中有蝗虫、蚂蚱、蟋蟀与其类,这些你们都可以吃” ;“约翰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 可见,昆虫的食用价值早已被人类所认知。在世界范围内,昆虫是至少20 亿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有1 900 多种昆虫可以被作为食物(侯梦婷,2019)。
药食同源,我国智慧先人发现许多昆虫具有药用与保健价值。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记录了22 种昆虫药物,例如:石蜜、蜂子、蜜蜡、螵蛸、蚱蝉、白僵蚕、石蚕、蝼蛄、萤火虫等。 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图2、3)中共收药品1 892 种,其中昆虫类就占106 种,谓之“虫部”。 这种源远流长的食虫与药用昆虫文化同样在邮票的长廊中有所体现。 本文以收集到的42 张昆虫邮票为线索,查阅相关文献,综述邮票上的主要食用与药用昆虫类群及其研究与应用概况。
图1 《周礼》 (中国)Figure 1 《Zhou Li》 (China)
图2 李时珍(中国)Figure 2 Li Shizhen (China)
图3 本草纲目(中国)Figure 3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China)
1 直翅目
1.1 蝗虫
“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捕蝗》中的诗句。 “文皇仰天吞一蝗”,唐太宗吃蝗,是与天下苍天同命运的政治表态。 这也证明蝗虫(图4)是可以食用的。 马达加斯加邮票(图5)展现了人们上树捕捉蝗虫,满载而归的情景。 世间万物祸福相依,相反相成,蝗虫是危害庄稼的大害虫,也是人类重要的食用与饲料昆虫。 作为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蝗虫将杂草、秸秆等不可被人直接吸收食用的纤维素、多糖等转化为可被利用的蛋白资源,成为餐桌上的美食与家禽的高端饲料。 研究发现:蝗虫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达63%,粗脂肪含量有8%~10%,其中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与花生油接近(戴鸟林,2013;段玉峰,2005)。
1.2 蟋蟀
蟋蟀是世界著名的昆虫美食。 蟋蟀(图6、7)含有丰富的脂肪与蛋白质。 而且,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取食的蟋蟀也有不同的风味。 如果喂食谷物、玉米和新鲜蔬菜,蟋蟀就会有甜玉米的味道,而且还带有轻微的坚果或葵花籽味。 通常蟋蟀的烹制方法是将清洗后的蟋蟀加些佐料与盐腌制,之后油炸或放入烤箱烘烤。
图4 蝗虫(马里)Figure 4 Locust(MALI)
图5 捕捉蝗虫(马达加斯加)Figure 5 Catching locusts(Madagascar)
图6 田野蟋蟀(朝鲜)Figure 6 Gryllus campestris(DPRK)
图7 双斑蟋蟀(马耳他)Figure 7 Gryllus bimaculatus(Malta)
1.3 螽斯
螽斯也是高蛋白、高钙质的优质食用昆虫。 与蟋蟀一样,螽斯(蚱蜢)可以油炸或烤箱烤制。 2019 年,马来西亚发行一套独特食品邮票,其中一枚就是串烤螽斯(蚱蜢)(图8)。 在肯尼亚,无论是新鲜的、烤熟的还是晒干的螽斯都是传统的小吃。 冈比亚邮票上的非洲长角蚱蜢(图9,画面中部帝王蜻蜓之下)属于草螽科,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名闻遐迩的昆虫食物。有研究表明:这种螽斯脂肪含量高达36%,蛋白质含量高达33%~46%。 除此之外,还包含油酸和棕榈酸两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丰富的钙、钾、磷与微量元素铁、锌、锰、铜(Karlmaxet al,2018)。 因此,食用这种草螽有助于缓解非洲地区民众营养不良的现状。 在乌干达和肯尼亚,当地居民从野生草丛中收集这种蚱蜢,并通过冷冻干燥和烘箱干燥保存这种食物。 冷冻干燥固然可以更好保存昆虫,但成本太高,相对而言,太阳曝晒或烤箱干燥是一种较为便捷的保存方法(Matojoet al,2013)。 同时,螽斯还被认为是一味名中药,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痛等功能。
图8 烤蚱蜢(马来西亚)Figure 8 Baked Grasshopper (Malaysia)
图9 长角蚱蜢(冈比亚)Figure 9 Ruspolia differens (Gambia)
2 鳞翅目
2.1 蚕蛾
众所周知,柞蚕(图10)与桑蚕(图11)的蛹是高蛋白的营养品。 不仅如此,晚蚕砂(蚕的排泄物)、蚕蜕、蚕茧、白僵蚕(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都有药用价值。
图10 柞蚕(朝鲜)Figure 10 Antheraea pernyi (DPRK)
图11 家蚕(巴西)Figure 11 Bombyx mori (Brazil)
2.2 天蛾
布隆迪邮票上的可乐豆木天蛾及其幼虫(图12)属于天蛾科,这也是非洲地区著名的昆虫美食。 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800 万人口)有70%的居民食用这种昆虫。 每年从安哥拉、博茨瓦纳、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的可乐豆树林中采集到的可乐豆木毛虫大约有95 亿条,可乐豆木毛虫的加工方式是先挤掉内脏后用盐水煮,然后晒干作为高蛋白食物(Huis,2003)。
豆天蛾是鳞翅目天蛾科,云纹天蛾亚科,豆天蛾属(图13)的昆虫,其幼虫俗称豆虫、豆丹。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农桑经》记载了山东人食用豆虫(以大豆叶为食的豆天蛾幼虫)的习俗:“豆虫大,捉之可净,又可熬油。 法以虫掐头,掐尽绿水,入釜少投水,烧之炸之,久则清油浮出。 每虫一升可得油四两,皮焦亦可食。”大意是人们先把豆虫的内脏挤出,在热水中焯水,然后在油锅中炸至皮焦黄就可食用。 在江苏连云港及周边地区也有食用豆丹的传统。
已有研究表明,豆天蛾幼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1.7%,豆天蛾幼虫中提取的多糖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这可能意味着豆天蛾可被开发成抗衰老食品(刘绍鹏等,2017)。
长喙天蛾(图14)又名蜂鸟蛾。 蜂鸟蛾号称昆虫世界的“四不象”,首先它像蝶类一样白天活动,其口器长喙状且有末端膨大的触角;它又像膜翅目的蜜蜂,在夏秋季节飞舞在百花丛中采食花蜜,并发出清晰的嗡嗡声;它还像南美洲的蜂鸟,夜伏昼出,很少休息,在取食时,和蜂鸟一样,在花前盘旋。 这种天蛾还有一个雅号“蜜虎”,因为,养蜂人很忌讳这种危害蜜蜂的不速之客。 不过,对于人类,这种蛾子可以治咽喉肿痛与心痛腹痛,是一味著名的中药。
图12 天蚕蛾(布隆迪)Figure 12 Melanocera menippe(Burundi)
图13 丁香天蛾(阿富汗)Figure 13 Sphinx ligustri(Afghanistan)
图14 小豆长喙天蛾(根西岛)Figure 14 Macroglossum stellatarum(Guernsey)
2.3 金凤蝶
金凤蝶幼虫的药名是茴香虫(图15、16)。 金凤蝶广布于全国各地。 在我国,一般是在春、秋两季捕捉幼虫(茴香虫)以酒醉死, 焙干后研成粉。 茴香虫味甘辛、性温,可以治疗胃痛,噎膈,小肠疝气。
图15 金凤蝶(瑞士)Figure 15 Papilio machaon(Switzerland)
图16 金凤蝶成虫与幼虫(阿富汗)Figure 16 Adults and larvae of Papilio machaon (Afghanistan)
2.4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图17、18)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图19)幼虫上的子座与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是一味名贵的中药。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虫草素、虫草酸(D-甘露糖醇)与虫草多糖等多种营养与药用成分,具有补肺、益肾、增强免疫、止血化痰等多种功效。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和尼泊尔海拔2-3 km 的高寒山地,朝鲜邮票(图20)的蛹虫草是真菌寄生柞蚕蛹的产物,主要产于我国长白山地区和朝鲜,其药理功效与冬虫夏草类似,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保健功效。
图17 冬虫夏草与蝉蜕(中国澳门)Figure 17 Cordyceps sinensis and cicada moult (Macau, China)
图18 冬虫夏草(尼泊尔)Figure 18 Cordyceps sinensis (Nepal)
图19 蝙蝠蛾(新西兰)Figure 19 Aenetus virescens(New Zealand)
图20 蛹虫草(朝鲜)Figure 20 North Cordyceps(DPRK)
图21 草螟蛾(毛里塔尼亚)Figure 21 Chilo sp (Mauritania)
2.5 竹虫
竹虫是鳞翅目螟蛾科禾草螟(图21)属的幼虫,又名竹蜂、竹蛆、笋蛆。 因其寄生在竹笋内而得名。 竹虫主要寄生于巨竹属的新笋上,啃吃幼嫩竹笋,从竹尖逐节往下吃,最后藏于根部,破蛹而出。 竹虫身子纺锤形,富含高蛋白、氨基酸。 食用方法是放在开水中氽干,然后用油煎炸。 油煎炸后的竹虫香脆可口而且有奶油味,这是我国云南基诺族珍爱的美食。 研究表明:竹螟幼虫有较高营养价值,其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基本接近FAO/WHO 提出的理想值(王琦,2002)。
3 鞘翅目
3.1 九龙虫
九龙虫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图22),主要分布于温带、热带地区的东南亚各国和我国华南、华东地区,是一种仓库害虫。 在民间已经有人饲养这种拟步甲作为食用与药用昆虫。 研究表明: 九龙虫体内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在护肤美容、高脂血症和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价值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3.2 蛴螬
金龟子是金龟子科昆虫的总称,广泛分别于世界各地。 蛴螬(图23)就是金龟子(图24)的幼虫。 公元502 年,陶弘景著《名医别录》中记载:蛴螬炖猪蹄可以促进母乳分泌。
3.3 天牛
桑天牛的成虫可活血、祛瘀、通经;主治疟疾寒热,小儿急惊风及疗肿。 天牛的幼虫(图25)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作为中药可以治疗劳伤瘀血、血滞经闭、腰脊疼痛等病症。 经过烘烤的天牛幼虫也是难得的美食。
3.4 斑蝥
以毒攻毒是中国医学的传统。 斑蝥(图26、27)所含的斑蝥(素)有剧毒,其药用功效是攻毒蚀疮,解瘀散结,可用于顽癣、闭经、癌肿等疾病的治疗。
图22 拟步甲(几内亚)Figure 22 Blaps mucronata (Guinea)
图23 蛴螬(洪都拉斯)Figure 23 Grubs (Honduras)
图24 金龟子(古巴)Figure 24 Platycoelia flavoscutellata (Cuba)
图25 天牛幼虫(汤加)Figure 25 Long horned beetle larvae (Tonga)
图26 斑蝥(几内亚共和国)Figure 26 Gorrizia dubiosa(Republic of Guinea)
图27 土斑蝥(几内亚共和国)Figure 27 Meloe proscarabactus(Republic of Guinea)
3.5 龙虱
龙虱(图28、29)是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水生昆虫,世界性分布。 龙虱俗名水鳖,是著名的药、食两用昆虫,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 龙虱大多是肉食性,善于捕捉水中小生物,也可取食水草与腐烂有机物。 龙虱体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57.13%,粗脂肪含量占干重的27.34%,总糖含量占干重的8.51%。 龙虱体内具有多种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本草拾遗》记载:“龙虱能主治小儿遗尿、老人尿频和面部褐斑。”龙虱体内含人体必需的Cu、Co、Mn、Se、S、Ti、K、Na、Mg 等多种微量元素。 龙虱因其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能补肾、缩尿、活血,可起到促进微循环、破坏氧化自由基和防老抗衰作用。 龙虱味道鲜美,可煎炸烧烤,用五香调味烤煎后,松脆可口,广东人喜吃龙虱;也可做成补酒,能补肾健脾。
4 螳螂目
螳螂目的大刀螂(图30、31)、小刀螂、广腹螳螂具有定惊止搐,解毒消肿之功效,可用于小儿惊厥抽搐,咽喉肿痛,痔疮,脚气等疾病的治疗。 “螵蛸”是螳螂的卵块,即螳螂科的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 产在桑树上的叫“桑螵蛸”,晒干后可入药治疗体弱、小便次数过多,有缩尿的功效。
5 膜翅目
5.1 蜜蜂
众所周知,养蜂业是典型的环境友好产业,蜜蜂(图32)不仅为植物传粉,也为人类奉献蜂蜜、蜂蛹(图33)、蜂蜡和蜂王浆,蜂蜜与蜂王浆是高档的食品与补品,蜂毒、蜂蜡、蜂胶的药用价值也得到充分的开发。
图28 宽边大龙虱(波兰)Figure 28 Dytiscus marginalis(Poland)
图29 橙斑大龙虱(新加坡)Figure 29 Dytiscus marginalis(Singapore)
图30 大刀螳螂(中国)Figure 30 Tenodera aridifolial(China)
图31 绿巨螳螂(尼日尔)Figure 31 Sphodromantis sphodromantis (Niger)
图32 蜜蜂(法国)Figure 32 Apis mellifer(France)
图33 蜜蜂幼虫与蜂蛹(古巴)Figure 33 larvae and pupae of Apis mellifer (Cuba)
5.2 蚂蚁
我国古籍《周礼·天官·鳖人》中有:“祭祀,共蠯、蠃、蚳,以授醢人。” 《礼记·内则》中也有记载:“馈食之豆,其实葵菹、蠃醢、脾析、蠯醢、蜃、蚳醢。”大意是,周代鳖人(内务职官)负责把蠯、蠃、蚳这三种东西交给醢人(宫廷烹饪职官)。 由他们烹制成美味食品,用于祭祀。 这里的“蚳”就是蚁卵,“蚳醢”就是用白色蚁卵做成的酱。 中医认为:蚂蚁是一种温和的滋补药,具有扶正固本、补肾壮阳、养血荣筋、祛瘀通络的药效,其中补肾功效尤其显著。 现代医学临床实验证明:蚂蚁具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痉、护肝、平喘、抗惊厥等药理作用。 亦有研究证明蚂蚁还具有镇静、安神、抗炎等药效。 可食用与药用的蚂蚁主要有红褐林蚁(图34)、切叶蚁(图35)与拟黑鼎突多刺蚁。
5.3 胡蜂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土蜂穴居作房,赤黑色”;“土蜂子酒浸傅面,令人悦白;土蜂房治疗疮毒疔肿。”膜翅目里有“土蜂科”,但土蜂不“穴居作房”,只有雌土蜂能掘土寻觅鳞翅目幼虫,在其上产卵繁殖后代,所以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提到的“土蜂”,应该是胡蜂科,黄胡蜂属的胡蜂(图36)。
6 蜻蜓目
蜻蜓的成虫与幼虫(水虿)(图37)皆可以食用,在印度尼西亚,人们捕捉蜻蜓的传统方法是将芦苇浸入棕榈树液中,然后挥动芦苇,在树上捕捉蜻蜓。 蜻蜓与水虿都直接煮熟或蘸面糊,用椰子油煎炸,据说味道像软壳蟹。
图34 红褐林蚁(保加利亚)Figure 34 Formica lufa(Bulgaria)
图35 切叶蚁(英国)Figure 35 Atta texana(UK)
图36 黄腰胡蜂(马来西亚)Figure 36 Vespa affinis(Malaysia)
图37 帝王蜓(波兰)Figure 37 Anax imperator(Poland)
7 半翅目
7.1 蝉
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牧童骑着黄牛,放声高唱,一见到鸣蝉,立刻安静下来,蹑手蹑脚,放手一搏,一只大蝉就成为牧童的囊中之物,用火炙烤,牧童即可一饱口福。
“佝偻者承蜩”出自先秦庄周的《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佝偻者承蜩“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蜩翼之知”,以致执臂“若槁木之枝”,“于物无视”,进入屏息静气、专气致柔的忘我境界。 佝偻者经年累月锻炼捕蝉的技巧,估计也是为了维持生计。 可见,蝉(图38、39)自古以来就是人的猎物。 “蝉蜕”就是知了最后一次蜕皮的壳,在医药界一般是指黑蚱蝉的蜕(图40)。 中医认为蝉蜕可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祛风止痉,临床上常用蝉蜕来治疗风热感冒、咽喉干痒肿痛、声音嘶哑、急性荨麻疹、小儿夜啼与高热惊厥等症。
7.2 九香虫
蝽象(图41)的中药名为“九香虫”。 通常的炮制方法是将捕来的虫子用开水烫过,晒干,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时取出晾干,在阴凉处存放就可以作为药材使用。 可以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以及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结等病症。
8 蜚蠊目
8.1 土鳖
土鳖(图42)属于蜚蠊目,鳖蠊科,为重要的药用昆虫。 土鳖生活于地下或沙土间,多见于粮仓底下或油坊阴湿处。 在我国有人工饲养,其品种为中华地鳖、金边地鳖、河北地鳖三种。以干燥全虫入药,功能为破瘀通经,主治血滞经闭、腹痛瘀块及跌打损伤等。
8.2 蜚蠊
蜚蠊(图43)的药用功效早已为古人认知,2 000 多年前,我国第一本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入药品。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蜚蠊作了生动的描述:“身似蚕蛾,腹背俱赤,两翅能飞。”李时珍认为,蜚蠊能够活血散瘀,解毒消疳,利尿消肿。 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脚气水肿,疔疮、肿毒及虫蛇咬伤等。 现代研究证明,美洲大蠊可以治疗肝炎,现代中成药“康复新液”其重要成分就是美洲大蠊。
8.3 白蚁
白蚁(图44)是高脂肪、高蛋白具有坚果风味的食用昆虫。 白蚁一般可以在倒伏的树或腐烂的树桩中找到,也可以在灯下诱捕。 白蚁适合在热锅中烘烤,作为小吃。
9 毛翅目
石蚕是毛翅目昆虫石蛾(图45)的幼虫。 石蚕水栖性,会吐丝将溪流水中的石块、细砂、枯枝等黏结成巢。 老熟幼虫在水中建造蛹室,羽化时,成虫会用上颚咬破蛹壁,游到水面,在石头或水草枝条上破蛹羽化。 石蛾大多生活于洁净、寒凉的溪流附近,因而成为水质清洁的指示物种。 《神农本草经》记载石蚕具有解结气,利水道(利尿),除热等药用价值。
图38 林奈氏大蝉(尼维斯)Figure 38 Tibicen linnei(Nevis)
图39 蝉(土耳其)Figure 39 Klapperichicen viridissima (Turkey)
图40 蝉蜕(科特迪瓦)Figure 40 Cicadidae indet(Cote d′Ivoire)
图41 越南蝽象(越南)Figure 41 Chalcocoris rutilans(Vietnam)
图42 土鳖(泰国)Figure 42 Eupolyphaga sinensis (Thailand)
图43 美洲大蠊(赤道几内亚)Figure 43 Periplaneta Americana(Equatorial Guinea)
图44 白蚁(上沃尔特)Figure 44 Termitidae indet(Burkina Faso)
图45 石蛾(波兰)Figure 45 Limnophilus limnophilus(Poland)
10 小结
综上所述,邮票上出现的可食用与药用昆虫主要有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 直翅目、半翅目昆虫可食用的主要是成虫,膜翅目昆虫可食用的主要是虫蛹。 鳞翅目昆虫的食用开发主要集中于蚕蛾科、螟蛾科、天蛾科昆虫,可食用和药用的主要是幼虫。
地球上数量众多、种类纷繁的昆虫对于人类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也是一种特别的恩惠。 在远古洪荒时期,丛林中的古老先民过着刀耕火种、饮毛茹血的生活。 触手可得的昆虫自然而然成为人类的食物与药物。 进入新世纪,随着气候变暖与生态危机的加剧,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有近8.42 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2%)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这些人中的大多数(8.27 亿)生活在发展中国家(Parryet al, 2004)。 因此,国际粮农组织大力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发食用与药用昆虫资源,以此应对饥饿与营养不良(图46、47)。
图46 终结饥饿(美国)Figure 46 Help end hunger (USA)
图47 食品(联合国)Figure 47 Food (UN)
首先,可食性昆虫是绿色天然食品,根据营养科学研究(图48、49),许多昆虫的蛋白质含量与肉类相当。 其二、人类取食昆虫有利于控制植食性昆虫,化害为利。 其三、许多食用、饲料昆虫,如黄粉虫、蝇蛆、金龟子、蝗虫和白蚁等,均可以利用天然的有机废弃物进行工厂化规模饲养。 昆虫的繁殖速率高,养殖造成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以及对水消耗、土地需求都很低。 学者通过研究证明:直翅目螽斯科,特别是长角蚱蜢是非洲地区潜在的重要经济昆虫。 可以通过室内规模化饲养,工厂化加工的形式进行开发利用(Lehtovaaraet al,2018)。
图48 健康研究(美国)Figure 48 Health research (USA)
图49 医药(美国)Figure 49 Pharmacy (USA)
传统的野外采集昆虫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如季节性、可持续性以及病原体感染和昆虫保鲜冷藏等问题(Matojoet al, 2013)。 在肯尼亚,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外国游客的增加,对昆虫食品的加工、营养质量与食品口感、风味多元化的需求日益提升。 因此,传统的野外采集、粗放的加工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将昆虫作为食品或食品加工原料进行研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如德国将鳞翅目昆虫家蚕、玉米螟等幼虫加工成罐头食品;法国将蝗虫、蚂蚁等昆虫进行脱几丁质处理,生产出高蛋白食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罐制昆虫加工公司(张家琛等,2018)。 这样既改变了昆虫原有的口感,使人们易于接受,又可开发营养价值高的食品,更加符合人们的饮食习惯。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药用昆虫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 研究目的集中明确,主要集中在抗癌、保健和医药工业用虫等方面,研究最多的是五倍子、冬虫夏草、蜂类及其产品、斑蝥(素)与蚂蚁(孙震晓等,1998)。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昆虫新的药用价值也被逐渐发现,如蟑螂油能直接杀灭S-180 癌细胞,某些蝶类含有抗癌活性成分异黄蝶呤等(吕文彦等,2007)。 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进入临床应用。 总之,食用昆虫与药用昆虫的产业化研究必将成为现代食品科学与医药工业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