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综述
2019-12-20刘晓琳
刘晓琳
(成都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引言
高校危机管理已成为学界一个焦点、热点问题,也有一些学者撰写了相关研究综述,但归纳不够全面、准确,主要表现为在介绍国内研究时,对于一些核心问题的介绍过于简略和片面。本文运用系统的文献分析方法,梳理国内高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从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管理策略、管理体制、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管理等角度进行研究。
20世纪80年代,危机管理理论传入我国,国内学术界开始对危机管理的探索研究。早期的成果以胡平的研究为代表,他在是最早介绍国际上对危机的研究现状、研究动态,包括危机概念定义、危机的特点、危机管理的方法原则等理论的学者,以及总结了当代国际局势下的危机冲突、管理理论知识,包括危机早期预警、危机管理决策、危机保障与危机情报信息等概念。2003年,国内爆发“非典”危机后,促使危机管理的研究领域迅速扩大到危机概念、应对公共危机的组织、危机管理制度、教育领域的危机管理课题等多领域研究,此后,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逐渐增多。
二、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研究
危机概念是早期学者们研究探讨较多的主题,较早关于危机概念的研究成果是结合非典事件对高校遭遇危机的表现进行了审视、分析,注重结合企业危机管理概念和高校管理实际,对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目标、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等进行了界定。以及从校园抗击非典过程中的问题、成果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育角度,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定义、类型及范围进行重新定义。
三、高校危机管理的策略研究
高校危机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关于高校危机管理的策略研究成果是相对较多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从公关应对的角度,对高校危机管理的类型、特点进行了阐述,从国内高校危机管理方面的实践情况出发,探讨了高校危机管理中的具体管理框架,包括应对危机的管理方法、组织原则和具体对策。第二类是从高校管理的角度,注重分析深入分析了当下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问题,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危机策略,具体指高校管理层的危机意识、管理责任、管理制度和师生文化素质四个方面。如2008年,冯文全、吴虹瑶提出了高校危机管理的三个建议,包括建立高校危机管理制度、提高危机处理能力,构建危机预警机制三个建议。
四、危机管理体制的建设
关于高校危机管理体制建设,学者们主动从学校管理层面、社会环境层面、主体责任制几方面进行了研究。2005年,王茂涛提出了建立校级——院级两级管理体系,具体管理内容涉及到高校危机管理的政策制定、操作的标准化程序、危机处置制度的建立完善、危机事件前期的预警体系布防和危机管理中的沟通机制。2011年,学者江海宁从新媒体视角分析了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和运用对高校危机管理产生的影响,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结合新媒体特点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体制的具体对策。2012年,魏少妮针对高校责任追究制建设进行了讨论分析,从责任制度建设框架细化到其含义、主体、对象、方式、事项、后续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
五、立足新媒体的高校危机管理研究
从新媒体角度进行的高校危机管理方面研究,近几年比较兴盛,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研究是从媒介传播角度出发,相比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工具应用下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不受限,传播出的信息呈现分散、不完整等特点,在危机事件爆发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会增强高校危机管理的难度。2012年肖娜提出了高校管理层要转变媒体公关思维、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管理对策。李喜镟也指出在信息爆炸时代,面对媒体报道出一系列高校突发事件,高校管理面临着就巨大的挑战,与媒体的关系处理好坏影响突然事件的处置进程,也就是高校要学会妥善的维持和应对与媒体的关系。2013年,李明德、蒙胜军等作者共同发表《媒介在高校危机事件中的作用及应对策略分析——以2005-2012年高校典型案例为例》,对2005-2012年之间发生过的高校危机事件进行综合研究,他提出了首发媒体、再传媒体的概念,对危机事件发生全过程中新媒体起到的首次传播、再次传播的比例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不同新媒体工具表现出来的危机传播特点,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第二类是从高校管理机制创新层面进行的研究,曲明、聂法良认为新媒体快速发展对高校遭遇危机时各项管理工作的影响,高校应当建立新媒体危机管理机构、提升危机管理团队水平、转变新媒体管理思维意识几点策略。第三类则是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具体策略出发,如李俊鹏、颜娟、彭小银分析了传统管理方式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失效,提出高校应把握新媒体的正向作用,比如利用新媒体舆论引导功能进行正面宣传、主动利用新媒体对公众进行危机信息的公开、培养高校管理层对新媒体的认识和使用能力、开展在校大学生正确使用和分辨新媒体资源的讲座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