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构建研究
2019-12-20董锦瑜
董锦瑜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教育部在2015年针对产教融合提高本科高校的技术性人才的培育质量提出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明确标准。在进行地方性本科高校的教育理念提升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指导,并指出要充分的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性,将企业与本科高校的优秀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利用,使其在人力、设备等资源实力上进行充分的发挥,要切实的应用在高素质结束人才的培养上。并通过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最终实现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的合作提高区域性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构建的根本原因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构建和顺利进行需要依托强大的法律效力和社会相关部门的体系以及规章制度进行保障。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曾明确提出将产业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技术人才的发展战略指向。地方本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实现此目标的根本有效途径就是通过产教的融合以及对教育模式的创新变革[1]。我国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针对一些地方本科高校进行了根本性的职业教育改革,地方本科高校也积极地相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努力提升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效果。为国家和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优秀质量技术型人才。但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人才标准的差异,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依旧无法满足企业当前的专业技术岗位需求。其根本性的原因是在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不足,校企双方的沟通不够密切,对具体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够清晰[2]。因此,构建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对于提升技术型高端人才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地方本科高校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构建是对地方高校发展阶段中必定会存在的必然需求。地方本科高校的职业教育规模当前处于急速的扩展时期,但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内部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并且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师资实力与生源的文化水平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要想进行快速的突破,就必须要进行内涵式的发展,要着眼于对专业教育品牌的建立和专业性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上。
二、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构建的策略
通过对国内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育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国外优质的校企合作模式案例的借鉴可以看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的重要。以国家政府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有效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构建的保障,以行业机构能够充分发挥指导与监督的作用,并对地方政府与本科高校之间进行协调和沟通,制定可实施合作的培养人才的标准,将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性的转变和改革,并切实的加强高校与企业进行组建校企合作的联合管理机制[3]。校企双方要共同组建管理团队并确保管理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以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的运行方式进行校企合作的教学。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对校企合作方式最有力的保障是通过建立制度体系进行的。而且国家在宏观方面也指出了要积极地落实职业教育法一家配套法规的制定,并根据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区域性经济发展目标进行法规制定的依据提供。地方政府通过系统规范的政策建立和制度的明确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中的责任和权力进行准确的划分[4]。并构筑出对各方利益的有效保障政策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并严格的进行监督和执行管理。
(二)加强校企的紧密合作,以行业进行指导引领
地方性的经济发展必定存在着具有先进技术和生产理念的企业作为引领。因此,恒业机构应当根据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制定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以专业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进行引领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5]。地方本科高校也需要积极的配合企业进行先进技术和理念进行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并提升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新时代的地方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并有效实施产教融合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区域性产业的深度转变以及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产教融合是对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构建,并且做到实际的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较人才培养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只有进行紧密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才能够将地方本科高等院校的教育效果提升做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要切实的建立在政府的顶层设计和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基础上来调动企业的引导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为国家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储备。如此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经济需求和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