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及优化对策

2019-12-20

新营销 2019年7期
关键词:充分性建立健全全院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一、引言

2015年12月2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公立医院作为国有事业单位,也属于指导意见规范范畴;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内部控制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不断推进医院改革与发展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实践,大部分公立医院已经完成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但由于公立医院的行业特征和运营管理的特殊性,已发布的一系列意见、政策并不能为公立医院内控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提供具体的指导,因此在建立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无法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效用。

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公立医院管理层对医院内部控制普遍不够重视,没有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建设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特征也使部分医院管理层缺乏优化内部控制的直接动力。虽然大部分医院成立了自身的内部控制机构,组建了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内部控制工作小组,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内部控制机构的职能没有真正运作起来,每年没有定期举办必要的小组会议、专题培训。这样的控制环境会直接影响后续各项控制制度、控制活动的执行和落实效果,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足会引起全院从上至下的不重视,即便是建立了系统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职工不能做到严格遵守执行,那也会慢慢变成浮于表面的控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后续优化机制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建立阶段—实施阶段—信息化阶段。建立阶段更多的是关注制度的充分性,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都已经基本完成建立过程,建立了一套覆盖各条线(医疗、护理、教学、科研、行政等)、各项业务管理(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建设项目业务、合同业务等)的规章制度,现已步入实施执行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建立的各项制度、流程都是一成不变的,这些都需要每年进行全面梳理,对已经不适应各条线、各项业务管理现实需求的条款进行调整完善。但现实更多的情况是大部分公立医院相关部门虽然做到了每年更新一本全院规章制度汇编,但并未做到条条梳理,只是一个简单的汇总过程。且各科室为了节约时间,更多的是照搬往年的制度内容,这样的内控制度虽然满足了充分性要求,但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充分性,没有做到实质上的充分性。而医院的各项业务医疗服务是随着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战略规划不断变化发展的,这样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无法为实际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

(三)内部监督机制不到位,未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部监督和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公立医院大多处于内部控制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重点就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应用来反复检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实施的有效性,发现内控存在的缺陷并进行不断优化完善。但很多现实的情况是这个过程并没有得到持续有效的评价及监督,有些可能是未设置评价监督部门,也未聘请外部机构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还有些可能是设立了相应的评价和监督部门,但这些部门并没有做到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还有一些医院可能是成立了相应部门,但部门的独立性并不能得到保证,进而影响监督效果。很多业务运行过程不通畅,职工发生违规违纪甚至是医疗事故等情况,部分原因就是医院监督不到位、落实不到位。

三、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的对策

(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内部控制意识是内控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内容。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保证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基础保障,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工作需要从上至下开展,即从医院管理层出发,医院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层在医院具有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他们的重视能够由上到下地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在公立医院有效运行。医院可以通过组建以院长或书记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负责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总体部署;组建专门的内部控制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日常工作。两个小组都需实行定期例会和专题会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制度的执行更多的是依靠全院职工的遵守,因此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也更加依赖全院职工内控意识的强化。医院内部控制机构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以及案例教育等方式对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观念和方法得到综合深入,确保员工充分意识到内控制度对医院发展的必要性,使已建立的内部控制为医院发展发挥预期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随着医院发展进行持续的改进并优化。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专门部门负责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梳理和改善。这个过程也不是一个部门能完成的事情,需要全院各条线、各项业务管理中人员的积极配合,需要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反馈制度执行中遇到的漏洞、缺陷,进而对这些控制制度及流程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内部控制适用的管理领域、内部控制工作职责分离情况、内部控制业务轮岗情况、各项制度流程更新情况、制度关键管控点的执行情况几个角度进行检查,寻找是否需要改善的部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并不是独立的环节,需要和管理层面、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以及监督评价环节相连,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等较易形成风险点的地方加以重视,同时充分利用监督评价的结果进行优化完善。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公立医院内部监督是指对内部控制建立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其充分性、有效性,重点关注对医疗、护理、医技、科研教学等管理领域的检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主要可以从内外部监督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从内部监督出发,医院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和评价的重视,明确内部监督及评价的具体职责,并确保其能独立地行使监督权,内部审计监督主要可以通过对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对各项业务环节、各项制度流程进行有效性测试寻找内部控制缺陷,进而做出对应的评价;另一方面,从外部监督出发,医院可以通过聘请外部独立的中介机构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进行评价,并提出书面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四、结束语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都对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有重要意义。而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从上到下全员参与的过程,因此,医院内部任何一个机构甚至个人都应当在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中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充分性建立健全全院
直接有限环的新刻画
Liénard方程存在周期正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解析簇上非孤立奇点的C0-Rv-V(f)-充分性
建立健全帮扶机制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
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发挥审议意见作用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推进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立健全的思考