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2019-12-20叶丕娇
叶丕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广东 深圳 518172)
引言
自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新医改的出台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减轻了居民看病医药费用的负担,并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体制和高质量的卫生服务为医改目标[1]。这一改革背景对公立医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问题提出了要求。因而公立医院必须明确财务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尽快适应新医改环境,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一、新医改制度下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
对公立医院来说,预算管理是协调公立医院收支平衡、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能够让政府相关部门更好地监控医院的财政收支,也能为医院的财务绩效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新医改制度对公立医院的支出预算和收入预算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把握“以收定支、收支一条线”的原则上要求公立医院的财政收支要更体现其公益性价值,并对医院的收支成本、结余以及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规定说明[2]。从财务成本管理来看,新医改制度更加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固定资产管理。即加强对医疗设备采购环节的监管,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以此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二)医疗费用控制。公立医院要控制医疗成本支出,从服务、医疗以及用药等环节的财政收支入手,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从而降低价格,坚决杜绝“以药养医”的现象[3];(三)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方面,依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缓解医患矛盾。
二、当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1、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
一些公立医院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往往是依据历史经验、结合本年度的业务规划等因素编制预算。预算管理的工作通常情况下都是直接交由财务部门进行,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预算管理工作,使预算执行过程中因与其他业务、行政等部门联系不强,财务预算无法全面反映出医疗患者的人数变化、市场的发展动态等信息。预算管理也无法依据内外部环境进行及时调整,严重阻碍了医院正常的经营活动。
2、预算编制不准确
当前,公立医院预算编制方法滞后、财政收入报告不全面、财政支出缺乏统筹规划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公立医院仍旧采用增量编制法进行预算编制,在没有充分考虑到外部宏观环境变化以及内部收支增速是否合理的情况下,增量预算编织法可能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收入预算管理程度较低,也会影响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
(二)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
1、整体内控意识薄弱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管理制度的核心制度,对提高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风险防控起关键作用,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活动是整个单位所有业务部门及所有工作人员均需共同参与其中的,而不仅是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控制活动,领导的重视程度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关键作用。
2、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及管理方式落后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形式还停留在传统的记账、核算以及编制财务报表方面。财务管理方式落后,无法辅助现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内审人员职能不明确,项目审计效果不明显,也无法把控财务决策潜在的风险。信息化是开展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仍停留在人工控制管理,缺乏将内部控制制度与信息化有机结合,无法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难于做到内部控制管理的时效性,不能全面发挥信息化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3、会计岗位人员配备不合理、能力水平低
公立医院的财务会计岗位往往存在“一岗多职”的现象,财务管理人员不但肩负着医院的财务核算、薪资分配、税务处理等问题,还要承担预算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使财务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偏低。大多数公立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对财务信息的分析能力比较差,财务会计转型速度慢,不能为医院的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建议。
三、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优化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首先,公立医院要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关系到医院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需要全员参与才能实现。因此,公立医院要将预算管理与各岗位的业绩考评联系到一起,并综合考虑外部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客观评价各岗位的职能和工作完成情况,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调动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跟踪的预算管理机制;其次,公立医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推广零基预算在预算编制中的使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外部政策变化以及内部业务规划对预算的作用,切实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最后,专项财政资金的开支和使用需要一定的审批程序,也需要财务部门的全过程监督,定期向相关业务部门了解资金投向,并以预算为基准严格控制各项开支范围,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是公立医院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公立医院要重视成本管理的意义,对成本管理的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将细化的目标落实到各个岗位上,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采购部门是医院成本管理的源头,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尤其要注意采购环节的管理工作,完善采购招标制度,保证药品和设备的采购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公开采购过程,杜绝暗箱操作。此外,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也是成本控制中的主要内容,公立医院要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的数量,对盘亏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处理,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减少固定资产流失。
(三)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
1、一方面,公立医院要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将医院的财务内控工作与其他各部门员工的工资绩效挂钩,要求所有的业务部门都要参与进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内部控制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医院也要不断完善财务内控监督体系,并配备相应的人才,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辅助现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将内部控制与信息化管理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内控体系。
2、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医院完善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公立医院只有不断充实财务管理人才,吸收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从根源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财务会计也要尽快由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顺应新医改的要求,在医院强化廉政建设的基础上财会人员也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以及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公立医院的改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要积极响应政策的要求,尽快实现医疗体制的转型,更好地应对医疗市场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公立医院要清楚认识到自身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制度、意识和行为等角度出发,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在医院现代化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性,强化成本控制的作用,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促进公立医院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